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和兰陵乘坐马车离开。
“皇兄觉得这个陈晋如何?”兰陵公主问道。
原来这个李九正是唐高宗李治,化名李九,过来见陈晋。
“恩,不错,此人不卑不亢。而且颇有奇思妙想,除却造纸技术之外,光是今日吃的炒菜。拿出去开馆子就能轻易大赚。”李治满意地说道。
“皇兄可不要光是看到他的优点。这个陈晋脑子里都是想着如何赚钱,若是不加以限制。恐怕会浪费学业,到时候怕是连殿试都无法考过。”兰陵公主有些气呼呼地说道。
“呵呵,无论到时候能否考过殿试。这个人才朕都不会放过,给他官做,好好为朝廷效力。”李治微笑着说道。
在他看来,陈晋会赚钱并非坏事。到时候把他放在户部,以后朝廷还会却银子吗?
“皇兄,这个陈晋确实是个人才,这点我也承认。但是你也不能过于迁就与他。如此年轻,又能掌握众多财富,怕是不再上进!”兰陵公主有些急切地说道。
“恩,你说的倒是也不错。有时间你就多照看他一下。多提醒让他好好读书,日后考取功名才是正道!”李治思量片刻说道。
“兰陵遵命!”
李治回到皇宫,立刻召集户部尚书和长孙无忌,李绩前来议事。
“兰陵公主的这份奏折,你们都传阅一下。”李治说道。
旁边的宦官,接过奏折,递交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过之后,脸色顿时大变,惊讶万分。
等看过之后,接着便是李绩,和长孙无忌一样,掩饰不住惊讶之色。
户部尚书杨纂脸色更加难看,奏折中造纸的方案。对大家族的冲击极大,搞不好会造成强烈的反对。
“各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李治看着几人问道。
“回皇上,此事还需谨慎处置。若是纸张造价如此低廉,会对现有的作坊造成冲击。若是大量造纸作坊倒闭,必然有许多百姓失业,失去生活来源。”长孙无忌说道。
“这件事若是能够得以实施,的确实对百姓有莫大的好处。而且还可以为朝廷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臣以为是一件好事!”李绩奏请道。
“杨爱卿,你以为如何?”李治的目光有转向杨纂。
“回皇上,此事对我大唐的确是好事。不过若是实施,必然会招来大家族的反对!就怕到时候投入巨大,却无法实施!”杨纂想了一下回答道。
“你们若是担心会影响五姓七宗他们的利益。这一点奏折里写的很清楚,并不会和他们的生意竞争。
而是另辟蹊径,专门造和市场上不同的纸张。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会销往周边各国。因此你们要跟他们解释清楚。无需担心利益受损!”李治说道。
一直以来,朝廷受制于五姓七宗的势力。这个造纸作坊其实也是李治试水,侧面打击这些家族的一次尝试。
若是科举能够获取足够的人才,那么对这些大家族的依靠就会减弱。终究有一天将这些实力踢出朝堂,这样才能够完全掌控权力。
“回皇上,臣建议此事应当徐徐图之,唯有让这些大家族看清,对他们利益没有伤害。这样方可实施下去。
不然的话,后果怕是不可预料!”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大人此言差矣。我认为应该先去实施。若是有人反对的话,然后再专门解释清楚。这是为了穷苦百姓能够读书的策略,并不会对他们生意造成影响。”李绩说道。
“恩,事情就这样办。此事关乎大唐未来的强盛,不管反对多强烈,也要顺利实施下去。若是真有人敢无故闹事,决不轻饶!”李治沉声道。
“遵旨!”三人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