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先前被击伤一臂的家伙竟又冒了出来,朝着楼兰号发起攻击。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他们的进攻从来都是不死不休的。
威夏斯不得不将目光从被卷入太空的几人身上收回,转头去应付最后一架机体。
因为舰上有着完善的重力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所以他们并没有穿防护服。在舰体破裂的一瞬间,由于内外巨大的压力差,舱室中的气体被瞬间抽空,人也如同子弹般被“弹射”了出去,很快便消失在了视野里。
其结果可想而知,不是死于窒息就是在中途撞击到碎片和残骸而死。
李枫一时间竟有些失神,恍然间他看见船舱内众人的嘴唇在动,仿佛七嘴八舌地在议论些什么,他感觉视界从边缘处开始泛白,逐渐明亮起来,亮到有些刺眼。
“舰长!舰长!”
直到通讯器里传来的几声呼喊,把他拉回现实。
“轮机长把舱门反锁了,不让我们进去......”
“1号反应堆泄露了,他要进去重启2号反应堆!”
由于过分的激动和紧张,他说话显然有些语无伦次,但是众人依旧听明白了状况。
刚才的攻击使得舰体破裂的同时也损伤了核反应堆,即使有着厚厚的铅块包裹,此时也发生了泄漏,没有爆炸已经算是万幸了。
1、2号反应堆是连着的,在同一个舱室,目前2号相对完好,只不过在刚才的攻击中触发了保护机制,自行终止了,这时候只能进入轮机室手动重启反应堆。
李枫赶紧将主屏画面切换到轮机室旁边的舱室,果然看到了他亲自任命的轮机长。
“你要干什么,你快停下!我命令你停止行动。”
此刻他正在最后检查防护服上的卡扣是否完全扣牢,并将一根安全绳系在腰间,对李枫的命令充耳不闻。
“舰长,我们必须手动重启核反应堆,抛锚在这里全船的人都有可能会死。”
“我们还有一部分常规能源,足够我们脱离战场!”
“你忘了我是航天工程专业的学员,你骗不了我,那点常规能源在飞船起飞的时候就用的差不多了吧。”
说罢,他笑了笑。“回去以后,代我向皮克西斯校长问好。”
随后他按下了防护服上的某个按键,主控屏上便弹出“语音通讯中断”的字样。
监控中他的行动还在继续,在深呼吸几口气后,他拉开了轮机室的舱门,一股强大的吸力拉扯着他,不过脚下的磁吸式宇航靴足以和这股吸力抗衡。
适应了几秒之后,他站稳了身形,吃力地合好舱门,然后将安全绳的另一头扣在了舱门把手上。
透过舱门上的玻璃,他做出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动作,表示一切顺利。
紧接着他便“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核反应堆走去,磁吸式宇航靴的原理,就是始终保持有一只脚与舰体相吸:当你要迈左脚时,底部的电磁铁就会断电,右脚会持续通电直至左脚放下,如此循环。
再不济,他还有一根安全绳,可以确保他一定完成这个任务。
很快他就消失在了镜头里,轮机室的监控在强辐射作用下已经停止工作,众人再也不看到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只能惴惴不安地等待着。
根据轮机员的描述,1号反应堆的堆芯是直接裸露在外面的,粗略推算辐射中心的数值高达每小时2万6千伦琴,即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他也会在完成重启工作后的30分钟内死亡。
在等待的几分钟里,李枫想了很多,他想起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苏联当局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疏散群众而是封锁消息,并一度隐瞒辐射数值。
事件伊始,第一批冲进火场的消防员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最终皆因过量辐射,器官衰竭全身溃烂而死。
四百名矿工日夜赶工,在反应堆下方挖出一条坑道安装换热器,以降低堆芯融毁带来的损失,他们之中没有人活过40岁。
三千多名士兵穿上30公斤重的铅衣、戴着头盔和面罩,轮流清理反应堆屋顶,他们每人只能工作大约40秒便要换下来,超过限度就会当场暴亡。
李枫不明白生命的价值该如何衡量,是每个人补偿的800卢布吗?是那口量身打造的铅制棺木吗?是那不到1分钟的“光辉时刻”吗?
联邦历史教科书上说,彼时的普里皮亚季小镇天空中五彩缤纷,犹如彩虹般耀眼。
身处这场巨大的灾难中,那里的居民照常生活、照常上班、孩子们也像平时一样上课、在户外玩耍......
天空飘落下来的金属粉末,映射出美丽的光泽,路过的人们都愿意驻足欣赏,没有人知道这是死亡的前兆。
最终,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34万余人被迫疏散,而直到2.4万年后,切尔诺贝利对人类的影响才会真正消除,因为核燃料钸239的半衰期是2.4万年。
铣虽然也有辐射,但相对来说要缓和的多,只可惜楼兰号并不是铣动力的。
突然,主控屏的亮度提升了一个等级,舰桥内因为节电熄灭的部分灯光也瞬间亮起。
“舰长,2号反应堆重启成功了。”轮机员呜咽着嗓音说道。
许是因为不想人们摘下防护服看到的是一张血肉模糊的面孔,在确认反应堆顺利重启后,他解开安全绳的锁扣,断开了磁吸靴,随着那些逝去的同学们一起,消失在了茫茫太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