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从聊斋开始的长生 > 第196章 押中题目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196章 押中题目

乾州城内,天下才子齐聚。

陈抄说范十一曾经评价过周平,自己不如周平。

可是各个州郡的书生不相信陈抄的话。

“此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抬高一个破县城的身价,竟然说范十一承认不如一个小镖师的话。”

“就是,就是,没喝酒就开始说胡话了。”

“这样的人也配跟我们在一起,也配来摘星楼?快滚吧。”

“对,快滚吧!”

各个州郡的书生门要把陈抄等人赶出去。他们觉得陈抄在说谎话。

“他说的没错,我确实说过我不如周平。”

一句话,让在座的一众书生都停了下来。

范十一对着陈抄微微点头。

陈抄有些不好意思,拱手道:“范公子!”

要是在清河县,陈抄会叫范十一范兄,但是出了清河县,陈抄才知道这世界之大,范十一跟自己就不是一个层级的,所以他的称呼也变成了范公子。

“范兄,刚才这人说你承认自己不如周平。”京都的书生说道。他与范十一都是京都的人,所以见过几面。

范十一轻摇纸扇:“没错,周兄的春江花月夜胜过我所有的诗。”

陈抄微微松了一口气。

京都书生有些脸色微变,然后笑道:“范兄,你这实在是谦虚了吧。”

范十一轻轻一笑,纸扇一收,一边走,一边说道:“世人皆道我范十一才华当世第一,可是有谁说过我谦虚?”

“哈哈哈,不如别人就是别人,有什么不敢承认的?”

“在写诗一事上,若是周兄敢称第二,我自是要称第三。”

范十一大步迈向了摘星楼。她可是此次摘星楼上的主角。

等范十一离开,陈抄身边的清河县书生说道:“你看,我们没说错吧,范公子都承认不如我们县的周平了。”

其他州郡或者郡县的书生默然不语。

春江花月夜就在那,没人敢说自己写的比这首诗要好。更何况范十一已经承认自己没有这首诗的作者写的好。

之前座位上的几人自觉没趣,离开了这一桌,桌子上只剩下了清河县的三个书生。

不过很快,就有几个书生重新坐在了位置上。

“在下孟鹤堂,儒家四品,见过各位兄台。”孟鹤堂坐在了这一张桌子上。

陈抄眼皮微跳,慌忙起身:“原来孟大儒家的孟鹤堂老兄,小弟陈抄见过孟兄。”

孟鹤堂显得极为兴奋:“你认识我,读过我的诗?”

写诗这个行当,赢者通吃。

范十一被封年轻一代儒家第一人,写诗第一人,天下的读书人没有不读她的诗的。

对于孟鹤堂这种自封的儒家第二,却不怎么出名。

“孟大儒曾去过清河县,他偶然提起过,说孟兄才华过人。”陈抄老实的说道。

孟鹤堂的脸上当即就没有了喜色,他讪讪的说道:“原来是这样啊。”

孟鹤堂还以为自己多么出名,没想到他的名声连乾州郡都没出去。

陈抄似乎看懂了孟鹤堂的想法,急忙解释道:“清河县地方小,我们这些乡巴佬见识也少,平日里也没什么新书好书在售卖,孟公子不要怪罪。”

孟鹤堂摆摆手,然后说道:“给我说说周平的事,他难道真没有老师,他是不是假装镖师,背地里偷偷学写诗啊?”

孟鹤堂对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很感兴趣。

以前的时候,范十一是儒家年轻一代第一人,孟鹤堂还能自称第二。

如今范十一都自称第二了,那么孟鹤堂是不是得自称第三了。

可是儒家当中,只有数一数二,没有数三数四。

自称是儒家第三的人太多了。

第一第二只能各有一个,但是第三第四就太多了!

孟鹤堂可不想跟这些人为伍。他们什么档次,竟然敢跟我一个档次?!

而且孟九生对周平的态度也让孟鹤堂感到愤怒和羞耻。

陈抄组织好语言,正准备介绍周平却被孟鹤堂打断:“听说这小子口味很独特,喜欢寡妇?尤其是带娃的?”

孟九生吧孟家的寡妇找了一个遍,无论是嫁到周家的亦或者是嫁出周家的。

起初孟鹤堂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因为他是遗腹子,所以娘亲也去了。

等孟鹤堂的娘亲回来,他才知道老祖宗竟然想让孟家的几个寡妇与周平结亲。

“老祖为了一个周平,竟然做出如此有伤门风之事。”孟鹤堂痛心不已,自然也是极其反对自己娘亲给他找爹。

至今孟鹤堂还记得娘亲脸上那略带失望的神色。

陈抄犹豫了一下道:“坊间是这么说的,但是他并未婚配!”

孟鹤堂沉思片刻,然后点了点头。

“这么看来,这个传闻是真的,他既然这么优秀,早就有了心上人。”

“如果喜欢的人是正常的人,那么他应该早就娶了。”

“至今未娶,想来定时口味独特,所以此事定然是真的。”孟鹤堂对周平的敌意又深了一点。

你说你一个大小伙子,要是喜欢个未出阁的女孩也就算了。毕竟孟家家大业大,适龄的女孩多的很。

可是你偏偏怎么喜欢寡妇呢?而且还是带孩子的寡妇?

孟鹤堂不是不愿意自己有一个爹,他思想倒是开放,希望娘亲有个归宿,可是他不希望一个同龄人给自己当爹。

此时的摘星楼上已经坐了三人。

当中之人是赵郡守。

左边的是范十一,右边的是孟九生。

赵郡守合该坐在当中,范十一是儒家四品,年轻一代的儒家第一人,更是当世儒家第一人的孩子,她有资格坐在摘星楼上。

再有就是孟九生,他是乾州书院的院长,而且是儒家三品,已经活了上百岁,所以也有资格坐在摘星楼上。

除了三人,就是三个护卫了。

此时,一记钟声让喧闹的摘星楼安静了下来。

“考生入场了。”

一个书生说道。

在摘星楼不远处的考试院,书生门排着长队进到自己的座位上。

考试院的座位是一个个的小单间,以防书生门互相交头接耳。

而在摘星楼里,上千桌上已经坐满了人,还有衙役在不停的搬着新的桌子上去。

赵郡守眼中有掩饰不住的笑意:“今天来的人真是不少啊。”

孟九生也道:“乾州城的秀才不过四千之数,观今天的来人,最起码上万了,外郡的秀才书生门可真是不少。”

“上万书生啊。”赵郡守得意的笑道。

赵郡守不怕这些书生来吃他的,喝他的。到了他这个层次,要的就是一个面子。

赵郡守道:“这些人里恐怕不少都是冲着范贤侄来的吧。”

范十一轻摇纸扇,并未多说,她扫视着楼下的近万秀才,微微叹了口气。若是周平在此,他亦有资格坐在这里。

此时的宴会上已经开始上菜。

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钟声再次响起。

这一个钟声代表着考试正式开始。

此时的天边突然飞过来一个卷轴,卷轴落在孟九生的面前。

卷轴身边还有一个虚影,虚影赫然是范仲甫。

孟九生接过卷轴,对着虚影恭敬一拜。

此时,大乾的九州都有范仲甫的虚影把卷轴送到各个州郡书院院长的手中。

“赵大人,开始吧。”孟九生对赵郡守说道。

只见赵郡守小心翼翼的拿出官印,随后掐动手诀,封城大阵瞬间开启。

于此同时,九州郡的郡城全部开启了封城大阵。

封城大阵的开启是为了避免在考试期间有人作乱,影响到了大魏的考试。

封城大阵开启后,孟九生缓缓拿出了卷轴,随后将卷轴打开,然后甩向了空中。

卷轴在空中缓缓打开,不仅是考试院里的学生可以看到,摘星楼这里的上万秀才也可以看到。

卷轴上是两个题目。

第一题,为什么读书?写一首诗。

第二题,何为儒?写一篇文章。

看到题目的瞬间,陈抄眼中有惊喜之意。他身边的两个同伴也互相看了一眼,都能看出来对方眼中的高兴。

清河县这一趟来了十几个书生,他们三人是带队的老师,剩下的十几个都是学生。

这十几人离开清河县的时候去找过周平。

周平虽然没什么功名,只有一个童生的身份,但是清河县的书生都以他为师,把他当做清河县的精神象征。

当时陈抄的族弟就提了一个问题,这问题正是为什么读书?

起初周平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也没怎么读书。

可是周平靠着记忆回溯术能看到前世的记忆,他学会了唐诗三百首,也学会了一些在小说当中或者偶然间看到的其他诗句。

周平便把一个诗人“为什么读书”的答案送给了几人。

陈抄看到这首诗的时候,立马就顿悟了,他从八品到了七品,还有几个书生也是深受震撼,从不入品到了入品。

一路上,陈抄以此为题,也让即将考试的书生门仿照周平的诗写过一些类似的诗句。

虽然清河县的书生门写的诗不如周平写的百之一二,可是这也相当于陈抄压对了题!

“多亏了陈兄啊,这一次我们可是要满载而归了。”

“是啊,是啊,他们十几个估计都能当上秀才!”

清河县另外两个书生说道。

陈抄却摇头笑道:“此事我们最该谢的事周平啊,如果不是他珠玉在前,就算压对题了,他们写的也不怎么样!”

“是啊,我们应该感谢周平!”清河县的两个书生纷纷感叹道。

孟鹤堂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要感谢周平?”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