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对方手里的火枪也是一样的,所以叛军并未多加注意。挥舞起刀枪的叛军们呼喝着,向着第三团冲来,然而这些身经百战的近卫师士兵毫不惊慌,在申屠鸿的命令下,第一排的火枪手端起了燧发枪,瞄准了冲来的叛军士兵。
“开火。”随着各级军官的号令,呯呯的枪声不绝于耳,阵地前腾起滚滚浓烟。
李九成惊呼一声:“不可能。”在他的潜意识中火器的有效射程只有数十米,对方却在一百米开外就射击了。然而燧发枪的射程不是他能想象的,冲在最前面的叛军士兵遭遇重击纷纷倒地。
后面的叛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依然挥动着武器,向着第三团的阵型猛冲。那些受伤倒地的士兵被后续的同伴接连踩过,很快就会变成尸体,但随着第二排火枪的射击,新一批的叛军士兵又被踩在了脚下。
直到第三排的射击结束,他们才明白出了什么事情,不过他们也在暗自庆幸,对方只有三排火枪手,交替射击完成之后,应该需要很长时间进行装弹,他们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尽量拉近距离进行肉搏战。
很可惜叛军的预想失败了,他们立刻就发现自己的判断有多么失误,因为在第三排射击后退,将第一排士兵再次暴露到阵前的时候,他们竟然毫不犹豫的端起燧发枪,继续进行射击。
“这不可能,火枪哪有装弹如此快速的。”这恐怕是叛军士兵们最普遍的想法,然而枪声的不断传来却揭示着,这样的速度完全可能。
采用了纸包定装弹药的燧发枪,最快装弹速度是八秒钟一发,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虽然达不到八秒一发的射击速度,但也在十二至十五秒之间,这样的装弹速度三排交替射击足矣。
在火枪的轮番射击下,叛军士兵前赴后继的被射杀,最终三千名叛军没能冲过阵前五十米的距离,在被击毙击伤千人之后,剩下的人全部溃逃了。
“不许后撤,违者斩首。”李九成呼喝着,命令亲兵督战队上前,将那些惊慌逃回的人连斩三十多个,终于止住了败逃。
“全军集结,编成五队交替进攻。”李九成重视起这支小部队来,经验告诉他对方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要想真正击溃这支精锐,唯一的方法就是里用人数优势。对方的射击速度毕竟有限,只要发起连续的进攻,对方就来不及射击,甚至在连续射击之后,枪管也会过热,那时候就是他的机会了。
这个时候城内突然喊杀声大作,紧接着就是四处响起的枪声,李九成心中大定。他知道李应元发动了反击,这是在接应他的增援,只要两人里应外合必然能够打垮这支精锐的唐军。
李九成判断城内的唐军已经被自己儿子的部队缠住,根本无暇分身增援城外,只要他打垮眼前的这队士兵,就能从背后发起进攻,让唐军腹背受敌而败亡。想到这里,李九成立刻命令第一队首先发起进攻。
一万名叛军士兵依然是密集队形,向着第三团的阵线发起了进攻,然而这次并非只有火枪招呼他们,城头的6公斤攻城炮开始了怒吼,密集的炮弹落在军阵之中,虽然因为炮弹不会爆炸攻击面小,但只要挡在炮弹所过之路的士兵,都会被直接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