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四年,诏以宝昙和尚居南禅集云寺时,将妙隐、大云二庵并至南禅集云寺。成化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寺毁于火。主僧德本谋图复兴而力不足,后经苦心筹备十寒暑,始建大雄宝殿。嘉靖十三年郡守胡缵宗将妙隐庵改筑韩蕲王祠。大云庵自正德以来三十二年间,几经兴废,嘉靖二十五年僧人文瑛复建沧浪亭。
如今沧浪亭虽然名为园林,实际上却是园林与佛寺的混合体。身为在新华夏成长起来的一代,朱聿键并不信佛,他也不愿意对着佛像参拜,因此对于浪沧亭只不过草草浏览了一番,甚至没有深入其中就离开了。
见到朱聿键似乎玩得并不开心,王平心下惴惴不安,本打算带着唐王再去寒山寺看看,不过他察言观色发现王爷并不喜欢佛寺,也就只好作罢了。朱聿键本来准备打道回府,王平却惴惴不安,生怕朱聿键心情不好,所以提议他去梨园看看。
朱聿键对华夏的戏曲文化并无多少研究,毕竟后世的资讯爆炸,各种文化类型也多,对于戏曲类的华夏古典文化大多都是老年人才喜欢。不过到了这个时代以后,文化娱乐实在匮乏,别说流行歌曲了,连相声快板都听不到,朱聿键也不免感觉无聊。如今王平说有地方去看戏曲,他自然要去试试看了,哪怕是自己并不算喜欢的文艺形式,至少与自己后世的生活有些关联。
这个时代的梨园还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已经有了戏台、上下场门和伴奏的概念,但却没有完全专业化的戏园子。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梨园很像过去的茶馆,戏台也与说书先生的地方差不多,只不过说书先生所在的茶馆多是平民,而梨园则大部分都是富贵人家的去处。
朱聿键由王平引着,很快来到了苏州最大的梨园桃花坞。朱聿键外出游玩为了方便都是微服的,就连郝玉兰等女护卫也穿着男装,所以这一行人进入梨园根本没有注意。
朱聿键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要了一壶雨前的吓煞人香绿茶和几碟糕点等着看戏了。向王平询问了几句,朱聿键才知道这个时代最盛行的正是昆曲。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一带,万历年代传入北京、湖南,跃居为各腔之首,后来又传遍了华夏大地。
昆曲虽然初始使用吴侬软语,但在传遍全国之后,各地戏班开始改用当地方言进行演唱。经过多年的演化,昆曲演变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因此昆曲又被称为百戏之母。只不过昆曲开始是由文人雅士所创,喜欢的人也大多是文人,所以雅得有些过头,唱词之中典故太多,能完全听懂的人很少,这也是后世昆曲没落的原因。
虽然知道自己听不懂,但至少能听到与后世有关联的文艺形式,朱聿键还是饶有兴趣的坐在那里等着开戏。
“王管家您老有日子没来了啊。”一个微胖的男子笑着走了过来,对着王平拱手说道。
王平也拱了拱手:“原来是贾老板,最近生意兴隆啊。”
“不敢不敢,我这些只是小场面而已,哪里及得上王管家能够在巡抚大人身边,时刻聆听教诲。”贾老板笑眯眯的说道:“今天王管家来得巧啊,这第一场就是《西厢记》。演红娘的那个是刚调教出来的,今天第一次登台,虽然刚刚十岁却是人比花娇,王管家可要捧个人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