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升不升官的,胡大人抬举他,让他做个里长罢了。”李秋谷虽然嘴上谦虚,眼里的笑意却是挡不住。
“我也知道,胡大人和你们家关系好,这是照顾我们家老李呢。”
“嫂子这话说得,肯定也是李大哥这个村长当得好,才得了县太爷的青睐呢。”祝云锦夸道。
“找着了,在这儿呢。”李秋谷拿出来一摞纸,随后翻看了起来:“你们家南边就是一处宅基地,这一块靠近后山,年久失修,弄起来可能会有些麻烦,山上还有野兽,安全性不是很好,但是好处是比较大。”
“还有一块在东边,这一块离你家有点距离,不是很大,也连着南边那一块。”
“附近大概有几块宅基地?差不多的话我就都要了。”祝云锦问道。
“有五块,不过你确定要这么多吗?这么多地的话别说两进的院子,三进都足够了。”李秋谷有些意外地说道。
“三进也行,一次到位也挺好。要是以后家里人多了更方便,等以后小楠成了亲有了孩子,家里肯定更热闹。”祝云锦盘算了一下道。
“嫂子算算多少钱,我一起收了吧。”她爽快的说道。
“总共是七十两银子。”李秋谷算完后有些心疼道:“光买地就这么多银子了,你回头还得起房子雇人,那还得花好多钱呢。要不你先买一块,剩下的我给你留着?”
祝云锦笑了笑道:“没事的嫂子,我心里有数呢。阿濯从军退伍回来,朝廷给了不少钱,更何况我大哥二哥也都回来了,家里日子好过不少了。”
看祝云锦坚持,李秋谷便没有再劝:“成,你回头要是钱不够或者不够请人的,你再和嫂子说,嫂子帮你想办法。”
“好,谢谢嫂子。”祝云锦不想辜负李秋谷的好意,便应了下来。
她拿出了银子,李秋谷帮她办好了地契,这才笑道:“前段日子老下大雨,把祠堂的瓦都弄坏了不少。这回有了这钱,可以去修缮一下村里的祠堂了。”
“祠堂的瓦坏了?还有别的吗?”祝云锦心思一动,说道。
“还有大门,年久失修该换新的了,但是村子里的收入就这些,除了上交的,剩到我们手里的就只够修瓦片的了。”李秋谷皱着眉头道。
“我之前倒是也想过大伙儿合资修一修,毕竟是全村人的祠堂不是?可这战事今年才算是消停了,来收赋税的人马上到,大伙儿交了赋税,也都想手头留些钱好过冬。”
“既如此的话,那我有个办法。”祝云锦眼珠一转道。
“哦?你快说说。”李秋谷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我可愁这祠堂的事儿了,这秋日还好,若是冬天下下雪把祠堂给弄塌了,可真是罪过了。祖宗都会责怪的。”
“我家不是要起房子么?这会儿大家的粮食收的也差不多了,都没什么事干,秋谷嫂子你张罗些人来给我家盖房子,我给工钱,大伙儿手里都有钱了,不就有钱集资修祠堂了么?”
祝云锦笑道:“秋谷嫂子你放心,到时候我会带头出钱的。一定不让你难做。”
“哎哟我的锦娘妹子诶,你真是我的福星,我这愁了小半年的事儿你一回来就给我解决了,今儿个晚上留嫂子家吃饭,嫂子给你炖鱼吃。”李秋谷喜上眉梢的说道。
“不用啦嫂子,客气啥。”祝云锦正说着,李森气喘吁吁的从外面跑了过来,大声喊道:“锦婶婶,出事啦,你快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