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心情很是压抑!
书的数据越来越差,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一个刚入行的写手来说,碰到瓶颈太正常不过。
或者说,我现在距离瓶颈还有十万八千里。
说不上来,反正就是很不爽!
每个月只能用一次的请假,干脆借着六一儿童节,用了算了!
也祝小伙伴们节日快乐!
下面,是以前写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随便看看……
从"暴力输出"到"笑而不言",20年,是什么让父亲有了巨大的改变?
引言
去年,爸爸从老家过来看我,还带来了我从小最爱吃的土特产。
大包小包的估计有100多斤,在享受着这满满的父爱之余,也让我心疼不已。
20几个小时的行程,中途要倒两次车。
对于连坐地铁都不会的他,真不知道他是费了多少力气,才把这些东西带到了我的面前!
虽然这些东西在城里都没得到,但是父亲每次过来,总是固执的带上一些。
用他的话来说,家里自己种的,吃着放心!
农村现在也富裕了,这些东西吃不完。
当然,他也会对着一筐压碎了的鸡蛋,不停的感叹!
正巧媳妇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我亲自下厨颠了两个硬菜,拿出一瓶好酒,正襟危坐,陪父亲唠了起来。
想来我跟父亲已经一年没见,见了面当然是话题不断。
聊着聊着,父亲突然问我最近工作怎么样?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其实我已经在家歇业了一年有余……
倒不是因为疫情的关系,而是觉得以前干了几年的工作不太适合自己,于是任性的辞了职,在家里全职的做起了自媒体。
本来想说个瞎话蒙混过关就算了,但当我抬头看到他那关切的眼神,那一刻,我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有什么理由去欺骗一个真心关心自己的人呢?
要说之前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一直是爸爸在村里炫耀的资本。
我这一声不吭的辞了职,老爷子非跟爆点不可,赶紧拉起了一级作战准备(当然,只是被动防守)。
没想到爸爸只是稍微愣了一下,微微的笑了笑,"哦!不适合就换换,你才30出头,不能勉强了自己"。
说实话,当时我懵圈了,这还是我记忆中那个一言不合,就选择"暴力输出"的父亲吗?
"暴力输出"
我的思绪飘到了小的时候,那时候我和爸爸简直就是水火不容,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当然,是他负责揍,我负责挨揍,以不哭、不闹、不喊疼的方式抗争到底)。
我甚至觉得父亲的字典里,对教育的理解就是拳加相加。
今天这是怎么了?
不但暴风雨没来,还有点淡淡的暖阳撒在了我的心上,不是在做梦吧!
后来我又跟他狠狠的介绍了自媒体到底是什么?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赚到钱了没?"
正当我吐沫星子满天飞的时候,爸爸笑着问道。
"暂时还没有……"
我老脸一红说道。
爸爸哦了一声,然后笑而不语……
笑而不语
竟然是笑而不语……
我认真的打量着父亲,仿佛看着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是啊,从去外求学开始,到现在安家在外省,和父亲总是聚少离多,每个春节回去也都是陶醉在喜悦当中。
我竟然没有意识到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性格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个曾经让我感觉战斗力极强,性如烈火且出手如电的男人,身体已经微微的有些前弓。
曾经坚毅的脸变得更加棱角分明,但是眼角和嘴角的那柔和的纹路的修饰,却让他变得柔和了几分。
那硬如钢钉一样的板寸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鬓角和头顶,不合时宜的点缀了几丝白雪。
我切实的感觉到,父亲真的老了,不知怎地,心中莫名的酸楚起来!
20年时间,是什么让父亲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高中?大学?还是结婚以后?
父亲其实早已经默默的做出了改变。
从我人生中刚毅的"战士",慢慢的变成了一个优秀的"辅助";
从一个指挥者变成了一个倾听者……
也许,这么多年我和他聊的话题他并不太懂,只是默默的支持着我。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回忆起和父亲之间的点点滴滴,终于让我明白了父亲的转变是为何……
父亲的童年vs我的童年
13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取决于他成长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一个生在大山里的农村娃娃,注定过早的挑起了和他年纪不符的担子。
而父亲,作为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就这样早早的辍了学,帮爷爷奶奶操持农务。
农闲的时候就去山里砍柴,挑着挑子去20里以外的集市上去卖。
卖了钱,自己不舍得花,除了贴补家用就是捯饬姑姑。
也许他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梦想是什么,亦或者他也曾经幻想过走出大山!
再说说我,虽然出生在农村,却没有吃过什么苦,农活更是没摸过。
所谓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容我再贴切不过。
当然父亲也从来不让我干农活,说土里刨食儿没出息!
从小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主,今天拔了东家的苗,明天摸了西家的果。
又或者打了谁家的娃,放了谁家的火,每天找上门来的人络绎不绝。
唯独父亲最关心的学习,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深刻的几次父亲"暴力输出"我,都是建立在我犯了原则性错误的基础上。
他怕我走不出这大山,更怕我不走正路!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不想让我再吃他吃过的苦。
距离产生美?oh,no.产生的是思念
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一直都是在外面住校。
一周、一个月、半年,随着学历的提高回家的次数也就变得越来越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也都说得过去。
慢慢的认识到了父母的不容易,也就知道不再去惹他们生气。
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父亲对我的恨铁不成钢,就已经潜移默化的转变成了深沉的思念。
虽然他还是那么的严肃,可是眼神里会情不自禁的流露出赞许和欣慰。
人生观正确了,自然父亲也没有了"输出"我的环境,这也是他内心想要看到的,我有了出息。
尤其是上了大学以后,每次打电话我都是打给父亲。
听着他那经典的老三句:
“嗯,家里都挺好的,放心吧!”
“跟你妈说两句吧!”
半个小时之后……
“照顾好自己,没事就撂了哦!”
因为如果打给母亲,我很有可能只会听到第三句……
知识的不对等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在外面世界的不断历练,大学毕业的我和小学没读完就务农的父亲,从知识和见识上产生了差距。
(这里没有贬低父亲的意思,他们那一代人不是不优秀,只是为生计所迫,没办法读更多的书)。
"好好做人,本分做事!"
是他一直给我的人生指导,看我做到了,自然也就不需要像母亲一样唠叨个不停。
毕竟父爱就是那么深沉。
而我对以后的人生规划,作为一辈子几乎没怎么出过大山的父亲来说,他无法给我专业的指引。
所以聊到这个话题,他才会笑而不言,频频的点头。
年龄的增长
能让一个人的心沉淀下来的,除了知识,还有时光。
人生就像一坛埋在地下的好酒,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烈性越来越少,却多出了一缕回味悠长的淡淡清香。
父亲已经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少了年轻时的冲动,多了一些对生命的沉淀和感悟,自然平淡了许多。
而我也过了而立之年,初为人父,和父亲之间没有了针锋相对,有的只是理解和心疼……
结语
有人说父爱如海,爱的深沉;
有人说父爱如山,爱的稳健;
而我认为,父爱就是从"暴力输出"到"笑而不言";
在时间的调剂下,随着你的成长不断的做出自我的改变!
火车站,街道边,在送父亲上车的路上,两个所谓坚强的男人模糊了双眼……
后记:
今年,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我的泪水已经哭干。
谁能想到,那一见,便是永远……
深夜中,我独自一人听着许飞的《父亲写的散文诗》。
就那么单曲循环,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