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情况不对,他们只好又撤回了河岸,等待阿巴泰率领大军来援。阿巴泰很快也抵达了,他问明了情况之后眉头皱了起来。“七叔,我看咱们可以向皇阿玛传递消息,请他过来坐镇。如果能消灭这支骑兵,不但能报了仇松辽平原也能安定了。”
“不错,现在我们过河会遭到射杀,他们过来也是一样。既然如此我们就在这里扎营,让皇上想办法好了。”阿巴泰实在想不出好主意,现在豪格的提议正好对了他的心思,他当即表示同意。
皇太极率领是五万大军距离比较远,但由济尔哈朗和萨哈廉率领的一支骑兵距离却比较近,所以他们先抵达了马颊河边。听了阿巴泰说得情况,萨哈廉笑道:“这有何难?火器虽然威力很大,但需要远处使用才行,而且还需要看得见。如果我们全军趁夜渡河,对方就看不太清楚了,我们的伤亡会大大降低。如果我们数万人一起冲上去,肯定会让对方措手不及,这条河不就过去了吗?”
豪格眼前一亮:“对啊,天黑了远处就看不到了,唐军的火器就成了盲人瞎马,我们趁机渡河绝对没问题。”
“我看还是小心为上。”济尔哈朗阻止道:“明人诡计多端,可不能轻易上当啊。”
“济尔哈朗,你的胆子越来越小了,竟然会怕了明人的阴谋诡计。再说我们的人这么多,害怕他们什么?”萨哈廉听得颇为不屑,尽管他是代善的儿子,比济尔哈朗小了一辈。但是对方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与皇太极并非直系亲属,而且其父努尔哈齐早年反叛被努尔哈赤所杀,因此大家都有些看不起他。
济尔哈朗的出身问题,加上他一直谨小慎微,让皇太极起了扶植之心,利用他对抗其他贝勒体系的人,所以他才可以领兵五万。只不过虽然皇太极对他非常抬举,其他贝子贝勒却有些看不起他,经常有人出言调侃。
济尔哈朗也知道自己身份不同,不能太过于这些人争执,但他还是坚信自己担心很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话语权,他只好看向了旁边的阿巴泰,希望他能说句公道话。
阿巴泰知道济尔哈朗的意思,他身为努尔哈赤嫡系的第七子,自然有能够压制豪格与萨哈廉的身份,只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虑。这次作战他已经损失了一万多蒙古骑兵,却没取得任何像样的战果,如果不消灭眼前这支骑兵被他们跑了,自己回去是要受责罚的。
最近皇太极正谋划着改变分封制度,将有足够军功的贝勒封为亲王,以逐步削弱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影响力。在这个紧要关头如果出了问题,阿巴泰亲王的帽子恐怕就不用想了,所以他还是比较倾向于进攻的。
看了看旁边的济尔哈朗,阿巴泰叹气道:“可惜皇上不在这里,脑子最灵活的老十五也不在,如果有他们肯定知道明军打算做什么,我看不如按兵不动等皇上来了再出兵。”
“等皇上?恐怕到时候对岸的那些明军就跑了。今天我们增兵数万,他们难道还敢继续坚守吗?”萨哈廉说道。
“我看也对,如果今晚不进攻,等到明天早晨对岸肯定就看不到人了。”豪格也表示支持萨哈廉,他们这些小辈对战斗和军功充满了渴望,恨不得立即出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