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几个兄弟明显就不管刘氏了,刘氏这事情一出,刘氏族人不是没有找过夏粮兄弟,只是这几兄弟直接说刘氏害死了夏童生,说他们有给钱回来,说他们有请人照顾,但被刘氏赶跑了。
刘氏族人确实不高兴的,不管刘氏如何,那也是刘家出嫁的老姑奶奶,现在被儿子媳妇这么对待,老一辈的唏嘘不已。
刘喜妹,老村长的女儿,当年多骄傲的一个人,全村男女老少都不放在眼里,嫁到夏家之后更是翘着尾巴,现在落到这样的下场。
可村里却没有一个同情她的,甚至有些厌恶她,刘氏害死夏童生的事情村里人到底没有宣扬出去。
毕竟传出去了,对河源村刘氏一族都不是什么好事,只会坏了刘氏一族的名声,也影响刘氏一族出嫁和待嫁的女儿声誉。
要不然,夏粮他们敢这么做,村里人哪会坐视不管,早就骂他们不孝,早告他们了。
夏粮他们以为这样对待刘氏,不管刘氏,会让夏贵心里舒服一些,却不想,再如何怨恨,那也是生身之母。
夏粮他们这么做,夏贵对他们更没有好感,想合并宗族,像林氏一族那样,夏贵哪里会同意。
夏家人少,所以祭祖也就这么几个人,除了夏家四口人,也就只有安安康康。
待祭祖完后,柳氏才听闻刘氏眼睛哭瞎了,耳朵也聋了,所以刘氏生活才无法自理。
夏贵到了老宅看刘氏,不过这个时候刘氏已经被打理整洁干净,没有柳氏那天看的那么脏了。
只是刘氏眼瞎也耳聋了,嘴里念着对不住夏贵,念着后悔了,也许能猜的出是夏贵他们请人照顾她,却不知道眼前来看的人是她心心念念对不起,也后悔苛待夏贵了。
夏贵愿意给钱,村里自然有人愿意照顾刘氏的,虽然不喜刘氏,但看在钱的份上,还有能交好夏贵,这份活也有不少人抢着干的。
柳氏请了两个家里困难又厚道一些的妇人照顾刘氏,祭祖完,他们一家就要回京了。
有些人赞柳氏和夏贵大善大孝,夏裕当即提出让夏贵和柳氏把刘氏带进京赡养,他觉得夏贵一家如今身份不同了,更要名声了,只要刘氏进京,以后他也能找机会去攀夏贵一家。
夏贵很无语,也不知道夏裕怎么好意思说出这番话,便是夏粮在夏贵和柳氏请人照顾刘氏时,还亲自上门道谢,赞夏贵孝心,他愧不如也。
夏粮心里也是暗恨的很,夏贵照顾了刘氏,倒是赚尽了名声了,这一来夏粮夏富和夏裕自然也被别人说道。
毕竟几个亲儿子还不如一个过继的儿子有孝心,而远在外的夏天夏阳收到了这事,也写信回来言父母的不是。
夏天和夏阳虽然成家了,但在外求学,特别是夏天,他也是秀才了,自然更要名声的,可父母却毁了名声,不管是夏天还是夏阳都不满的。
这一来,刘氏除了柳氏请了两个人照顾,夏粮和夏富夏裕三家倒是经常上门探望了,夏粮为刘氏写了几首诗,夏天夏阳也写回了几封让人泪感的家书。
夏富天天上门陪刘氏,做足了孝子的模样。
夏裕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反应兄弟们的名声比他好,他的名声差之后,上门抱着刘氏的腿痛哭流涕,又是跪又是磕头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