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人手吗?我倒是有个人选。”徐光启说道。
“老师所看中的,必然都是大才了。”朱聿键听得眼睛发亮。
徐光启捋了捋胡子道:“的确是个人才,我刚才就是去见了他一面。此人叫做宋应星,是个江西举子,这次是上京赶考路过此地。我们也算是忘年交,所以他得知我在这里,就过来看看。”
“宋应星?”朱聿键听得眼睛发亮,这只要是对历史有些了解的人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他可是华夏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形成了类似于后世试验科学的思想流派。他所编撰的《天工开物》可谓华夏数千年科技的集大成者,其中所涉及领域之广,内容之详实深入,堪称华夏古代科技的大百科全书,尤其是其中对锌的提取,西方人始终解决不了,直到一百多年后看到了他的这本著作,才掌握了这门技术。如果能够得到这样的人加入科学院,那么朱聿键手中的科学发展将会提速许多。
“怎么?殿下认识此人?”徐光启见到朱聿键的表情,还以为他与宋应星也非常熟悉。
朱聿键摇头道:“只是耳闻这位大才子而已,可惜他是要上京赶考的,注定无法留下来。”
徐光启哈哈大笑道:“那却未必,此人所学甚杂,却从不在经史上耗费太多精力,我断定他此次赶考又是无果而终。我与他交谈良久,发现他对科考也是失望透顶,所以我趁机向他建议,如果此次赶考再无法高中,就来唐王麾下效力,他也答应了。”
“太好了,老师真帮了我的大忙,如果有宋应星先生加入,科学院有添一大臂助。”朱聿键心中高兴,对未来更加有了信心。
在分派了各人任务之后,朱聿键就将自己的学生们都聚拢了起来。这个时代的知识总量不大,全部学成也并不困难。他的这些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多,基本上掌握了初中的各项知识。
说起来也算朱聿键运气好,他在接收了孙可旺等小乞丐之后,学生们的学习速度提升了不少。那些小乞丐本来都是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结果朱聿键给他们吃穿让他们读书,这些孩子就很想报答朱聿键。朱聿键为了让他们努力学习,就告诉他们只有学会了知识,未来才能对自己有用从才能报恩。
那些小乞丐有了这样的想法,拼命的学习,他们没日没夜的吸收新知识,根本不知道疲累。在他们的带动下,最早跟随朱聿键的十三名学生,以及后来又招收的学生们也都被带动了起来。大家互相攀比着努力学习,加之朱聿键将课本进行了简化。
英语、政治、历史和地理不需要学习,语文进行了大幅简化,让这些人都指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专注于各自的专业知识,所以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了原本九年的学业。
如今朱聿键因为没有高中以上的课本,所能系统教授的东西已经不多,实际上他也没有太多时间教授这些人了。他决定让他们分散开来,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作用。
对于这些孩子,朱聿键是非常宽容的,除了三十多个创新能力较差,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被他直接划到新一届老师之中,剩下的学生都能自己选择发展方向。柳仲明和一大群对数理化学习比较好的人选择了加入科学院,他们喜欢研究更加高深的学问,创造出更加神奇的物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