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我们也搞义务教育,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看得懂朝廷的报纸。”崇祯拍板道。
“皇上三思啊。”户部尚书毕自严一听就吓得跪倒于地了。
“毕爱卿有何话说?”崇祯问道。
“启禀皇上,据我所知八贤王所办教育免食宿免送书钱,每年花费具体数额虽然不知,但是根据臣测算不下三百万两。这还是一省半地所费,如果拓展到全国,恐怕每年不有六千万两无法成事。”毕自严将自己测算的结果说了出来。
崇祯被吓得脸色大变:“六千万两?就算是每年收取的税银全部发下去也不够啊。难道不能省钱一些?比如我们不管食宿,只管免费教育。”
“只管教育所费也不少,毕竟我们需要地方修建房屋做学堂,要发放书本,要准备笔墨纸砚,要招募私塾先生,每年也不会少于一千万两的。”毕自严这句话算是彻底封死了崇祯的所有道路。
“如此我们就把报纸放到八贤王的封地去,这样会有不小影响力了吧。”崇祯问道。
“可是如此一来如何派驻官员?又如何编排?”毕自严问道,这下子崇祯彻底没招了,如果送到八贤王的封地,很可能等于送给了人家,朝廷很难进行掌控。见到事不可为,崇祯只好无奈作罢,只是命令郑以伟将月报改为大明日报,要每天更新以扩大影响力。
“皇上,其实报纸之事并不重要,我们现在最主要还是将关宁军之军心收回为上策。”梁廷栋说道。
“你认为当如何?”崇祯问道。
“臣以为将错就错,就直接封赏祖大寿总理辽东战事,先让他当辽东督师,并给予军械粮饷支援。一来可以表我抗击外敌之决心,二来如今祖大寿新败,皇上加以恩德等于是雪中送炭,他必然感恩戴德。其三如今百姓群情激愤,一致抗击建奴,如果这个时候祖大寿不听号令会遭人唾弃,到时候皇上就便于收回军权了。”梁廷栋说道。
“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办法,就照此办理好了,另外调洪承畴尽快剿灭流贼,我们要全力对付建奴。”崇祯说道。
“遵旨。”众人皆大声应诺。这道圣旨火速发往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手中,只不过他接到这份圣旨头疼不已。作为一个有野心的能吏,洪承畴始终希望自己能够名垂青史,所以他才花钱活动也要得到这个三边总督,为得就是清剿流贼建立大功。
可是令洪承畴没有想到的是流贼如此棘手,尽管他采取残酷的镇压手段,依然无法彻底剿灭流贼。三边兵员战斗力虽强,人数却并不算多,如今他只能掌控县城,以防止被流贼占领。而那些流贼却在乡间四处劫掠,那些乡绅富户纷纷被劫掠杀戮,不少人都逃入了城中。
这些人之中不少与朝廷官员有联系,他们失了家业自然将帐算到了洪承畴身上,整天鼓动那些朝臣攻击洪承畴迟疑不前,任由流贼做大。可是洪承畴也有苦衷,他的兵力捉襟见肘,一旦将守城的兵力派出去剿贼,城池立刻就会失陷,到时候他的罪责更大。
此时洪承畴反而羡慕起河南总督卢象升来,他自到任之后清查各府土地,将所有卫所土地全都索要回来,并招募各地流民大肆屯田。如今似乎八贤王的产业在支持他,卢象升所建立起来的天雄军虽然都是新兵,但武器衣甲却丝毫不差,各种兵力和胸甲一看就是上好精钢,绝对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