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骥和吴城将众人引到了办公的房子中,朱聿键询问道:“你们这里是否有二号福船的图纸?”
“图纸?”徐骥看了看吴城说道:“以前是没有的,不过几位王爷的学生来了之后,把所有船只都绘制了图纸,现在是有的。”
朱聿键点点头又转身问那几个葡萄牙船匠:“你们是否有欧洲船的图纸?”其中一个叫做塞尔吉奥的船匠摇摇头:“我们没有图纸,不过要我们造船是没有问题的。”
“能否现在给我画个草图,有主要结构即可。”朱聿键又问道。
“没有问题。”塞尔吉奥点点头,他向徐骥要了纸笔,就在那里画了起来。
吴城在图纸堆里翻了一阵,很快拿出来几张图纸。这些都是福船的详细图纸,只要有这些图纸,哪怕从未见过福船的船匠,也能轻易制造出来。
朱聿键不是造船专家,但他是个机械专业的大学生,计算应力和承重结构是他的老本行,做起来非常得心应手。他看着图纸就开始计算起来,不时还在旁边的纸上写几个数字,或者表上几个谁也看不懂的符号。
“王爷,画好了。”塞尔吉奥显然也不是普通船匠,他这么一会儿工夫就画出了一张草图。这张图虽然许多地方没有清楚标注,但朱聿键还是一眼看出其中的优缺点。经过几番计算,朱聿键终于确定了问题的由来。
按照他后世的记忆,西方的帆船能承载多少大炮,都是船只大小决定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居然有震坏船的情况。经过结构的受力计算,朱聿键才发现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因为两种造船流派的不同。
欧洲海船的设计理念采用主龙骨和肋材为骨架以平接法铺设木板制作而成,这样的船只对抗风浪时性价比不高,但对抗内部的力量,例如火炮后座力则很强。
反观华夏的造船思想虽然也有龙骨,但整艘船采用拼接稳定结构,龙骨并非主要支撑而且也缺少肋材。这样的设计对抗风浪等外力时性价比极高,但在对付火炮后座力方面就差多了。总体来说华夏的船用于商船性价比极高,造价低运载量大,但用于军舰却是差了些。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西洋战舰可以采用多层甲板,将火炮大量布置在舷侧,而华夏船只能布置少量火炮。例如二号福船这样的大船,也只有依靠纵向较好的力传导效应,在船头安置一门大发熕,也就是三千斤的红衣大炮。此外船上的火炮只能在两舷安置四门千斤佛郎机这样后座力小的后装火炮,在船后安装四门后座力更小的碗口铳了。
这样的结构无法大量设置火炮,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恐怕双方的火力差距会越来越大。想要解决这种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造船的木材全部换成钢材,但以如今的科技水平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强大的动力输出,单凭风力驱动和人力驱动,别说玩全钢军舰,哪怕只包裹一层铁皮,也会变成两三节的龟速船。
“立即将所有正在建造的军舰拆毁。”朱聿键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吴城连忙阻止:“王爷不能啊,现在有四艘海沧船和十二艘苍山船在建,怎么可能全部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