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忍不住问了盘幺妹。
她告诉我,她有个姐姐,有个哥哥。
姐姐很漂亮,哥哥也很帅气,但是,他们命都不好。
“他们怎么了?”
我不由惊奇地看着往土灶里送木棍柴的盘幺妹问,心又不由一沉,不会苦命的人都屋漏又遭连夜雨吧。
盘幺妹回头看我一眼,苦笑道:“没什么,只是换亲让我姐姐嫁给了一个疤痕脸,而我哥哥娶的是疤痕脸的瘸腿妹妹。”
“怎么会这样?”
从盘幺妹的口气中,我知道,她不喜欢她姐夫,也不喜欢她嫂子。
“人的生成环境不一样,只能这样。要不,我哥哥打一辈子光棍。”
盘幺妹淡淡地说着,土灶里的火旺起来,照红了她的脸,看上去更显好看。
“如果我姐姐不同意换亲,只能轮到我,这样,我哥哥年纪大了,换亲的难度也就更大了。”
“你哥哥现在多大了?”我问。
“他结婚八年了,早已分家搬出去单独成家了,现在有了一儿一女,不知道两个侄儿女长大后,会不会重走我哥的老路。”
盘幺妹说着,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不会的,你们这里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好,说不定你侄儿女他们长大了,这里交通方便了,还会成为人家的羡慕的好地方,你看,这里的风景就很迷人……”
“陈军,你很快宽慰人。不过,我们这里已经习惯了换亲,甚至花钱买媳妇,你不红宽慰我。”
盘幺妹显然已经不是做梦那么单纯的女子,但是,她目前是非常善良的。
我只能说“目前”,她已经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城市的边缘,走进了大染缸,谁知道以后会怎么变?
燕燕的变化,让我对人生的变幻莫测有了深刻的了解,我不敢对一个单纯的人妄自下结论,说他(她)是一辈子都会不变。
至于盘幺妹他们这里,以后到底会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也不知道。
不过,我还是继续宽慰她说:“幺妹,你看现在跟早几年不是有了很大变化吗?至少,现在有人,像你一样,可以走出山村,去城里打工挣钱了,你说是不?”
“你说的也是,说不定,到时候,我们这里修了公路,我们山村里的资源运出去方便了,生活变好了,有女子喜欢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山村,乐意嫁进来,而我们这里的女子也愿意长久呆在这个地方,真是那样,也就不用换亲,或者从人贩子手里买媳妇了。”
盘幺妹说着,回头给我一个微笑,她很快像是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正说着,听到外面有人喊道:“幺妹子!听说你回来了?”
“娘!”
幺妹子站起来跑出厨房:“爹!你们听人说了?”
“六婆子说你回来了,还带来一个客人,我们听了也就赶回来,要不,我们要把那块地全部翻过来才回。”
听到幺妹子娘说的话,我也出了厨房,幺妹子赶紧给我介绍。
我看见幺妹子的父母像是有五十多岁的人,可以归于老年人行业了!
我喊了伯父,伯母,他们放下锄头,看着我,很是热情地招呼我去堂屋里坐。
“你去陪着客人,我来做饭菜。”
盘幺妹娘对她说,他爹则笑着说:“我去抓个鸡杀了。”
“伯父,别客气,随便弄点菜吃就行了。”
“那怎么行?你可是远方来客,能来我们这个山里,多不容易!”伯父说着,自顾走了。
他抓鸡去了。
盘幺妹看着我笑道:“我们家里还好,有长大了鸡,现在可以自由养鸡了,要不,跟以前那样,一家只能两三只鸡,只能给你煎两个鸡蛋了。”
“是,是。早几年,养鸡鸭都没有自由,能有两个煎蛋已经是贵客了。”我笑道。
“你去堂屋里喝茶吃炒花生嘛,我帮着做饭菜。”
“没事,我一个人呆着也没有意思,你爹去哪里抓鸡了?”
“鸡不到天黑不进笼,他肯定拿着耙子去屋后山坡抓鸡去了,你别管他,能抓住的。”
我们正说着,听见了鸡叫声。
一会儿,盘幺妹爹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只公鸡的翅膀,鸡的双脚却不停地挣扎着。
接下来,杀鸡。
盘幺妹拿了个碗,里面装了点清水,用碗装了鸡血。
我当然知道,鸡血是舍不得任其白流的,碗里放点水,鸡血混在鸡肉里煮,出锅的时候也显得嫩。
这个,跟我们家乡是一样的。
记得我的父母还说,鸡公血吃了活血。
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
幺妹娘烧开了水,退鸡毛,幺妹爹边干活边跟我说聊着,盘幺妹趁着这个机会,说了打工生活,并且说了还要带两个人去厂子里。
幺妹爹就看着我问:“你们的厂子里真的安全?女子只是帮着做工?”
这话什么意思?
难道他还不相信她的女儿?
“是,现在好多农村的人都在官东打工,你应该听说过吧。”我说。
“听说过。也听人说,很多人出去学坏了。”
盘幺妹爹说话还真是直接,也不顾及女儿的脸面。
“人,要学坏,在哪里都可以学会的。大伯,您说是不?”
“这个倒也是。幺妹,你在外面可不能学坏了。”
“爹!我就知道你一直不让我出去打工是怕我学坏!哼,我要学坏,在镇子里也可以学坏!”盘幺妹嘟着嘴说。
“我不跟你说。今天有客人,要不,我跑回来早打断你的腿了!竟然敢自己偷跑出去!”
盘幺妹却笑了:“爹,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心疼我,你哪里舍得打断我的腿?是不?”
“你这个丫头,哄爹倒是嘴甜!”
盘幺妹两出来了,笑道:“你们父女俩倒是聊得开心,却冷落了客人。我说,你是不是出去再弄点菜,让老大他们也过来……”
“你个婆娘说什么呢?现在什么时候了,谁家里还有腊肉,腊鱼?你以为还是正月里?老大他们以后有得吃!”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听出来了,幺妹娘想多个菜,把儿子一家四口喊过来一起吃饭,幺妹爹却因为只有一只鸡,不同意喊儿子一家过来吃晚饭。
农村有句俗话:鸡肉好吃不好分!
一只鸡,人多了,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