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埃斯塔利亚人在内,所有的,一共三十八条战船,都同意我们的做法。”他脸上露出一个决绝的表情,瞳孔一缩,用恨恨的口吻道:“我们宁可葬身鱼腹,接受曼纳恩的试炼,也不会把提利尔人一手打造出来的舰队交给埃斯塔利亚人!”
“那就继续准备吧,让棒小伙们加把劲动作快一点,一个小时以后,最勇敢的提利尔人,要亲手终结他们伟大‘妻子’的生命———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让‘她们’落到敌人的手里,遭受羞辱!”
伦道夫挥了挥手,继续站在瞭望台上,远望着陆地。
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举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也许这样的心态很自私,但即便洪水滔天,也与他无关......
作为一个在战船上为托巴罗公国,放大了说,为提利尔人服役了超过三十年的老将,他认同国内在如今已经无法挽回的大局面前,同意那样的条件,但作为一个“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的战士,他绝对不能接受自己在连一次交手都没有的情况下,带着可能是整个提利尔,甚至整个南方世界,包括阿拉比都最精锐的一支“无敌舰队”,就这样,灰溜溜的撤回家中,等待那些连战船都没剩几条的敌人来接受、
他宁愿自己的舰队是被曼纳恩的怒火摧毁,也不想看到那些埃斯塔利亚人贪婪地夺走他们所钟爱的“妻子”,把她们压在身下,任意驱使。
这对这个在舰队上呆了半辈子的海军来说,着和看到自己的母亲、妻子、女儿,被仇人用卑鄙手段夺走,然后玩弄没什么区别。
他绝对不能接受自己和自己的船以这种结局收场!
但在那时,收到国内传来合议的消息后,整支远征舰队的士气可谓十分低迷,放眼望去一片昏暗,甚至有两名军官无法接受这种结果而蹈海自尽的,一个被救了回来,一个没来得及就被海浪吞没。
伦道夫想要改变,但却没办法鼓舞当时舰队濒临崩溃的士气,即便成功,也无法对大局已定的当下做出任何有力改变。
而一向老成持重的他,也不会接受马尔科提出的“拒绝返航命令,回到新世界,凭借舰队的力量在殖民地建立政权,继续抵抗”的狂野计划。
于是他只能选择遵循公国的命令,率领舰队归国准备迎接后续事宜。
比如被拆分重组,比如把水手撤换,从不可靠的提利尔人换成对野兽人来说更值得信任的埃斯塔利亚人?
但无论哪种,都绝对不是伦道夫愿意看到的。
哪怕双头鹰向联合舰队做出了承诺,不会对这支如今可以说是南方唯一的主要的海上力量如何如何,甚至连他们驻港的地点都钦定在了托巴罗,这个在南方战争中唯一没有遭受战火,没被艾尔的军团打破的城市,这样做有利于安定人心,联合舰队会觉得这里还算半个自己的土地,如果真的有什么大问题,直接拔锚就走,润去东南西北都随意,反正联合王国暂时是没有海上里i了来拦截他们的。
但越是这样,伦道夫的心里反而就越纠结。
艾尔的条件确实看似优良,对输了一切的战败者,但对作为在战争中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也没有什么贡献的联合舰队来说,在自己王国已经不复存在———如今那个依然打着“提利尔”旗帜的,不过是一层画皮一般的傀儡罢了。
所谓的艾尔作为南方双子王国的共主,两个国家的国王,两方地位平等,不是埃斯塔利亚人来占了提利尔的王位,而是一个人身兼双职,同时艾尔正在重建雷玛斯,打算在这里设立自己的东方王宫,以后玛格丽塔就是西方王宫,作为共主的艾尔每年都会在两个地方轮流办公以保证不偏不倚巴拉巴拉......
只能糊弄糊弄平民罢了。
在伦道夫的眼里,这就是提利尔战败了,被敌人吞并,只是敌人狡猾,阴险,依然披了一层“提利尔王统治提利尔”的虚假外衣,以此来蒙蔽世人。
而他最不能接受的一点是:
在旧埃斯塔利亚王国的无敌舰队覆灭之后,在南方世界不存在可以和提利尔人争霸的海上力量,这本来是提利尔人崛起,伺机大举扩张,吞并联合王国海上利益的绝好时机,但战争失败后如果他本本分分的靠岸,等待必然会到来的渗透,掺沙子,夺取舰队控制权等一系列操作,那提利尔人就相当于帮双头鹰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
一切努力,一切布局,皆为他人作嫁衣!
一个统一的南方王国,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一支不用十分强大但足以自保的陆军,以及最关键的一点———一支庞大的,至少可以维持着从本土到新世界海上利益的强大舰队!
虽然提利尔人也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吞并宿敌统一南方云云,但当这种形式已经出现的时候,有识之士还是意识到了其中的远大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