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将进酒
27
清河县,青龙山。
“快看,已经有人来了。”
“啊,已经有人来了,我们天不亮就出发了,还有人比我们来的还早?”
“是啊,或许是来提前熟悉环境,猜题目准备诗的人吧。”
几个书生来到瀑布下面,正巧看到了范十一和周平。
范十一穿着一身白衣,轻摇纸扇,就像是不染尘埃的谪仙人。
周平穿着粗布麻衣,背上背着一把刀。
两人风格迥然不同。
“怎么感觉两人好般配啊。”
“是啊,明明是两个男人,而且一个书生气很浓,一个像是江湖人士,为什么感觉两人站在一起好配?”
几个书生议论纷纷。
“这不是范十一和周平吗?”又有几个书生来了,其中就有清河县的陈抄。
陈抄已经是儒家八品了。
陈抄看到范十一和周平也很激动,他没想到周平竟然也在。
很多书生慕名来到清河县,想要看看周平的样子,但是周平很低调,基本上不见客人。
“这就是范十一公子和周平。”
“果然啊,个个一表人才。”
“是啊,尤其是周平,怎么感觉在他身边有种特别安全的感觉呢。”
几个书生纷纷称赞道。
尤其是周平,他有些胡子拉碴的,浑身没有儒家气质,全都是匪气。
大魏重文轻武。
儒家的看不起练武的,可是周平不一样,他是文物全才。
不多时,又有很多的书生来到了青河边。
这一次聚会可是孟九生提出来的,孟九生因为横渠四句已经跻身儒家二品,他二品大儒的身份在这世间也是屈指可数了。
孟九生飞在空中,心中感慨万千。
活了三百多年,他成名其实比范仲甫还要早些,可是儒家的修为,写诗这种东西不是时间的堆积就能写出好诗来的。
好诗是需要灵感的。
所以孟九生入了三品以后,也没有借意成功,也没有自己写出什么好诗句立意成功。
孟九生也曾经不甘过,可是后来却看开了。
三品就三品吧。
一品修为活的跟三品也是一样长。
自此以后,孟九生就把重心放在了教导孟家子弟身上。
可是没曾想,一首横渠四句让孟九生竟然突破到了三品。
“飞翔的感觉真好啊。”孟九生感慨道。
而孟九生手里还拎着一个少年,少年正是自诩儒家年青一代第二人的孟鹤唐。
孟鹤唐同样心生神往:“他日我必可入二品!”
孟九生道:“我信你!”
孟九生阅人无数,知道有的人读书是靠勤奋,有的人读书是靠天分。
孟鹤唐就是靠天分的选手。
几百年来,像是孟鹤唐这般天分的,孟九生也很少见。
曾经孟九生也以为孟鹤唐会成为他这一代的顶流,成为他这一代年轻一辈的第一人。
儒家年青一代第一人的称号并不是一个虚称,它有意无意中能帮助人突破三品。
然而范十一就像是天降谪仙,整个人的才气逼人,才华横溢,所以她占据了儒家年轻第一人的位置。
“谪仙吗?要说谪仙,范十一或许都比不上那个周平。”孟九生又想起了周平。
周平这家伙才是让孟九生完全没想到,他竟然写出一首又一首惊世骇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
相比于周平的诗,孟九生觉得孟鹤唐写的诗都是儿歌。
“诗写好了吗?”孟九生问道。
孟鹤唐有些不悦的说道:“老祖,想我七步成诗!到时候你随便出题目,我都可以写出好诗来,你不用提前漏题。”
孟九生点了点头。他组织青龙山的聚会,一来也想到山上找找不死草的机缘,二来是想给孟鹤唐造势。
孟鹤唐已经是四品修为,如果能立意成功,就能到三品。
一个家族有了一个三品,就可以保证整个家族繁荣数百年。
孟九生想给孟鹤唐提前漏题,可是孟鹤唐的自尊不允许自己这么做。
确实,很多时候,很多的好诗句虽然好像是当场写的,其实都是事前打磨很长时间的好诗句。
有的诗句甚至是很多人研究出来的。
历史上,也有人借助这种“作弊”的手段立意成功。
“好,七步成诗!”孟九生哈哈大笑,他很欣赏孟鹤唐这种狂傲。
话虽如此,但其实孟九生早就有意无意考过孟鹤唐,孟九生知道孟鹤唐的哪一首诗写的好,所以他准备从这些诗里找一个题眼。
此事虽然有作弊的嫌疑,但是孟九生更希望孟鹤唐能入三品。
孟鹤唐并不知道孟九生的想法。
但是这场聚会的目的,就是孟九生想让孟鹤唐能立意入品!孟鹤唐就是主角。
两人说话间,已经飞到了青河瀑布旁边。
“看啊,那就是二品大儒孟大儒。”
“二品果然可以飞。”
“他手中的是谁?”
“孟家子弟,孟鹤唐,此人天资聪慧,已经是儒家四品,他的诗才比着范十一也是不遑多让。”
“果然如此,一表人才,跟范十一和周平也不差什么。”
“何止不差,我觉得他是我们这一辈中,很有希望能突破到三品的人。”
“是啊,我看过他的诗,比范十一并不差,范十一还是因为是老爹是当世儒家一品,所以名声更大罢了。”
“对,我觉得也是,孟鹤唐跟范十一不差什么,旗鼓相当。”
书生们议论纷纷。
范十一已经入了三品,她已经自动脱离了同辈之人的讨论范围。
换句话说,范十一已经退圈了。她已经不是年轻人的圈了。
别人看到范十一,都要恭敬的叫一声范儒。
范十一已经自动升级了。她已经不需要虚名,不需要跟天下同辈的年轻人分这儒家的气运了。
孟九生带着孟鹤唐来到了范十一和周平身边。
“范儒,来了。”孟九生轻声笑道。
前些日子,孟九生见到范十一还要说一声贤侄,可是现在却要说孟儒了,他们的地位并不什么不同。
两人都是入了三品的人。
而且孟九生这么说,也是断绝了范十一“比诗”的想法。
都是大人了,咱们就不要跟小孩子玩了。
范十一玲珑剔透,自然明白孟九生的想法,她有些怜悯的看着孟九生这个老人。
舐犊情深!
孟九生想给孟鹤唐搭台唱戏的想法范十一懂,但是孟九生忙活这么多,恐怕是要给别人做嫁衣了。
范十一知道孟鹤唐有天分,有才华。
可是在这里的是周平!
范十一明白周平想要立意再入品,而且似乎已经想好了诗。
范十一虽然不知道周平写的什么诗。
但是既然周平这么有自信,范十一对他也很相信。
孟九生看着范十一的眼神,心中一突,暗呼糟糕,他看了一眼周平,周平一脸的平静。
但是这股平静让孟九生十分不安?
“难道今天要白忙活了!”
“不会的,鹤唐写的那首诗我看过,而且还给他调教过,他那首诗是他写过的上千首诗中的第一名,非常有灵气。”
“我一直不让他发表这首诗,就是想用这首诗让他立意成为三品。”
孟鹤唐虽然心中感觉不安,但是他觉得孟鹤唐的诗肯定不会差,哪怕周平也写出诗来。
因为这首诗孟九生也参与了修改!
不仅如此,孟九生还拿着这首诗向范仲甫和其他的大儒请教过,十几个大儒都提出了修改意见。
孟九生在其中优中选优。
孟九生突然有个念头。劝周平不要参加这个比试。
不过这个念头刚出来就被孟九生掐灭了。
孟九生为孟鹤唐量身定制了一个比试,想以此让孟鹤唐能突破到三品,这已经有些不公平了。
以后说不得要被同辈之人戳脊梁骨。
如果再不让周平参加,那这件事情传出去,他的老脸都没法搁了。
而且孟鹤唐也心高气傲。
如果这件事被孟鹤唐知道了,那么孟鹤唐的道心可能会受损。
就怕到时候不仅孟鹤唐入不了三品,而且一辈子也入不了三品,从此被废。
“算了,就这样吧,我可以说出题目后,以一盏茶的时间为时限,这样的话或许可以挡住周平。”孟九生想到了一个两全的办法。
限制时间!
只要我不给你时间,你就写不出好诗句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上千名的书生来到了青河瀑布旁边。
众人都在欣赏这里的美景。
孟九生见来的人差不多了。
这一千人都是各个州郡的才子,只要在这个场合写出好诗来,那么好诗就会很快的传遍九州,这首诗的主人也会凭此立意成功。
“诸位,良辰美景,我们作诗如何?”孟九生朗声说道。
一众书生都是精神一震。
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功名,就是互相比试比诗了。
这可是扬名的好机会。
孟九生满意的笑了笑,然后看向青河瀑布:“青龙山上这个瀑布非常漂亮,瀑布下来便是一道青河,既然我们在清河县,那就以瀑布青河为题如何。”
“青河,瀑布,好好好。”
“这题目出的好,我们确实在清河县,就要以清河县为题写一首好诗。”
书生们纷纷称赞,称孟九生这题目出的好。
孟鹤唐心中微微一喜,随后又有些黑脸。
“这个题目与我之前写的诗有相似之处,我只要改下名字就可以拿出来用,而且这首诗被老祖改了几次,已经无法再改,已经是巅峰之作。”
“我所有的诗就只有这一首最好!”
“原来老祖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我。”
孟鹤唐也不傻,随着“青河,瀑布”题目的出现,他就知道这场戏就是为他做的。
一瞬间,百感交集。
孟鹤唐感激老祖的做法,同时又很羞耻,他实在不愿意以这种不公平的手段取胜。
“好了,时间宝贵,我们就一盏茶的时间,看谁能写出好诗来。”孟九生大手一挥,说完后看向周平。
周平仍然一脸的平静。
孟九生相信周平有不世之材,但是不相信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已经被自己和很多大儒都打磨过的诗句。
“一盏茶,这时间有些短啊。”
“嗨,废物!一盏茶还做不来一首诗,那还写什么诗。”
“就是,就在刚才这一瞬间,我就已经有诗了。”
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觉得时间太紧,索性就放弃了,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则是喜上眉梢。
书生们没事就写诗,总有几个人写出类似的诗来。
这就相当于压中了题目。
这样的书生十中有一!他们显得自信满满。
“青河,瀑布。”陈抄无奈的摇了摇头。青龙山未来之前,陈抄倒是见过河,但是没有见过瀑布。
瀑布这个东西只在其他人的诗里面见过。
单这一点,清河县的书生就没有优势。
陈抄看向周平:“或许他可以,他才华横溢,绝对能写出好的诗句来。”
“我看未必,周平虽然是镖师,可是他从来不去外面走镖,只在附近走镖,所以他应该没见过瀑布,写不出来什么好的诗来。”清河县另外一个书生说道。
陈抄点了点头:“说的对,这题目出的有些偏了,要是再过些时日,我们多在山上转一转,然后看看青龙山的美景,或许可以写出好的诗句来。”
一盏茶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哎,我的诗不行,算了,我就不比了。”
“李兄,你这诗可以,灵动又有仙气,或许可以一试。”
“那必须的,我今日必将夺魁!”
“张兄,你写的怎么样啊。”
“我平日比较愚钝,写诗比较慢,好在之前写过一首类似的,所以就临时改了一下。”
“张兄,我看一下,哎呦,这诗好啊,算了,我也不比了,我这诗比你差远了。”
书生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参赛额选手只有上百个人,然后这上百人的诗句互相比较,很快就决出来了前十名。
孟九生时刻关注着这十首诗,他是三品修为,战的高看的远,虽然没有亲自下场,但是已经判断出这十首诗不如孟鹤唐的。
孟九生给了孟鹤唐一个鼓励的眼神。
孟鹤唐叹了口气,随后大笔一挥,写出一首诗来。
“逆子啊!”孟九生看到孟鹤唐写的诗,顿时感觉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的。
这首诗并不是孟九生想要的诗!
孟鹤唐临时写了一首,这一首诗比着早就准备好的诗差了一个层次。
根本没有可比性。然而孟九生很快就平复下了心情,因为这首诗也写的不错。
这一首诗比着其他十人还是要烧好一些。
“这诗不错,很有灵气。”范十一点了点头道,“梦境思寻无处寻,忽闻声震赛龙吟。眼前一亩方塘水,旭日初升洒万金。”
很快,其他的十首诗和孟鹤唐的诗就写出来了。
孟九生看着十一首诗,心中稍微一定,虽然孟鹤唐有些不按套路来,但是整体上来看,他觉得孟鹤唐的诗能拿第一。
“其他人还有诗吗?”孟九生问道。
在场的上千名书生纷纷看向周平和范十一。
这两人还在呢,他们怎么能不写诗。
范十一淡淡一笑:“我今天没有灵感,就不写诗了,不过周平有诗。”
书生们再次看向周平。
“没想到周平也做了诗。”
“什么叫没想到,他写出诗来不是正常的吗?”
“就是就是。”
“我看周平的诗绝对是全场最好的。”
“周平的诗肯定是全场最好的。”
书生们议论纷纷,他们还没见周平的诗,但是觉得他诗已经是无冕之王了。
孟九生的脸立马有些黑了,他心中忐忑不已。孟九生有些怪罪的看向孟鹤唐,他相信周平能写出好诗来。
但是孟九生觉得,如果孟鹤唐一开始就用早就准备好的诗,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周平,你的诗呢。”孟九生纵然不情愿,但还是问道。
周平清清嗓子,他也看出来了这场聚会的主角是孟鹤唐,但是机会难得,他现在迫切的需要提升实力。
如今他的修为已经是儒家四品,整个的战力恐怕也能跟三品打一下。
可是不死乔和武无敌的出现,让周平又出现了实力焦虑症。
而且他现在睡了道家天宗的人,也不知道会不会惹来什么麻烦,所以还是要快些提升自己的修为。
所以周平迫切的需要这样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修为。
一旦他突破三品,或许可以战二品!
二品比三品多了一个能飞。
“我这首诗叫将进酒。”周平说完,看向范十一,“可有酒?”
范十一微微一愣,然后手一挥,从储物灵玉中拿出三瓶酒,给了周平一瓶,给了孟九生一瓶,自己独留一瓶。
小青立在范十一肩头上:“咦,这装帅的样子跟姓范的书生有一比。”
周平将一壶酒一饮而尽,随后脸色微微泛红,范十一见状,又拿了一壶酒给周平。
周平又喝了半壶酒,辛辣之感入肚子里,他的头微微有了半熏之感。
“君不见!”周平抽出背后长刀,猛地飞向了瀑布边的石壁上,“青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周平大刀砍下,石壁上立马出现了一行字。
一众书生大为震惊。
不仅是因为周平写诗,更是因为周平竟然以刀做笔,以悬崖做纸,在山上刻字。
范十一微微一愣,嘟着嘴,看周平在装酷。这手段我怎么没想到呢?
孟鹤唐忍不住惊叹道:“好!”
孟九生瞪了一眼孟鹤唐。怎么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而在一众书生的震惊中,周平写下了接下来的诗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超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孟夫子,范十一,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周平一边喝,一边跃在悬崖边上写下这首诗。
这首将进酒在他看到瀑布的瞬间就想到了这首诗。
这首诗很应景,周平只把“黄河”改成了“青河”,把“岑夫子,丹丘生”改为了“孟夫子和范十一”。
一切都是这么的浑然天成。
随着周平落刀完成最后一个字。
崖壁上,一首将进酒写好了。
一瞬间,雅雀无声。
上千人在瀑布下面,没有一人说话,只有天上的瀑布流下来,水流声击打着每一个人的心。
孟九生嘴角苦涩,他看着周平的背影。这首诗太好了!
何止是好,是太绝了。
最初孟九生以为,只要孟鹤唐拿出之前已经准备好的诗,或许还有一战之力,可是就眼前的情况来看。
周平的这首将进酒简直根本无人能超越。
这一首诗,就算拿出之前准备好的诗也不行。
范十一看着瀑布下的周平,眼神已经发呆了。
瀑布的水打湿了周平的脸,周平斜脸四十五度角看向悬崖上的诗,阳光水滴交相辉映。
一瞬间,范十一的内心似乎被什么打动了。
一股酥麻之意传遍了全身。
“怎么回事,怎么好像是被雷电打到了。”范十一心中惊讶不已,这种感觉,她从未在一个男子身上体验过。
这种感觉,范十一有过,她在看到绝世的美女时,有过几次触电的感觉。
这种感觉,范十一问过别人,别人说这叫心动的感觉。
“不可能,不可能,我怎么会对一个男人心动。”范十一有些慌乱。
小青的尾巴搭在范十一的胸口,坏笑道:“范十一,你很不对劲啊,浑身发烫,心跳的厉害,是不是生病了?”
孟鹤唐长着嘴,嘴里能塞下一个鸡蛋。他看了看周平的背影,忽然觉得眼前之人虽然近在咫尺,可是却是自己很难攀登的高峰。
“娘啊,是我愚钝了,要是我早些下定决心,或许你还有些机会得到幸福,这样的人,别说给我当爹了,给我当爷爷也认了。”孟鹤唐喃喃自语。
孟九生嘴角微微抽动。
“老祖,我悟了。”孟鹤唐神色淡然,但是身上的气质在一瞬间发生了变化,整个人显得沉稳,而且生机旺然。
范十一道:“恭喜孟儒,孟家又出一个三品。”
孟鹤唐赫然在这首诗的刺激下,立意成了三品。
而在瀑布下的上千名书生,无不震惊。
周平的字虽然写的不怎么样,但是所有的字都是用刀写下的,所以显得锋芒毕露,正合这首诗的意境。
“好一首将进酒啊,我误了,我入五品了。”
“哈哈哈,想不到老夫五十岁了,半截身子入土,还有机会入四品,入了四品,或许三品可期。”
“我也入品了,蹉跎十几年,没有入品,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天分,原来是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诗。”
“哈哈哈,我也破品了,我竟然连破两品。”
书生们兴奋不已。
上千的书生,在这一刻,有近两百多人纷纷破品。
陈抄一脸的震惊,他看着悬崖上的字,眼神中早就把周平当成了神人。陈抄同样破品了,他已经入了七品。
“清河县有周平,真是清河县之幸啊。”
“不,不仅是清河县之幸,更是整个大魏之幸。”
“多少人会因周平的诗入品,破品,或者突破到三品,周平的这些诗,不仅让同时代的读书人受益匪浅,更是能让以后的人受益匪浅。”
“周平必将名留青史。”
陈抄暗暗想道。
这一瞬间,陈抄又想到了明月姑娘。明月早就四品了。
陈抄隐隐觉得,明月会因为周平的这首诗入三品!
书生们彻底沸腾了。
“周平,周平!周平,周平!”
上千名书生齐齐呐喊,这种声音从山上开始传到了山下。
清河县内。
县衙内,路县令正和冷捕头还有王城商量事情。
“不死草,不死草,我已经接到当今圣上的圣旨,明日就安排清河县所有人去山上寻找不死草,只要找到不死草,就可封侯。”路县令说完,搓了搓手。
冷捕头和王城都是激动不已。
封候!这可是每一个人都想得到的。
“周平,周平。”这一声声的呐喊,传到了县衙内。
路县令一脸的迷茫,冷捕头却是脸色微微变化,王城却是一脸的高兴,王城知道这是书生们在山上聚会。
这么多书生喊周平的名字,那一定是他写出来了绝世好诗。
王城看了一眼冷捕头,要办不自觉地挺直了。
冷捕头确实修为高,但是王城却抱到了周平这个大腿。周平越厉害,王城也就过的越轻松,在路县令面前越有地位。
周平家中。
“对,把这道墙盖好。”何云卿指挥着几个工人,正在堆砌一堵墙。
原本内院中,住着范十一、周平、何云卿、柳如烟和燕仪。
但是自从周平和柳如烟在一起之后,两人每晚都会腻在一起。
所以何云卿又在内院中盖了一堵墙,这面墙把柳如烟和周平的房间单独隔了出来。
“云卿,这是何必呢。”燕仪笑道。
何云卿看了柳如烟一眼:“父子不同席,我们跟娘亲他们一个院子,总归是不好的,若不是这是乱世太危险,我们应该搬出这个院子。”
柳如烟只是淡淡一笑,并未说什么。
突然之间,几人也听到了青龙山上的情况。
“周平,周平”的声音也传到了院子里。
几人附耳倾听。柳如烟满脸的欣喜,她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知道一定是周平有什么好事。
不仅是他们,整个清河县都听到了这个声音。
“哎呦喂,周平又干什么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叫他的名字,从山上都能听到了。”
“嗨,我觉得一定是写出什么绝世的好诗来了。”
“我觉得也是!”
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很兴奋。他们跟周平都是乡里乡亲的,周平的崛起让他们也享受了红利,所以对周平也很感激。
药王山上。
赵天成的营帐里,走出几个木讷的男孩,几个男孩走路有些异样,有的男孩眼里还有泪水,有的脸上还有巴掌印。
营帐内,赵天成的身下还有一个男孩。
赵天成拿着一张密信:“不死药,先不找黄金了,所有人都找不死药吗?”
赵天成接到了赵郡守的密信,密信上让赵天成配合武无敌和不死乔在青龙山上找不死药。
赵郡守专门说道,黄金也不要挖了,所有的军士和挖矿工人都去青龙山上找不死药。
“不死药,不死药,你们这些老不死的,你们不死,我们怎么上去啊。”赵天成一阵怒吼,紧紧的按在了男孩的头上。
“周平,周平”的声音也传到了赵天成的营帐中。
赵天成先是一愣,随后更加愤怒:“下一个,下一个,下一个!”
教坊司里,明月恍惚间听到了一阵阵的呼叫周平的声音。
“怎么回事?对了,他们今天都上山了,肯定是要比试,难道周平写出什么绝世好诗了吗?”明月急忙招呼丫鬟,让丫鬟派人上山去查探。
丫鬟正想安排人去青龙山上查看情况,突然之间,一首似歌非歌的诗传到了清河县。
“君不见,青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超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孟夫子,范十一,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青龙山上,上千名书生开始齐齐念诵周平的诗句。
这一刻,将进酒像是一首歌曲一样传遍了整个清河县。
无数的人都听到了这首歌曲。
一个幼儿,只不过有四五岁的年纪,他原本在地上撒了一泡尿,然后跟土混在一起玩泥巴,可是他听到这首歌曲后,赫然感觉体内有一股碎裂之声。
还有一人,本来正在如侧,他听到这首诗后,兴奋的无以复加,屁股都顾不得擦就跑了出来。
“好诗,好诗啊。”
这一天,清河县又有上百人,即便是大字不识一个,赫然都入品了。
这些人有有耄耋老者,也有三四岁幼儿。
明月眼神迷离,她不断的复数着这首诗,“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孟夫子,范十一,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瞬间,明月感觉到了体内的碎裂之意。
儒家三品!
明月有激动之意,但是更多的是后悔。
她想到了那一夜,有一个少年与自己共处一室,他恭敬的称自己老师,向自己求学。
“可惜了,他那一夜怎么没有冒犯老师呢!”明月陷入无限的后悔中,“哎,错过了,错过了,我这个老师应该主动出击的,他当时应该是脸皮薄一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