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没带脑子,不代表瓦剌也没脑子,在几次战败后,朱祁镇终于发现御驾亲征不是那么容易的想撤军了。”
“撤军就撤军吧,但这时候朱祁镇的骚操作又来了。”
说道这林夏拿起旁边的水杯喝了口顺了顺气。
……
明
看着林夏如此气愤的样子朱元璋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但是之前那张纸上展示的名字他可看得清清楚楚,他这一战可以说直接一波带走了朝廷重臣。
朱元璋实在是忍不住破口大骂:“说孽障都是便宜他了,他怎么不自己死到里面。”
永乐大帝朱棣完全无法理解朱祁镇的行为,这是出征不是游玩。有那么多将领不用,让一个宦官掌权?难不成他以为人多就能胜利么?要是人多就能碾压获胜,他如今哪儿来皇位。
明宣宗时期的大臣看到上面有自己的名字或自己后辈的名字时,全跪下请朱瞻基尽早废太子,并另立太子。
朱瞻基也有些不敢相信朱祁镇这波操作?打仗为什么要带那么多大臣?而且他已经不敢想象后面的操作是什么了。
……
林夏深呼一口气继续说道:
“这个时候直接撤军回京可能也就没事儿了,而王振这时建议绕道蔚州,再折返回京。”
“原因一是,出征不久就悻然回师,太丢脸了。二呢,就是王振老家就是蔚州,要是带着皇帝和大军一起回去可比他自己衣锦还乡也威风。”
“而朱祁镇竟然觉得这个提议很好,要知道蔚州距离大同非常近的,而当时瓦剌大军也正在逼近大同,就这朱祁镇还同意绕路了。”
“并且王振还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的庄稼,就让大军按照原路撤军。”
“在行军至怀来城外的土木堡,朱祁镇不听将领劝阻,执意驻扎土木堡……然后就被瓦剌大军追上困在土木堡。”
“明军被困后,也先假意议和,趁明军不备,直接发动总攻,二十万大军啊,就这么没了。而朱祁镇带走的一批勋贵也好重臣武将也好,都战死在土木堡。”
“有人推测当时已经不足二十万人,大概是十三四万左右。但即使是十万人难道就很少么?”
“土木堡一战后有一个好消息,是王振终于死了,但坏消息是朱祁镇没死,而是被俘虏了。”
……
其他朝代的人也觉得很神奇,当时算得上是逃命吧。怎么还有心思绕道的?
汉
刘彻觉得朱祁镇难不成真的是傻?不然都要开战了还任用太监掌兵而不是将领。将不掌兵,军心怎么能齐呢。
宋
被关押在金营的徽钦二帝觉得朱祁镇被俘虏是活该,该撤军的时候不赶紧走,活该他被瓦剌俘虏。而他们俩当时,要不是那些官员阻止他们南渡没准也就不会被俘了。哪里轮得到赵构当皇帝。
而赵构也觉得自己挺明智的,像他遇事跑就对了,只要不被金军俘虏那他在哪不是皇帝呢。
明
朱元璋简直不敢相信他听到了什么?这么紧急的时刻他们还想着衣锦还乡?要是他不砍了那个人都算轻的。
永乐大帝朱棣他现在连要不要立朱高炽都有些疑惑了,他家老大做的是不错,但不及他有个败家孙子这么折腾啊。
明宣宗朱瞻基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种种操作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正常人的行为啊。太子脑子真的没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