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松心下苦笑,他约他吃饭是想介绍女朋友给他认识,他躲都来不及,这会只好道:“真是没空,跟罗杨他们约好出去玩两天,过来买东西,刚好碰到他,才一起坐一会。正准备结账走人。”
罗杨也顺势站起来,侧身两步走到他身边,极隐晦的拍了拍他以示安慰,他朝两人点了点头算作招呼,看向周斌的女朋友,明眸皓齿,巧笑嫣然,他不知怎的,总觉得有点面熟,还没想起来在哪见过,就听周斌道:“给你们介绍下,周妙芙,咱们市二中的,现在跟我一个学校。”
罗杨一愣,这名字倒是香甜有名的很,而且两个人都姓周,倒也很巧,既说是二中的,他倒有点印象了,市里的高中,除开升学率这种正经的问题,在大家的印象中向来是一中出帅哥,二中出美女,但因为二中拼升学率被比的灰头土脸。
因此是以特长生作为特色,美术,体育,舞蹈,音乐都很专业,这方面的教学质量很是过硬,这位妙芙同学不仅是美女,还是才女,不仅是才女,还是才女中的战斗机,推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被作为多才多艺的典型来宣传,上过市里的电视台。
除了两个男生,毕竟互相都不算熟,匆匆说了两句,张海松就拉着罗杨落荒而逃,直到出了门,他还是有点怔怔的,拉着罗杨的手也忘记放开,罗杨叹了口气,也不说什么,只默默陪着他,走了一小会儿,罗杨忽然听到一声轻微的咔嚓声,他警觉的扭头看去,只见苏瑶拿着相机在不远处站着,两两相望,他有些尴尬的放下相机,勉强笑笑。
苏瑶是S市知名杂志的记者,他来这里是因为他们主编有令,罗杨他们市新建的火车站融合了西方风格,极具欧洲特色,建成了古堡样式,火车站前面的广场周围有各个著名品牌的店面,包括张海松他们俩刚出来的咖啡店。因为是中国第一例,既是新建成,又临近新年,所以做一期特刊,为保万无一失,特地派出第一爱将出马。
临近新年,他其实并不想出差,所以下午赶到之后,稍稍收拾了下就出来拍拍照片,想着尽早完事,结果一来就撞见罗杨,看到他和一个男生手牵手走在一起,下意识的举起相机就拍了下来,拍完之后就看到罗杨直直的看过来,不知怎么的,明明是自己不齿他的为人,看着他的眼神却是有些心虚。
罗杨停下脚步看了他一会儿,又刻意的看了一眼他手里的相机,笑了笑便拉着张海松径自离去了,苏瑶心里本来微觉不安,这时看到罗杨的行为,一时被激起真火,冷哼一声,也没心情继续拍摄了,便直接回了酒店。
张海松被拉着走了一阵,终罗回过神来,勉强笑笑:“好了,天不早了,你快点回家吧,我也该回去了。”
罗杨平静道:“我给家里打了电话说不回去吃饭了,你也给你爸妈说一声吧,我们去溜冰场玩一会儿。”
张海松沉默了下,拿手机打了电话,罗杨骑车带他一起到他们以前时常光顾的一家室内溜冰场,这时临近过年,场子里人也不见少,都是些少男少女,罗杨一直认为,除了游泳池,或者海边之类有水的地方,对中学生来说,溜冰场也是很好的青涩恋情萌芽的好地方,你教我学,牵手搭肩,光明正大之余也小心翼翼,很不错的地方。
两人租了鞋子后便下场了,罗杨毕竟滑得熟了,一开始只是带张海松滑,后来张海松渐渐上手了,胆子也大了些,两人就开始牵着手一起滑,在人群中穿梭自如。
张海松滑冰的时候,脸上一直挂着笑,罗杨在滑到场边的时候看他,看着他笑容明媚的侧脸,心中柔软,他们同班几年,她一直知道张海松是个很温和的男生,对谁都很好,以前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用烂好人来形容一个人,见了他才明白,有些人的好脾气是天生就容易克制自己,有些人的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
罗杨有时候会想,如果张海松是女生,那么一定是那种很受同性欢迎的人,温和有礼又乐于助人,跟他在一起相处会很舒服,再加上他长得不错,成绩又好,应该会很受欢迎吧?
这么想着,脑海中不自觉就浮现出了周妙芙的样子来,她以前见过周妙芙两面,因为张海松和周斌是同班同学的原因两人有过两面之缘,张海松还写过一篇与此相关哦。
罗杨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按理说跟周妙芙没什么接触,更没什么矛盾,可就是不太喜欢她。
可能是不喜欢张海松那难得的温和用在别人身上吧。
罗杨下意识的想离张海松远一点,可是又舍不得放开他。她想起自己曾经对凌末说过的话来,当时凌末问她为什么喜欢张海松的时候,她说:“你不懂的,他这个人呐,像是一束光一样。”
当时凌末笑她:“我怎么觉得你就是一束光呢?还是太阳那种级别的。”
罗杨当时也笑:“我这么厉害啊?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现在想想,其实她跟凌末都没说错。张海松就像是太阳一样的人,而她自己虽然也亮,却是萤火虫那种级别的。张海松就像是光一样的人,而她自己虽然也亮,却是火柴那种级别的。
罗杨有时候会想,如果自己是男生该多好。那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喜欢他了。其实她一直觉得同性之间的感情才是最纯粹的。因为彼此是相似的人,才更能理解彼此。不像异性之间总是要顾忌很多。
可是喜欢就是喜欢啊。无关性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