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水粉,我们是半点都不会呀。”陈氏说道。
“玉娇的意思是,让你找个师父去学。”沈平安在一旁说道。
“可是我去哪里找师父啊?”陈氏有些为难,她可不认识做这个的人。
“找爹呗,爹认识的人多。”沈平安自然而然的说道。
远在老宅的沈云峰打了个喷嚏,“这是谁又在惦记我?”
“谁惦记你啊,你是天天在外跑,感染风寒了吧。”张氏说道。
“开玩笑,我会感染风寒?我可是穿了玉娇专门给买的狐狸毛披风,里面还有貂皮坎肩,我出门暖和着呢。”
“行行行,反正你要是病了,别找我。”
谁让沈云峰以前整天在外面跑,又说自己认识的人多,以前没有用到他人脉的时候,现在么,反正家里人有事都找他。
可怜他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天天在外奔波。
哦,别以为五十多岁年轻,这时下的人能活到七十岁,都是高寿了,所以七十岁叫做古稀,古来稀。
尤其是村里这些农人,因为常年艰苦的劳作,大部分人四十岁,便是白发丛生了,很多人寿命都不足六十。
言归正传,见到沈平安跟陈氏两人竟然如此的上道,还主动说要去找师父学习做胭脂水粉的技术,沈玉娇也是连连点头。
她自己倒是会一点皮毛,但那是在后世跟着那些古妆博主,学着玩的,这时下,肯定是正宗的古法胭脂,到时候她也能跟着多学两招。
“四婶,四叔说的很对,请师傅的事,您可以拜托爷爷帮忙,反正只要想学,肯定有办法的。”
沈玉娇高度赞扬了沈平安两口子这个爱学习的劲头,只说道:“这事也不用着急,我那百花山庄的地才刚买回来,要种花也需要一段时间,正好足够四婶去找个师父,好好学了。”
“好,只要我找到师父了,我一定好好学。”陈氏连连点头。
现在连最不上进的罗氏都开始管着庄子了,她总不能比罗氏还差吧。
她也要上进,要给几个孩子做出一番榜样来。
“到时候看两个弟弟喜欢做什么,也可以跟着学一学嘛,别以为胭脂水粉就只是女儿家用的东西,这东西做好了,是可以当做一门好生意,长久的流传下去的。”沈玉娇又说道。
“是这个理,你说的对。”陈氏连连点头。
沈玉江跟沈玉河两人只是尬笑着,他们这个年纪,对这个事还有些微的抵触。
“玉江跟玉河,你们两个这段时间的学习怎么样了?姐姐好久没抽查你们的学习情况了,现在字都认完了吗?”沈玉娇又问道。
“他们哟,现在天天想着玩,哪有读书啊。”说到这,沈平安就是连连摇头。
“那可不行哦,现在连你们二哥都在读书了,你们可不能落下太多,便是不爱学习,几个常用的字,还是要认得的。”
“我明儿个,就督促他们好好学。”沈平安说道。
“四叔你也是一样啊,托大伯的福,咱们沈家以后指不定就是官宦人家,那家里的子弟不认字怎么行啊?更何况,我这还有好多赚钱的事需要你们帮忙呢,不认字就更是不行了。”
做事他们没兴趣,但是对于赚钱的事,他们也是很有兴趣。
沈玉娇的性子他们也了解,帮她做事,她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现在他们几个小孩挖的那鱼塘,每年卖鱼、卖莲藕都能分不少钱呢。
还有家里种的那蕈子,今年又多弄了几个种类,最近是由他们夫妻在打理,这钱,都是他们跟公中对半分的,沈玉娇后面一文钱都没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