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笑道:“其实很简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有利益才能让人不顾风险,敢于向未知的大海挺近。只有繁盛的贸易才能让国家富裕,才会迫切需求一支强大的海军保驾护航,当初宋朝就是这么做的。”朱聿键笑道:“当年成祖之所以海禁,之所以毁掉大船就是因为这个利字。”
“这怎么可能,我大明富有四海,怎么会因为一个利字而海禁。”徐光启皱着眉说道。
朱聿键道:“富有四海只不过是句空话而已,财富是流动的,不会把握的人富能变穷,会把握的人穷也能变富。当初郑和率领船队出洋,只知道宣示国威,却不懂得与各地贸易,以赚取利润。结果自然是七下西洋靡费甚多,让国家不堪重负,这才有了海禁一说。如果当年郑和清楚出洋花费对朝廷的负担,能够携带大量货物同行,与各地商人进行贸易,朝廷非但不会讲出航作为负担,反而还有盈余,成祖自然就不会海禁了。”
朱聿键的话让徐光启若有所思,他仿佛抓住了什么却又感觉不到。旁边的汤若望插话道:“唐王的见解非常对,如今欧洲的国王们就是如此做的。他们鼓励海上贸易,国家出钱扶植探险家去寻找新的航线,因此国家繁荣。哪怕一个国家没有大明这么多耕地,同样能够依靠商业养活全国百姓。”汤若望的话让徐光启有了一丝明悟,他一时间沉浸在了深思之中。
见到徐光启深思,朱聿键不敢打扰,车厢里又陷入了安静之中。这样一个拥有一百四十辆四轮马车和两轮大车,二百名骑士护卫的大车队,浩浩荡荡的向着东方出发,他们的目标是天津城外的大沽口。
这段路程并不算远,车队只经历了两天路程就抵达了那里。看着眼前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徐光启微皱了皱眉头:“殿下,你来这里做什么?”
朱聿键观察着四周环境回答道:“考察一下地方,我打算利用那边的小鱼港,在这里建设一个商业城市。”
朱聿键指着远处的小渔村道:“这里地势不错,足以修建一个港口,只要我们在这里建设大量工厂并连同与京师的商路,利用靠近港口的优势可以大赚特赚。这里能利用的地方很多,能修许多工厂,粮食则依靠外运。安全问题也有保障,只需修筑城墙和炮台,哪怕建虏来攻也能守得住。”
“建虏?他们如何能打到此地来,这里可是接近京师的。”徐光启好奇的问道。
朱聿键一时没有注意,竟然把后金入关劫掠的事情说了出来,经过徐光启这么一说他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太极第一次率军入关劫掠是崇祯二年的事情,现在还没什么人相信这个事实。
见到徐光启询问,朱聿键只有讪笑着打马虎眼:“我只是比喻而已,这是有备无患嘛。何况欧罗巴人的战舰很厉害,就算不防备建虏,也要防备红毛人从海上来进攻。”
“的确有可能。”徐光启点点头,他想到了被红毛国占据的夷州岛。朱聿键就站在那里,指着附近的地区规划起来,而旁边的郝玉兰则拿着纸笔,在那里快速记录着。如今这位木兰卫的统帅可谓一专多能,现在又当起了贴身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