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言全程陪同,时不时代替大勇回答问话,也多次救场,挽救了大秦的颜面。
试探问不出什么话出来,诸葛武侯也不气馁,反而对秦言来了很浓的兴趣。
“近些年总是听说,大秦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前我还不信,今天一见,果然如此。”
“曾阿牛曾兄一表人才,气度不凡,在我看来,你以后必定一飞冲天,平步青云。”
秦言拱手感谢,双方回礼告辞。
接下来一个个的来,吴国和越国使臣一起前来,同样是没营养的客套,各种虚以委蛇,最终表示愿意和大秦互相通商,互通有无。
燕国使臣郭淮,一来就打破了祥和的氛围,端着架子,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表示。
“别看你们秦国打败了赵国,刚刚经历一场恶战,可经不起第二次,所以我劝你,大秦言王,你最好不要冒头,当心吃饱了撑死。”
秦言还不觉得什么,大勇差点没和燕国郭淮打起来。
万幸被秦言拉住,这才没有大打出手。
最后来的人是鲁国的文人,御史大夫司马集。
这位是司马家的后人,专门研究史记的大文豪。
他来也没有别的用意,而是双手奉上一封文书。
“首先我受人之托,带一封信给大秦言王。”
由下人转交给大勇,他也不敢看,毕竟这是给言王的书信。
司马集彬彬有礼的问道:
“敢问大秦言王,你可曾记得三年之约。”
大勇不知道怎么回答,脱口而出。
“什么三年之约。”
这个三年之约,让秦言一时间都有些发蒙,他记得和人约定,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和冯赌的十年之约,这三年之约又是哪论的?
“言王既然忘了,那就当我没说,告辞。”
司马集扭头出门,临走前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此话一出,秦言恍然大悟。
“赵之雅!”
秦言赶忙拿起信件拆开一看,并不是赵之雅的笔迹,而是一个叫赵文生的人写的。
淋淋洒洒的写着,感谢言王照顾小女之雅,在危难之时出手相帮,恩同再造父母。
但毕竟女大不中留,你言王要了女儿的身,又偷了女儿的心,定下三年之约还有一年,请尽快赴约,莫让佳人等白头。
这封书信,一下就让秦言想起那个心心念念的女人,曾经他刚穿越过来,身边有个端庄文雅,才华横溢的女人,对秦言每天的言行举止,记录的事无巨细,对她照顾的也无微不至。
“哎,之雅,你还好么。”
想不起来这茬还好,想起来时,秦言的心都飞了。
要不是赵国的事拖着,他真走不开,恐怕他得立刻马上飞去鲁国,八抬大轿,十里红妆迎娶赵之雅入门。
诸国来势汹汹,一副要把赵国欺负至死的状态,但在秦言眼中,就是拉虎皮扯大旗,装腔作势的成分比较多。
秦言给赵姬儿出的招,就一个劲的打太极,不管谁威胁,就让她示敌以弱,让她把矛盾转移。
“比如燕国欺负你,你就是你要的地皮,秦国也想要,我们抵抗不了。”
“如果燕国郭淮换了地方,你再说鲁国正在谈,对其他诸国也是如此。”
赵姬儿学会了这招之后,真的硬生生的拖延了一月。
在这期间,秦言也没闲着。
俗话说磨刀不费砍柴工,秦言把这几个国家,每一位使臣的脾气都摸得一清二楚之后,然后秦言就开始了他,纵横捭阖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