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被官军打压,农民军的肚子里都憋着一肚子气,结果张献忠提议进攻中都发大财,大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在淮北府征集充足的粮食以后,各路义军开始向着凤阳方向前进,这让各地官员大为惊恐。
农民军越来越靠近中都凤阳,而那里却没有防御的城池,这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当年朱元璋害怕城墙切断了龙脉,因此只在明皇陵周围修建了三道城墙,而附近的凤阳城墙却被完全拆除了。如果农民军发动进攻,凤阳总兵朱国相非常清楚,凭他手下的四千官军完全无法抵挡,为此驻守凤阳的几位大员不得不聚在一起商讨。
“四十万流贼正在向凤阳而来,诸位大人有何良策?”朱国相首先提出了现在的危机,让另外几人眉头紧锁。
此时驻守凤阳的大员除了凤阳总兵朱国相之外,还有凤阳巡抚杨御蕃和凤阳留守太监杨泽。大明朝向来是以文统武,留守太监更是类似于钦差的角色,朱国相此举无可厚非。只是这两人根本不通军事,面对逼近的四十万流贼大军,他们也束手无策。
见到两人默不作声,朱国相说出了今天的他邀请两人议事的意图:“其实我们守住凤阳也非不可能,只不过情况特殊,需要杨大人和杨公公首肯。”
“哦?能守住凤阳?只要皇陵可保无恙,什么事情都好说。”杨御蕃连忙说道。
“没错,先保住皇陵为上。”杨泽也表示同意,如果凤阳皇陵有什么损失,他这个留守太监肯定是第一个倒霉的。
朱国相看了看两人说道:“如果我军进入皇陵守卫当保无辜。”
朱国相的意思是放弃没有城墙的凤阳府城,将官军全都拉到皇陵中防守。当年朱元璋为皇陵修建了三道城墙,如果官军进入皇陵防守,足以对抗缺乏攻城器械的农民军。
可是朱国相的这个想法,让两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官军进入皇陵防守,算是个目前最佳的防御策略,但有个无法逾越的问题。因为大明律有明确规定,未经批准私自进入皇陵范围之内就是斩立决的罪过。
朱国相之所以将这个想法在两人面前提出,就是为了分担进入皇陵的罪责,这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凤阳留守太监杨泽。他的职务类似于钦差大臣兼皇陵主管,如果有他的首肯,官军进入皇陵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了。
杨御蕃也很清楚朱国相的想法,他当即转头看向了杨泽。此时杨泽心中思绪百转,他知道如今的情况非常棘手,如果被农民军攻入皇陵有所破坏,他的罪责将会非常重。如果他同意官军进入皇陵守御胜利了还好说,万一失败就是罪上加罪,而且更可怕的是失败以后,罪责就是他一个人的。没有人分担罪责,杨泽必然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如果不同意官军进入皇陵情况就不一样了,朱国相与农民军在野外交战,如果败了他和杨御蕃就要付主要责任,这属于守土不利。杨泽在其中的责任就要小得多了,因为是两人守土不利才会造成皇陵失守,这样杨泽说不定还有活下来的机会。
想到这里杨泽已经打定了主意,他微微一笑说道:“朱总兵说笑了,大明律明令禁止任何人私入皇陵,否则就是斩立决的刑法。我一个小小的留守太监,如何有决定官军进入皇陵的权力?我看此事还是要两位大人商议才好,我只辅助二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