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此利器,马刀已经退居辅助护身武器了,只有在子弹打光无法装弹的情况下,才会用来护身,而在普通的作战情况下,骑兵们更多利用起轻便好用的转轮手枪。
后世本该成为美国牛仔的标志,现在却成了华夏骑兵的对敌利器。那些还在使用冷兵器的大顺军士兵,连明军的三眼铳也没见过几次,何时遇到过如此犀利的火器。在转轮手枪的攒射下,大顺军步兵纷纷倒地,就连躲在后面的弓箭手也无法幸免。
这是一场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战争,其战局必然是压倒性的。第九骑兵师的进攻,已经迅速的让大顺军右翼陷入混乱之中,随时可能出现崩溃的情况,然而兵力最为雄厚的大顺军中路,却没有办法去解救,因为迎面而来的唐军第十九步兵师已经距离只有一千五百米了。
随着师长吴程华的一声令下,炮兵首先开火,不管是6公斤攻城炮还是2公斤行营炮,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将开花弹送入对面大顺军的阵营中。接连的爆炸声响起,大顺军的阵型已经变得七零八落。
刘宗敏勉强掌控着阵型,命令加快前进速度。他的心里非常清楚,火炮能远不能近,而且一旦双方交战很容易误伤,唐军的火炮就不会轻易开炮了。刘宗敏的想法很正确,但他忽略了唐军燧发枪的厉害,当大顺军的步兵进入唐军燧发枪射程之后,吴程华立刻命令开始射击。
这个时代的英国龙虾兵有种战术,就是忍耐对方一轮轮的射击,一直冲到距离对方四十米的距离上,在用三排士兵同时射击。他们利用了滑膛枪射击精度低的特点,以先期的大量伤亡为代价,一直冲到对方距离较近的地方,利用更高的命中精度,对敌人发起最猛烈的射击。
英国龙虾兵的战术在毫无精度的滑膛枪时代,的确有着先进性,尤其是对方遭遇突然打击之后,士兵伤亡过多,很快短时间内恢复,这就给了英军足够装弹的时间,然后可以利用一次次这样的猛烈袭击,打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
对于这样的战术,唐军从来没有用过,因为唐军面前的敌人,使用火器的并不多,唐军不需要这种忍耐巨大牺牲的战法。华夏人奉行先下手为强,他们已经习惯于在最大有效射程上射击了,尽管他们第一次射击很少能取得效果,但是对敌人的威慑作用还是很不错的。
唐军连绵不断的射击,随着双方越来越接近而威力大增,更可怕的是肉搏部队派到了第一排,开始对着二十多米外的大顺军发动霰弹攻击。这样铺天盖地而来的攻击非同小可,大顺军冲在最前面的数千人直接被打成了马蜂窝。只是这样的攻击还不是大顺军要忍耐的最强攻击,很快连片的手榴弹被扔进大顺军队伍中,继而发生了剧烈爆炸,将后队的大顺军炸得人仰马翻。
中路唐军不停的前进,利用更兼猛烈的火力,打得刘宗敏完全没法还手,只好步步后退。偶尔有漏网之鱼冲到近前,唐军也很快会用锋利的三棱刺刀解决问题,让对方难以抵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