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和榆林两块根据地,犹如围棋棋盘上的两个眼,将李闯军队的棋局彻底盘活了。依托这两块根据地源源不断的支援,李自成率领他的骑兵队伍纵横陕西南部,打得官军节节败退,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埋伏彻底破产了。
为了挽回颓势,杨嗣昌决定集中官军主力与李闯的骑兵展开决战,务必彻底摧毁对方的所有机动兵力。杨嗣昌的打算不错,只要将这些机动兵力消灭,榆林和甘肃的两块根据地就不再是棋盘上的两个活眼,而变成了分兵力弱的死局,他可以依托官军的机动兵力各个击破,最终消灭整个闯军的兵力。
然而杨嗣昌并不知道,李自成也有几乎同样的想法,他在罗汝才的配合下,做好了决战的准备。就在中秋节过后的第十天,李双喜率领五千骑兵突然进攻西安城以西数十里外的武功城。这里是西安的西大门,如果此地被攻克,李闯骑兵就会随时威胁西安的安全,这是杨嗣昌所不能容忍的。
恰好为了下一步的决战,官军主力正在向西安城汇聚,所谓将不可怒而兴兵,杨嗣昌却恰恰犯了这样的错误。他竟然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让已经集结了一半的官军全数出动,围剿李双喜的这支骑兵。
杨嗣昌敢于这样做,也有他的底气,毕竟他派出的这支官军人数超过六万人,其中有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的步兵,还有贺人龙的骑兵,可谓是将如今陕西周边各省官军里战斗力最强的队伍都派出来了。
依照杨嗣昌的情报,李自成亲自率领,在陕南一带活动的骑兵总共只有五万多人,依靠更加精锐的官军,人数上又有着些许优势,即使李自成打算以李双喜为诱饵伏击他,官军也足以应付。
只可惜杨嗣昌没有想到,李自成为了打赢这次重要的战役,从甘肃和榆林秘密抽调大量精兵来援,而原本驻守的两地却以招收的新兵填充兵营,给官军探子以军队并未行动的假象。
当杨嗣昌率军出击,打算包围进攻武功城的李双喜时,在咸阳以北的伏兵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这些是李自成多年积攒下来的全部精兵,都是身经百战的高手,其中还有许多是招收来的蒙古人。利用晋商和满蒙秘密提供的的物资,他们有着优质的战马和精良的武器,足以给官军一个结结实实的教训。
杨嗣昌不知是计,率领大军合围李双喜所部五千骑兵,然而李双喜在对方抵达武功城下之前,就已经率队撤围而去。杨嗣昌好不容易统帅大军出兵,如果没捞到任何功劳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对士气是个很大的伤害,也容易让自己沦为笑柄,因此他咬着牙命令全力追击。
李双喜所部骑兵也不快跑,他们越过了渭水河之后,向着北方流窜。尽管他们是骑兵,而官军大半都是步兵,但他们似乎有什么拖累,行军速度竟然不太快,只是与明军保持着五十里左右的距离而已。
杨嗣昌求胜心切,率领大军拼命追击,结果在富平县境内撞入了李自成的伏击圈内。官军没有防备,大军急急行军并未提防,结果突然伏兵四起。李闯骑兵突然杀出,冲乱了官军的队伍,随后十万步兵与官军混战在一起,很快就取得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