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执掌大明:从解元开始 > 第9章 宴(1)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这些围观者中,不少是今年乡试名次三十名之后的举子。他们有人心里对王世兴的为人嗤之以鼻,有人冷冷笑道:“‘不知《诗经》王世兴’居然有脸邀请新科举子?还只请了排名列前的三十人?我看今晚赴宴的举子,定都是些贪图权势的小人,只是想攀附王抚台。”

也有人暗暗恼恨王世兴为何只邀请排名前三十的举子,有人酸溜溜地道:“若是王世兴来邀我赴宴,我定会当面拒绝。”

当然也有些明事理的说道:“听说这王世兴以为新科解元接风为名邀请的诸位举子,若是不来,落的是新科解元的面子。来的倒未必都是些趋炎附势之辈。”

也有人刻薄地讥讽那些说酸话的人:“就你?五十多岁了,参加乡试也是第七次了吧?这次乡试好不容易铁树开花也才一百多名,我看这王世兴邀谁赴宴也不可能邀请你。”

人群正喧闹不已,突然有人高声喊道:“王世兴到了!”喧嚣之声仿佛被无形的手瞬间截断,整个现场立刻变得静谧无声。无数道目光朝外面看去,只见大街上一顶朱红色的大轿徐徐行来。

前面是四个抬轿的轿夫,后面是两个抬轿的轿夫,左右又各有一个抬轿的轿夫——竟是标准的八抬大轿。

大轿之上,金线织就的帘子半掩,轿身镶嵌着精美的金饰和宝石,显得十分煊赫。

这分明是巡抚出行才有的派头!若是里面真是王世兴,区区一个秀才出行用这样的排场明显是僭越!

不过众人都知道王以禄向来溺爱他这个独子,他让王世兴出门坐巡抚的八台大轿,自己出行却时常只坐四抬小轿。

因此大家都知道来人不是王以禄而是王世兴。

轿子行到翠微楼门口,众人下意识地四散开来,让出了一条道儿。

轿停轿落,只见两位婢女馋着一位短项肥体、肩膀宽厚的公子从轿中走了出来,一身锦绣华服,如此寒冷的天气手上竟还拿着一副折扇。正是王世兴王大公子。

传闻历史上的严世蕃生活奢侈、荒淫无度,发明了‘玉屏风”“温柔椅”“白玉杯”“香唾壶”等一系列令人恶心和不齿的东西。

这王世兴在能力上远远不如严世蕃,但骄奢淫逸的程度比起严世蕃却不遑多让。

王世兴目前不过二十六岁,但却有四十多房姬妾,为了纳妾,被他看的上的良家女子很多都被他弄得家破人亡,因此又有‘破家秀才’之称。

当然,这‘破家秀才’的恶名传播程度自是不如‘不知《诗经》王世兴’的。

那几位轿夫停了轿,立刻分作两队,左右各四人,手拉手地将众人给隔开,‘多此一举’地给王世兴开出条道儿来。

王世兴在两位婢女的搀扶下不紧不慢朝翠微楼中走去,翠微楼早已接到了通知,将店里的客人清了空,还紧急雇人将阖楼上下打扫了一番。

按王世兴的脾性,即是宴饮自然是少不了歌妓舞姬的,西安府各个青楼送来的十多名淸倌儿也早已就位。

但此时时辰将近,三十名新科举子竟还一个未到——其实很多举子已经到了,但却不好意思进去,于是混在人群中暗自观察。

毕竟王世兴声名狼藉,现在又有一堆人围在门口,谁第一个进去做这出头鸟,保准明天某某某攀附权贵的流言就会传遍整个西安府。

王世兴似是对这个情况早有预料,他眯起他本来几乎就是一条缝的小眼睛在人群扫了一圈。

然后淡淡地道:“行了,薛亨,下午才见过面,衣服都没换,遮遮掩掩就以为我就认不出来了吗?”

顿时被王世兴盯着的地方人群‘轰’地四散开来,只留下一个以袖遮脸的书生,正是今科乡试亚元薛亨薛道行。

薛亨尴尬地放下袖子,他是匠籍出生,明代匠籍可不是什么好户口——匠人们没有话语权,社会地位低下,为主流社会所排挤,还要负担政府繁重的徭役。

出身决定性格,是以薛亨待人接物向来都是谨言慎行,但他又没有左右逢源、长袖善舞的能力,因此每走一步都感觉是如履薄冰。

他当即勉勉强强对王世兴拱手行了一礼,道:“在下见过王公子。”

王世兴哼了一声,也不理薛亨,而是留下一句:“既然来都来了,就别躲躲藏藏了,都进来吧。”

然后搂着两个婢女转身大步流星进了翠微楼。

有了薛亨这个出头鸟,人群中顿时一下子涌出了约二十个举子。

他们自然都是本次乡试的前三十——本次宴会的邀请对象。

众举子当即上前与薛亨之间相互见礼,郭庄、赵应龙也在其列,不过不见了吴从周。

楼明其实也早就到了,但同样也在暗中观察,此刻见薛亨被王世兴揪了出来,当即也随这二十个举人一起从人群中涌出来,跟着对薛亨见礼。

薛亨被众人围着,晕乎乎地一个个回礼,第一时间竟没有发现楼明。

倒是郭庄、赵应龙眼尖,须臾就在人群中看见了楼明,当即对着楼明招呼道:“云逸兄!”

众人聚在翠微楼前,大多正是冲着楼明这个尚未露面的新科解元来的,因此对楼明的表字敏感着呢。

郭赵二人话音刚落,楼明身边顿时‘唰’地空了一片出来。

原本相互见礼的众举子顿时停了下来,都拿目光瞧着楼明。

楼明这种场景见得也算多了,当即不徐不疾拱手道:“安定县楼明字云逸见过诸位同窗。”

当下众人又一拥而上,跟着楼明相互见礼。楼明一时间哪里认得清这么多人,口里不断重复着“幸会幸会、久仰久仰”,倒是一个人都没记住。

众人正相互见礼时,又有三四个举子到了,此刻大约已是到了时辰,包括楼明在内一共有二十五名举子前来赴宴。

没来赴宴的几人除了个别极度爱惜羽毛的,剩余的基本上都是官宦家庭——吴从周就是其中一个。

大家于是跟在楼明后面,但都稍稍落后楼明半步,众星捧月般地拥着楼明进了翠微楼。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