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临别的时候,朱聿键忍不住出言询问应该如何造炮。正不知道应该如何补偿朱聿键传授给自己的知识,对于师弟的询问他自然倾囊相授。当然铸炮对经验的要求很高,光是解说无法直接教会他,最后孙元化却给朱聿键出了个主意,用青铜铸炮。
在这个年代,铸炮的材料基本上都变成了铁质。但融化铁需要的温度高,造成其流动性差,杂质也难以沉淀,一旦模具表层无法快速排出水汽,原本沉积在铁水或者模具内的水珠就会蒸发,在铸铁的表面形成砂眼。砂眼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会让炮壁变薄,增加周围铸铁的受压力矩,造成炸膛的危险。
反观青铜就要好很多了,这种金属硬度堪比钢铁,融化温度却要低得多。而且青铜流动性好,不容易形成砂眼,是铸炮非常好的材料。如果说青铜主炮唯一的问题就是它的韧性不好,为了增加炮身强度,只能将炮管壁做得更厚一些。
铜比铁密度大,铸造的火炮也更加笨重。不过现在是解决有无问题,朱聿键要使用的一批大炮,估计也会用于守城或者守海港,放在固定炮台上,重一些也无关痛痒。
宁波府靠近应天府这个京师重地,自大明朝开国以来,从未封过藩王驻节,所以王府自然也是没有。整个宁波城虽然富户居多,也都是一些中等大小的江南庭院而已,跟本住不下太多人,这可难坏了先行抵达的宋献策。
大规模修建王府,这个办法耗费时间太久,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程,按照大明朝的惯例,哪个王府不是要修上十几年的光景,有规模宏大的甚至几代藩王才能修成,这显然缓不济事。更何况宋献策也知道,朱聿键对那些奢华的享受并不感兴趣,他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够了,从不追求过度的奢华。
宋献策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在东钱湖东岸,买下了一栋大宅子进行改造。为了能装下数百名护卫和朱聿键的家眷,他将周边的街区都买了下来,对房屋重新进行连接整修,并建立起三米多高的宫墙。
这些施工尚未完成,朱聿键就已经到了,宋献策只好将其迎入了未建成的唐王府之中。
“主公走海路竟然来迟了,我等很是着急啊。”宋献策询问道。
朱聿键摆摆手道:“人算不如天算啊,我们在海上遭遇了风暴,只能在胶州湾等了半个月,要不然早到了。”
“所以说还是运河更安全,主公万金之躯以后还是不要轻易涉嫌的好。”宋献策的劝慰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因为朱聿键已经被王府内的情况吸引了,他看着周围忙碌施工对人员呵呵笑道:“这个王府还算不错,康年兄真是有心了。”
“这只是暂时居住而已,如果主公想要个像样的王府,还是重建一座的好。”宋献策回答道。
“千万不要。”朱聿键连连摆手:“我志不在此,如果有那么多钱,还是发展一下地方经济的好。”
“殿下果然仁善,看来浙南百姓有福了。”孙承宗笑着走了进来。
“太外父大人安好,这一路可有不适?”朱聿键笑眯眯的说道。
孙承宗道:“没有什么不适,只不过我耽搁了几天行程。宋大人先来的宁波府,我却是晚了几天,也是昨日才刚到这里。年纪大了不以筋骨为能,如今还有些乏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