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村里的人就盼着人丁兴旺,人口多,不受欺负。
像他们白家,寡妇带着三孩子,还有一个是襁褓婴儿,谁都能欺负一手。
白雪一直琢磨着,能多赚点钱,带着娘亲和弟妹搬离农村,镇子上总比村里的风气强一些吧。
她中午做饭的时候,凉拌了一个木耳拌山药,稍稍用心把酱油熬了一下,再加了清水稀释,山药白净,黑白相伴很好看。
陈三娘一直喜欢这道菜:“这道菜这么漂亮,我都不舍得下筷子。”
白雪想了想,粮食也进仓,陈三娘也能照顾自己,所以提出了进山采木耳。
陈三娘问她,“那你去几天?”
白雪想着多晾晒一些木耳,“大概的七八天。”
“这么长的时间,天也渐冷了,娘不放心。这大山里什么猛兽都有,天黑了你可怎么办?”
白雪道:“上次下雨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木屋,回头我可以住在那里。”
山里都会建个木屋,巡山人住在那,上次肖张进的那么容易,显然是认识。
她准备扯一扯嚣张的大旗,看看能不能借住,大不了再给一些食物或者钱。
晾木耳的时候还可以逮兔子,这回是一举两得。
吃完了饭她开始准备东西,白云闹着要跟她去,可是那么危险的地方她没带,趁着天黑出发,踏着星辰赶路。
一场秋收风风火火的结束,几家欢喜几家忧。
村长老周挺高兴的,家家户户都把粮食收回来,回头上交粮税的时候他也好征收。
“今年地里情况好,没病没灾,不涝不害。”
“这一次秋收顺利,总不至于都没开春儿就有人饿死,家家户户勒紧裤腰带,总能过到明年秋。”
两口子正说着,外头有些动静,透过窗户一瞧,是陈三娘。
陈三娘来送石滚子,拖到了院儿门口。
夫妻两个便出了门。
宋婆子笑着迎上前去:“你倒是麻利,这么快就打完麦子,进来休息休息吧。”
陈三娘憨厚的笑了笑,犹豫了一下,推辞道:“家里还有活儿呢,就不坐了。”
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己寡妇的身份,上别人家做客不方便。
宋婆子一把挽住了她的手,“三娘,和你说个事。”
陈三娘立马想到她上次说的事情,挺抗拒的。她带着三个孩子不好找下家,真要是碰上那爱打媳妇儿的,孩子都跟着遭罪。
宋婆子说着,陈三娘就苦笑,抗拒表现的挺明显。
老周有些不耐烦的说:“别来回的扯老婆舌啊。”
宋婆子一笑,“我们姐俩说些体己的话。”
老周啧了啧舌,拉着石滚子回去,男人不好掺和太多。
两人站在门口就说了起来。
“三娘,不是我非得扯老婆舌,是你那邻居,李家的那个找上门来,说你家男人死了,就该把他那份地收上来。”
陈三娘一呆,立即有几分愤怒,孤儿寡母本就活不下去,再把地往回收一收一家人就要喝西北风。她忧虑着急的问:“你家老周大哥怎么想的,我家男人虽然不在了,可是我家在呀。”
宋婆子透露出老周没这个意思:“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你这同村的姐妹是怎么回事,处处看你乌眼青,要不是我家老周是个心善的,你说这收回的地,孤儿寡母,一家子靠什么活?”
“没有地,我们娘几个就不用活了。”
陈三娘连连的感谢,还抹了抹眼泪。
宋婆子立刻宽慰:“我哪能不体贴你们,就是林氏逼得紧,让人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