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立刻停止火绳枪的生产,全力生产这种燧发枪,我们要在全军都换装这种武器。”朱聿键的话让毕懋康大受鼓舞,看来这次自己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了。
朱聿键接着说道:“你还可以继续研发些其他燧发枪产品,例如将枪管截短使用,这样可以单手发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另外我希望你研制一种装在枪口的刺刀,这样火枪兵就能够取代长矛兵的位置,我们军队中火枪兵的数量也可以大大增加。”回想着各种电影的情节,朱聿键给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提示。
“王爷说得极是,我立刻开始研究。”毕懋康听得眼中精芒连闪,如果制造出这样的武器,必然又是极大的订单。按照浙南的专利法,这些订单他都是有抽成了,未来想不发财都难。
“你的火药研制进度如何?”有了犀利的燧发枪,朱聿键又想起了火药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也着实让毕懋康头疼了一阵子,不过现在他已经完全解决了。毕懋康笑着解释道:“开始的时候的确有难度,我对火药进行了精加工,主要是去除硫磺杂质,木炭去树皮,然后增加研磨时间,但是火药长途运输之后药质分离的情况依然如故。”
“哦?后来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朱聿键听得有趣,忙追问道。
毕懋康道:“后来我们询问了化学实验室的人,他们认为火药三种药量的成分比重不同,经过长途颠簸必然分离,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黏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将硫磺硝石木炭三种材料研磨混合之后上锅蒸成药饼,彻底晒干以后再压成小粒,这样就解决了火药分离的问题。”
“好办法啊,使用效果如何?”朱聿键询问道。
“非常好,不但药质不再分离,还减少了装药量并增加了射程。另外化学实验室通过实验发现,将硝石定为七成五,火药的威力最大,如今我们已经改变了配方,火药比之前的效果更好了。”毕懋康说得兴奋,将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在火药上的发现都说了出来:“我们还顺便解决了火炮容易炸膛的问题,我们选取直径2到3寸的柳木碳除浆蒸制12个时辰,再削去树皮烘烤六到八个时辰,待冷却后仔细研磨。随后用七成五硝石加半成硫磺混合成粉料,在加入两成碳粉碾压。碾压时不断加水制成药饼,然后再将药饼做成颗粒烘干。这样制作的火药燃烧速度慢,不容易炸膛,因为颜色黑褐我们叫它褐色火药。”
“好啊,好啊。”朱聿键听得精神振奋,有了这样的火药,火器必将更加犀利。
“王爷,还不止于此。”毕懋康说道:“我们的炮厂试制了前膛火炮,只不过因为工艺原因,这铸钢火炮无法做得太大,只有三千斤左右,但是射程和威力都超过五千斤的佛朗机炮。”
“不错,不错,看来毕先生这几个月来可是没有休息啊,不如先放两天假的好。”朱聿键笑着说道,毕懋康也是心中激动,上次的事情让他抬不起头,所以数月以来才如此发奋研究,现在他的军事研究所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朱聿键看向旁边的张浦庭和廖忠生说道:“你们的化学实验室干得不错,居然可以用化学理论支持军器的研制,非常不错。”基础科学实验室与实用科学实验室能够联合起来,这让朱聿键感到非常欣慰,这标志着华夏的科学研究,已经从凭借经验改进的经验科学,转化成了依靠理论支持的实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