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穿书农门:炮灰的种田发家之路 > 第102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下河村。

越是临近放榜的日子叶老爷子和林氏两人越急躁,叶苗都不敢呆在家和叶家老宅。

一碰到这两个人总要听他们一顿碎碎念。好心安慰他们吧,还说她心大连亲爹都不担忧。安静当听众又被他们嫌弃她呆,连安慰他们的话都不说两句。

叶苗:我太难了!就不能找其他人来安慰你们吗?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幸好村里的童子军来拯救了她!

自从上次窑鸡的时候发现窑麻雀的味道也是一绝,那时候开始,童子军的头头——黑子就开始带着村里的孩子天天抓麻雀去了。

麻雀作为四害之一,小孩子们去抓家长举手举脚赞成,特别是家里的孩子们带回来的麻雀特别好吃后,大人们有时间都会帮着一起去抓。

黑子是一个特别讲义气的人。第一次窑麻雀的时候是叶苗帮他弄的,所以第二次开始就带着她一起去抓麻雀。

只是叶苗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天赋,基本都是空手而回,但是黑子没有放弃她,每次去的时候都带上她。

就算她没有抓到也没关系,反正最后每天叶苗手上都有其他小伙伴分给他的麻雀。

“爷爷,娘,吃麻雀啦!考都考完了,事情都定局了,好和坏都改变不了,不用想那么多啦!”

叶苗递过荷叶包着着的麻雀,刚开窑没多久呢,热辣辣,香喷喷的。

“诶!也不知道你爹考得怎么样了!”林氏一边叹息一边手也不停的往嘴里塞麻雀肉。

“肯定考中了!别担心。”叶苗敷衍的回答。

“你倒是对你爹有信心!”叶老太太打趣她道。

叶家两兄弟去赶考,两位老人的担忧并不比林氏少。只是叶老太太看得更开一些,没有叶老爷子那般急躁。

“哪有,爷爷和娘才是对我爹更有信心的,你看他们两个的布置。”叶苗指着叶家老宅调侃。

叶家二房有个蘑菇棚不能让人发现外,还有就是整个院子和空房间都被野菜和木柴给霸占了。

所以林氏觉得到时候叶崖真的考中了,都没有地方招待客人了。这不,她就找到了叶老爷子。

叶老爷子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他两个儿子去赶考,小儿子有过经验,开年后又一直在他岳父家复习,考上的几率应该不小吧!

至于二儿子,他觉得当初童生考试都能吊车尾的上去了,也许这一次像上次一样踩狗屎运考上秀才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不,两个心情急躁的人把叶家老宅一顿收拾,大搞卫生。

“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感觉离咱们家越来越近了!”

叶老太太刚想回话的时候听到叶苗的话都安静听了一会。

“没有声音啊!你是不是听岔了。”林氏听了会好像和以往没有什么区别。

“怎么可能,声音都越来越近了,你再听听。”叶苗反驳。

“没有就是没……”

“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

林氏刚想说话呢,启哥儿和书哥儿就跑了过来,大声喊着叶老爷子和叶老太太。

“咋的啦!那么大个人了稳重些,不要跑那么快。”叶老太太一边问一边告诫他们。

“不是奶奶,官府来人啦!”书哥儿喘着粗气道。

“爷爷,奶奶,官府在村口那里敲锣打鼓呢,说二叔考中了,村长正在带他们过来咱们家。”启哥儿补充道。

“什么?真的啊!”叶老爷子听到这话激动得马上站了起来。

林氏嚼东西的动作直接卡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哈哈哈哈,考中啦!考中啦!”

“快快快,别杵着,把桌面收一收,等下人就到了。”叶老太太连忙提醒她们两个。

林氏马上把桌面的荷叶一包直接拿进了厨房。

“对对对,还要准备茶水,老二媳妇!”叶老头对着厨房大喊,然后转头对着叶家大房方向喊道:“老大快过来,等下有客人来!”

明明之前预想过了这个场景,实际上和预想差得太远了,最起码预想中他老头子是意气风发而不是腿软的!

叶海听到叶老爷子的话瞬间跑了过来,先带着几个孩子把屋里的凳子都搬了出来,不然人多站着就不礼貌了。

敲锣的声音越来越近了,叶老爷子几人整理了着装,备好茶水,衙役人就到了。

六个衙役前面那个拿着绑着红布的铜锣一路敲了过来,他们身后浩浩荡荡的跟着看热闹的村民。

“恭喜,恭喜啊!”领头的衙役一见叶老爷子连忙道喜。

“坐,都坐下来喝杯茶!”

叶老爷子笑呵呵的迎接他们进来,从袖子里掏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红封递给他们六人。

衙役几个掂了掂里面的银子,发现不是铜板,顿时眼睛一亮,连笑容都真诚了几分。

“贵公子这次在院试里面得了第二名,以后啊,不仅田税、赋税全免,每年还有粮食领取,叶老爷子你以后就等着享福吧!”衙役笑呵呵道。

“第……第二?真的吗?”叶老爷子失态了,不仅是他,围观的村民都激动了起来。

“天啊!还有粮食领取!”

“怪不得叶老爷子和村长都让自己儿子去念书呢,考上受益无穷啊!”

“不行,我家孩子这几天跟着苗丫学了几天字,以后要让他们好好学才行。”

……

不怪村民好激动,实在是这太吸引人了,他们一直觉得读书人好,但是从来不知道能好成这个样子。

古代的粮食产量本来就不高,在没有化肥没有杂交水稻的情况下,一亩上好的水田产量也就三百斤左右,但是缴税就要缴纳三成。

这三成是朝廷规定的,但是一层层下来,老百姓缴纳的税四成五成的都有,具体是多少就看当地的官员贪不贪了。

“当然是真的了!这不我们几个不就是来给您老报喜的。”衙役端起了碗中的水喝了一口道。

按照规矩报喜两人就够了,但是他们县难得出了一名秀才,还是前三的那种,县太爷直接安排了六个人过来风光一把。

叶老爷子得到了肯定回答那叫一个激动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