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你的儿子他考上了状元。”
叶苗用最平静的口吻说出最爆炸性的消息。
“什么?”
叶老爷子不可置信的反问着她,手中的热茶被他失手打倒,烫到他直呼出声:“嘶~”
他顾不得这些直接站了起来,眼睛瞪大得像个铜铃直视着自家孙女,让她告诉他没有听错:“你说的是真的吗?确定吗?没有骗我吧?”
叶苗拿着他的手看到只是把皮肤烫红而已,松了一口气才回答他的问话:
“真的、确定、没骗你,公告都出来了只是消息还没有传到我们这里来罢了。”
“哈哈哈哈,好好好!”叶老爷子高兴的连说了几个好字。
他高兴得咧着嘴在原地转了几个圈然后直接往外“飘”去。
“你去哪里啊?”叶老太太刚从厨房出来就见老伴歪歪斜斜的往外走,不由得担心的喊了他一声。
“我去找下村长。”叶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大喊着还不忘向叶老太太摇摇手,让她不要担心。
叶老太太:“你去就去,能不能把鞋子穿好再出去哈!”
也不知道叶老爷子有没有听到,反正他已经出门跑到拐角处了,叶老太太看不到。
“到底什么事情让你爷爷那么风风火火的。"
叶老爷子不在,叶老太太就问还在院子里坐着的叶苗。
“没啥大事,就是我爹考了个状元,我爷大惊小怪在激动而已。”叶苗小脚时不时蹬着地让摇摇椅摆动起来,惬意得很,完全不知道她的话又要吓到一个老人家。
“啥?状元?!”叶老太太正要坐下来歇息,坐到一半猛得站了起来。
“诶呦,你这个孩子,那么大的事情你也能憋到现在才说。"叶老太太用手指搓着她脑袋道。
“你自己慢慢摇吧,我要找你爷爷去。"不等叶苗反应,叶老太太说完抬脚就往外走了。
院子里面就剩下叶苗自个摸着被搓疼了的脑袋在思考人生。
这有什么好激动的呢,高兴高兴就好了嘛。
叶老太太出去一小会 儿,村里面就开始热闹起来,一墙之隔的叶苗在家里都能听到大家的欢笑声。
“既然你那么闲,那就带上扫把一起扫村去吧!”
叶苗还在优哉游哉的摇啊摇,然后被去而复返的叶老太太塞了一把扫把。
叶苗拿着扫把看着干干净净的村子无从下手。
古代的村子没有现代化的垃圾,基本丢出去的东西,时间久了都被分解掉了。
家禽这些之前家家户户放养,路上随处可见的粪便在叶苗弄的化肥出来后,鸡鸭都被村民圈起来养殖,就算路上偶尔有粪便之类的出现,都被村民铲回家堆着弄肥料。
为了得到更多的便便,现在家家户户都多养了好些个鸡鸭,叶苗养殖场的那些粪便下河村的村民已经不需要,柳氏直接把们销售到隔壁的上河村去。
落叶也差不多的情况,都被村民扒拉回去烧掉,拿草木灰当肥料的材料。
为了拥有更多的草木灰,村民们现在喝的水都是烧开的,对此叶苗觉得制造出来的肥料真的很不错。
一句话,路上不是私人的东西,能捡回去用的就捡回去用;不能用的,就烧掉成灰拿来沤肥。
把钱省到极致,把钱用到刀刃上,这就是下河村村民的做法。
“小夫子,这里我们扫过拉,你去别的地方扫吧!”
有村民看到拿着扫把发呆的叶苗好心提醒道。
叶苗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村民挠挠头,其实他觉得好像已经没有地方没有打扫的了。
拖着个大扫把,叶苗走到大树底下一坐——摆烂吧!
她好久没有闲下来,现在静静的坐在树根上面看着村子,发现整个村子变化很大。
多了许多房子,少了很多茅草屋。
一眼看过去都是装瓦房,虽然砖还是泥砖,但是最起码头顶上是瓦片而不是风一吹就担心吹走的稻草。
“无论哪个朝代,老百姓好像都对房子情有独钟。”叶苗小声的感叹着。
就像下河村村民,这两年收入可不是比以前多上一丁半点。
但是他们生活上完全没有多大的改善,因为他们把赚到的钱,大头房子建设房子上,其次就是孩子们学习的费用。
吃喝这些,不是什么节假日,他们根本舍不得花钱。
坐了一会儿,叶苗就拖着她的大扫把慢悠悠的回到了二房。
她对瓷伯说稿子还没有完成,总不能在他面前无所事事吧,所以该装一下还是要装的。
村里人左盼右看盼,脖子都等长了也不见官府过来报喜的人。
倒是等到了一堆商贾之类的有钱人过来。
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收到风声,一个个赶着来送钱,要和新科状元打好关系。
当然,他们还没有笨到直接送钱给叶家人使,而是直接找的村长,以资助的方式建设新的学习环境。
这让村长拒绝不了,但也不敢自己做主,只好找叶老爷子商量。
两个老人家关在房间里面嘀嘀咕咕一早上,最后挑了些名声好的商贾的资助。
这些商贾交好主要是怕当官的会在某一天给他们穿小鞋,并不敢得罪当官的。
但是村长觉得既然接收别人的资助,别人真的有困难的时候最起码做到不落井下石的同时还可以拉一把。
所以他们的人品尤为重要,人品不好的,到时候出手帮他们就是助纣为虐,帮助他们就是害人害己。
总不能为了这些人而把叶崖的官途给毁了。
为什么一定要接受商贾的资助呢?
那是因为宗族需要发展,有个拖后腿的宗族,别想着官途能顺畅。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作为村长又是族长的他有些责任要把宗族管理好,不去拖累有出息的后生。
被选中的商贾连忙把银子送过来,就怕村长会反悔一样。
商贾的地位低下,要不是银子多,连庄稼汉都能踩上他们几脚。
为了地位,也为了商路顺畅,给官员送银子这事他们做得不少。
他们赚得多,送去出的礼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