然后简单说了一下祭品的问题:
“至于祭品的问题,诗仙李白墓前的酒基本上是年年都有所以比较出名。”
“其他人墓前拜祭时用的什么我还真不太清楚,不过总归是我们后世人对古代名士的怀念。”
“墓前的祭品也不好乱动,而且现在也只开通了五个时空,等后面如果开放多了我可以给你们多送一些美食。”
……
唐
李白倒是看出后世学子对背诵诗词的怨念了。
不过他也就随手一写,哪知道能流传那么久呢……问题是诗词都是一醉就脱口而出了啊,他都醉了也控制不了他自己啊!
杜甫则突然有些担心,难不成是他以后太过穷困潦倒了?
宋
之前被提名过的唐宋八大家,其中五人觉得自己文章还挺正常的。所以得知其流传后世,被后人背诵还挺高兴的。
唯有苏轼有些发愁,他觉得后世学子背他写的诗词就算了,书信和日记也要背会不会太夸张了。
而且想到之前他给程正辅探讨治痔疮的书信还被后人研究,他再洒脱也会觉得尴尬好吧!!!
难道是他写的诗词文章太少了么?以至于后世之人还有心关注其他的,要不他以后多写一些?
不过苏轼想着后世都用他的诗词教学了,他的诗词应该挺值钱的,应该能换到不少东西的,这么想着他就问了一下。
[宋·苏轼:快点升级开通吧,我有不少字画可以换的!!!我要是用自己的字画能换几顿东坡肉?]
……
林夏:……
林夏想到她之前查了查苏轼现存字画的价值,觉得苏轼会不会过于谦虚了,这哪是几顿东坡肉的问题啊!
“额,大概够你吃几十或者几百辈子?”
“你写的《功甫帖》只有: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九个字。拍卖成交价是五千多万。”
“那个《枯木怪石图》拍卖则是四亿。”
“反正就是相当值钱的,而一份东坡肉真没多贵。”
“宋代一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现代一千多吧,不过现代各种粮食果蔬还有家禽产量比较高,所以物价要比古代低一些。”
……
秦
嬴政觉得除了苏轼名气外,也占了古籍的优势,既然宋朝的东西都如此值钱,那么他大秦呢?
秦朝怎么和后世也隔了两千多年怎么应该更值钱吧。
唐
李世民虽然不了解苏轼,但对于苏轼真迹如此值钱倒是不意外。就像他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喜爱一样。苏轼名气如此之大,加上又是古籍值钱也很正常。
李白觉得他都被称为诗仙了,他的手稿应该也不低吧,哪怕只有苏轼的十分之一估计都值得他喝上一辈子了。
宋
宋神宗看着苏轼犹如看着一个金疙瘩,九个字就五千多万啊,他的字应该都不如苏轼的值钱,想到他宋朝文人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唐宋八大家都占了六个,主播为了这些诗词大家也会开通他这边吧……
苏轼无视了周围羡慕嫉妒的眼神,一心算着他现在有多少幅字画,毕竟他不觉得只给一幅就一劳永逸了。
他的字画在后世是很值钱,但对于苏轼而言,林夏可能提供的后世东西反而更珍贵,不过是两方观念不同罢了。
字画对苏轼来说随手可以写,而美食对林夏来说也随时可以买,所以更多是各取所需。甚至没有他的字画对林夏其实没什么影响,而少了美食对他影响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