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我族中适龄女子,你可任选一个
乾州城。
范十一、孟九生和赵郡守坐在高台之上。
秀才的考试开始后,乾州城里的上万名书生也看到了题目,他们也在解题。
题目很简单,为什么读书。
成绩出来的也很快,谁让大魏年轻一代第一人的范十一在呢?她自然会拔得头筹。
只不过孟鹤唐听到清河县几个书生的对话。
清河县的几个书生说有一首诗肯定能赢过范十一,这让孟鹤唐觉得不爽。要是范十一当第二了,他不就变成第三了?
第二可以,第三是不能忍受的。
所以孟鹤唐让陈抄把周平的诗念出来。
陈抄本来不愿意,毕竟他没有得到周平的授权。
然而,这件事已经发酵的越来越大,很多人已经上升到了人身攻击,甚至攻击清河县。
事情已经涉及到了清河县的名誉,所以陈抄必须要把周平的诗拿出来了。
至于周平的诗能不能全场第一,陈抄没有任何的怀疑。
这首诗可是让他从八品到了七品,更是让几个少不更事的孩子从不入品到入品。
在来自各个州郡上万书生嘲笑的目光中,陈抄开始念起了周平的诗。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随着陈抄念完诗句,在场的上万名书生立马变得雅雀无声,落针可闻!又或者说是鸦雀无声。
孟九生离得最近,他听到这四句话后,身体里立马有酥麻之意,就像是电流一样穿过了自己的身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几十个字,每一个都是那么普通,可是偏生组合在一起,竟然会有如此振聋发聩的效果!
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吗?
孟九生震惊之中,只觉身体里有一阵破碎之声。
“我人四品了!”孟鹤唐嘴角有苦笑之意。
读书人都想入四品。只有入了四品,才能入三品,入了三品就可以多好几百年的寿元。
可以说只要入了三品,就可以在族谱上单开一页!
然而,孟鹤唐却不想这么入四品。
儒家入品,可以自己写诗,然后融天天地进而入品,但是也可以借别人的诗意入品。
谁都想自己写一首好诗,然后立意入品,只不过这样实在是太难!
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立意入品,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靠着借意入品。
孟鹤唐也是靠着借意入品。
只不过孟鹤唐不愿意借着当代之人的诗句入品。
借助先人的诗入品不丢人,尤其是死过的人。所以孟鹤唐很少读活人的诗,更别说同辈之人的诗句了。
孟鹤唐害怕自己的道心受损。
然而,今天终于还是破戒了。
孟鹤唐借意入品,只不过此人还活着,而且还跟他一般人!
更让孟鹤唐没想到的是,这首诗实在是太好了。孟鹤唐觉得他此生所读诗句,都没有这首诗好。
如果说有,那么春江花雨夜勉强能与之相敌。
然而,这两首诗竟然是出自一人之手!
孟鹤唐偷听了几人的说话,知道这一首诗同样出自周平。
孟鹤唐就算不想承认,可是他还是得承认,这世人有两人比自己更有才华。
至于这两人谁更有才华,那已经不重要了。
谁会记得第三名啊?而且第三名太多了!
“我的道心啊!”
孟鹤唐哀嚎一声。
赵郡守听到了孟鹤唐的话,他向孟九生道喜:“孟大儒,想不到你族中小辈这么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已经四品了,三品可期啊。除了范贤侄,他当之无愧是年青一代第二!”
赵郡守的话没有任何毛病。
孟鹤唐自封自己是范十一以下第一人,只不过这么自称的还有好几个人。
然而,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入了四品的,恐怕只有范十一和孟鹤唐了。
孟九生眼神迷茫,他此刻已经顾不上孟鹤唐了!
此时孟九生的脑子里满是这一首诗,几个字?
为什么读书?
这是所有读书人读书的时候会想到的事情。
为名,为利,为权,为了百姓,为了江山社稷。
为什么读书的诗也有很多,有朴素的,已有才华横溢的。
然而,如今天这首振聋发聩的却是没有。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孟九生喃喃自语。为什么这首诗不是我写的?
于此同时,孟九生的身体里,也有炸雷之声。
孟九生入二品了!
于此同时,孟九生的身体无风自飘在了空中。
“快看,孟大儒飞起来了。”
“白日飞天,此乃入二品之征兆啊!”
“孟大儒入二品了!”
书生们震惊不已。
孟九生入三品已久,差不多两百年,只不过两百年间他的修为再没有寸进。赵郡守在一旁都看呆了。
二品!这可是二品啊!
赵郡守眼中全是羡慕嫉妒,他有儒家四品的修为,知道二品意味着什么。
三品之上,每当修为的突破,都会带来能力的突变。
三品可以延寿数百年。
二品可以不借助法器飞在空中。
不仅如此,大魏对二品的儒家人的待遇也很高,每年都会有数千两银子,哪怕他没有官职什么都不干。
“诸位,机会难得,认真品悟此诗。”孟九生从飞行状态回到了地面上。
不用孟九生说,其实很多人都被这首诗震撼住了,很多人都在突破入品。
约莫三成的人,即便孟九生在飞,他们也没有看到,他们在全身心的体悟周平的诗句。
于此同时,很多人的修为也突破了。
“我入九品了!”
“我入七品了!”
“我入六品了。”
“想不到啊,老夫年事已高,半截身子入土,竟然还有机会入五品。”
“奇怪,我明明就没读书,更不认识几个字,为什么也入品了。”
此时的上万人的书生中,有一成的人纷纷破品,还有一些在酒席上的仆从衙役们,在听到这首诗后,竟然也入品了。
“当真是一大好事,一大好事啊!”赵郡守激动不已。
他是儒生,没有靠着这首诗破品,但是这次宴会可是赵郡守举办的。
上千名书生因此入品,这对大魏来说,可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大魏十分重视儒家文脉!
上千个书生破品,而且还有一人突破到了二品,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赵郡守此举真是大善啊,孟某记住赵郡守的恩情了。”孟九生对着赵郡守拱手一拜!
赵郡守急忙回礼:“哪里,哪里。”
这可是一个二品高手的人情!赵郡守激动不已。
这些书生会感激赵郡守,大魏也会给赵郡守记上功劳。
不仅如此,赵郡守甚至觉得,今天这件事载入史册也未可知。
这可真是赚大了!赵郡守激动的搓着手。
赵郡守注意到了角落里的范十一,范十一微微发呆,手中哆嗦不已。
“范贤侄?怎么了?”赵郡守问道。
范十一闭上眼,随后缓缓的说道:“我入三品了!”
范十一的话让赵郡守呆立当场!
儒家三品,三品!?这么年轻的三品?
赵郡守此时心中的激动已经没有了。他的嫉妒心立马占据了上风。
好家伙!合着我忙活半天,是给他做了嫁衣!
这可是儒家三品啊,大魏的儒家四品怎么说也有上千人了,但是能入三品的百不存一!
三品可是一个巨大的鸿沟!
三品就能活数百年了,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天大的诱惑。
赵郡守看着范十一,心里的快乐已经彻底消失,他此时只剩下了嫉妒和恨!
为什么?为什么他竟然入了三品!他明明小我这么多!
老夫已经年过半百,再不入三品,可就要死了!
赵郡守的指甲刺入掌中,流出了血迹。
孟九生眼中虽然也有嫉妒,但是不多,他更多的是欣慰。读书人该有的心胸他还是有的。
孟九生看了一眼赵郡守,并未戳破他的窘态。
“恭喜贤侄,你我以后就要道友相称了!”孟九生贺喜道。
于此同时,台下的书生们也知道范十一竟然入了三品。
三品以后,人跟人就不是一个物种了!
普通人只能活过几十年,然后三品修为可以活几百年。
“想不到啊,范公子竟然儒家三品了。”
“不愧是儒家一品的孩子,是范大儒的孩子,这么厉害。”
“儒家一道,跟爹没关系,主要靠的是天赋,只能说范公子天赋实在好。”
“是啊,天赋再加上今天这首诗。”
“我有预感,今天这首诗定然会流芳百世。”
“是啊,真没想到,一个小地方的小秀才竟然能写出这种好诗来。”
“真是没想到,此人其貌不扬,竟然能写出这种好诗。”
众人震惊于范十一的修为到了三品,同样震惊这首诗的作者竟然长得一般般。
他们都以为是陈抄写的诗!
而孟鹤唐在知道范十一已经入了三品后,内心虽然震惊,但是有了一丝解脱之意。
“范十一入三品了,那么他就不会争什么当代年轻第一人的身份了。”
“那么第一名就落在了这个周平身上,我还是第二,如此一来,甚好。““当个第二也挺好。“
孟鹤唐觉得范十一已经不是自己的对手了,谁让自己已经看不到对方的背影了。
不过孟鹤唐已经把目标转到了周平身上。
“陈抄,你来!”
“你写的此诗,当真是功德无量,对我大魏文脉兴盛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单单这一首诗,我可收你做亲传底子,也可保你进京都书院读书。”“你若未曾婚配,我族中的适龄女子,你可任选一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