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我们可以用钢材。”朱聿键突然想起来,自己的钢厂如今能够冶炼大量钢材,如今又有了蒸汽动力的车床,只要再制造出蒸汽锤就可以锻打出足够长度的钢材作为龙骨使用,这是没有问题的。
“钢材会不会太重了?”吴城有些担心。
“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厚壁钢管或者工字钢减轻重量。何况这些船也没打算做战舰使用,重一点没关系。我还打算使用钢制肋材以加固强度,再将长宽比扩大一些,至少要到4.5,这样速度应该能够忍受。”
“这艘船还是有些不对,就算龙骨足够坚实,再加上水密隔舱的支撑,也不可能制造出来啊,外板的强度不够,就算贴板也难以抵挡海上的风浪,这样的船驶出港口就会被打碎的。”朱聿键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这艘船本来是没有肋材的,这样的强度恐怕不足以支撑外板,哪怕采用加厚的贴板工艺也不行。
吴城笑道:“王爷多虑了,其实郑和宝船当初为了加固船身,贴上了用糯米水掺和黏土和石灰做成的城墙土,绝对非常结实。”
“原来如此。”朱聿键这才恍然,糯米水掺和黏土和石灰制造的城墙土多用做建造城墙粘结青砖使用,其结实程度和粘结程度堪比后世的水泥,当然成本是远远高出的。
了解到整艘郑和宝船的细节,朱聿键不禁感叹经验主义害死人啊。自己凭借专业的技术知识,进行专业计算的出来的结论,竟然与事实相差如此之多。看来自己真是小看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竟然能够想到如此的方法,制造出几乎是不可能的东西。在他看来郑和宝船丝毫不差于后世所谓的世界七大奇迹,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迹了。
想到能够凭借后世的科技知识,将这艘郑和宝船改造的更加优秀,朱聿键内心有一种创造历史的感觉。如果自己真的能够成功,恐怕改写华夏海洋史将没有任何问题。
朱聿键立刻让吴城带着图纸,亲自前往船厂的设计室,这里有朱聿键的学生们,也是华夏第一批的船只设计师。他将自己的构想提了出来,包括加大长宽比,采用钢制肋材和龙骨,以及优化帆的结构,采用东西方软硬帆的结合使用以提高船速。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这些弟子们已经有了丰富的设计船只经验,如今又有朱聿键提出构想,他们只需要完善并计算受力系数即可,并没有太大难度,几个人表示五天之内必然拿出满意的成果来。
朱聿键听到这个保证相当满意,看来这些孩子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了,这样他对造船厂也就放心了。“这种新的一号宝船设计出来,先制造一艘做海试,一旦完善之后再造四艘。”朱聿键如今有了债券的钱,心里也就有了个把握,直接向徐骥订购了五艘宝船。
“一年之内必定下水。”徐骥保证着:“如今我们又设计出了五号战船,不知道王爷肯否去看看?”
“五号?比六号大吗?”朱聿键听得眼前一亮,居然出现了更好的战船,他自然是要看看的。
“不错,但与六号战船相差不多,只不过是进行了放大而已。”徐骥和吴城带着朱聿键一行人,向船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