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儒家九品
“这小子什么来头,明月姑娘对他这么重视。”
“就是啊,明月姑娘竟然主动跟他说话。”
几个书生后槽牙都咬碎了,他们还没见过明月这么主动。
在清河县的儒家圈子里,最出名的要属范十一。
除了范十一就是明月了。
谁让明月是女的,而且还入了十品呢?物以稀为贵。
周平点头微笑,算是回应了明月。
两人说起来是互相成就。
一首“床前明月光”,让明月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甚至有可能在史书上也留下一笔。
也是靠着这首诗,周平的修为到了儒家十品。
范十一也是因为这首诗来找周平。
命运的齿轮在周平念出这首诗的时候开始了转动,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这个镖师怎么回事?明月姑娘给他说话呢,他就光是点头,这是什么意思?”
“是啊,是啊,这小子还装起来了,他以为他是谁呢?”
一群书生看到自己的女神在周平面前如此卑微,心里觉得不好受。
“范兄,跟在你身边的这位是?”陈抄是清河县还算有资格能跟范十一说上话的人,他黑着脸,显然也不喜欢周平。
范十一轻摇纸扇:“这位是周平,还记得那首床前明月光吗?就是他写的。”
几个书生,微微一惊,他们知道床前明月光,也知道周平。
窗前明月光这首诗可谓是家喻户晓。
还有就是周平这个名字,上一次范十一和他们游山玩水的时候,范十一听到这个名字后立马走就走了。
一众书生还以为范十一会回来找他们,于是在深山里待了一个晚上。
那一晚后,好几个人都生病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这就是周平啊。”
“想不到写出床前明月光的竟然是一个小镖师。”
“就算他写出了一首打油诗,那又如何。”
“是啊,只不过是写了一首打油诗而已。”
书生门看不起周平。他们觉得“床前明月光”这首诗就是一个幼童都可以写出来。
这首诗太过直白,而且辞藻不够华丽。
周平感受到了这些书生的敌意:“诸位,我不是跟范兄来游山玩水的,我只是来当保镖的。”
他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
“这小子何德何能,竟然称呼范兄为范兄,就是啊,他应该叫范公子。”
周平对范十一的称呼让书生门也不爽。
周平有些无语了,不就是一个称呼嘛,用得着这么较真?这群书生真麻烦,咬文嚼字。
“周平,你是不是已经入品了?”
“儒家修为的提升,一为立意,一为借意。”
“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靠先贤的诗意入品,可是你的静夜思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你是不是已经立意到了十品。”
范十一突然问道。
一句话说完,书生门纷纷看向了周平。
儒家的修行中,立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说法。一首传遍大江南北的诗,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靠着跟先贤的诗句感同身受那一刻,才能入品,破品。
感同身受!
你在某一个瞬间,突然读懂了一首诗,借着这首诗的意境便可入品。
“没有入品呢。”周平可不想当这个显眼包,他拒绝承认自己已经儒家入品,而且还是立意入品。
范十一听到后有些失望。
“范兄,这儒家入品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多少人终其一生也不能从先贤的诗词中感悟他们的意境然后入品。”陈抄在一旁说道。
“是啊,是啊,你看城东的李秀才,他一辈子也没有入品呢。”
“对对对,还有县衙里的陈师爷,他也读书一辈子了,也没有入品呢。”
“儒家入品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书生门纷纷说道。
范十一点了点头:“儒家入品确实没那么容易。”
书生们又和范十一寒暄几句,然后一众人便开始爬山。
周平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他的角色是保镖。
范十一和明月自然是众星捧月一般。
一行人,一路上看到什么就要写诗。
周平对写诗没什么兴趣,他跟在队伍后面,开始研究起“溯源回忆”术。
按照术法所说,人在一瞬间看到的东西都会被保存在大脑中。
就像你偶然瞥了一眼书本,可能你并不记得书页上写的什么,但是这张书页已经被记在脑子里。
溯源回忆术就是帮你找到那个场景,然后你就可以看到那张纸了。
这个法术是一个捕头研发的,最初用于报案。只要看到了犯罪现场,就可以凭借这个术法查看当时的细节。
因为要回溯记忆,所以消耗的灵气也很多。不过对于周平来说,他最不缺的就是灵气。
“这法术跟魔种的吞魂很像,只不过吞魂看的是别人的记忆,这个看的是自己的记忆。”周平想到。
反正闲着无事,不如练练,可能以后用得上。周平跟在一队人身后,开始练起溯源回忆术。
一行人走到中午的时候,山上突然下起了雨。
好在范十一画了一个房子,于是众人在房子里躲雨。
一个采药的老人因为下雨,见到这边有个房子急忙钻了进来。
范十一肯定不会赶走。
采药人看了看几个书生,书生对他有些嫌弃,至于明月,那就更不是自己这种身份能说上话的。
只有周平,看着是一个镖师。
“小兄弟,我就坐你这行不?”采药人说道。
周平善意一笑:“大哥尽管坐。”
采药人乐呵呵的坐下,从怀里拿出一个窝窝头,撕了一半给周平,但是周平没有要
这一场雨下的很长,一直下到晚上。
书生门不觉得无聊,因为可以跟范十一和明月在一起互相探讨学问。
周平也不觉得无聊,溯源回忆术有了小成。他回忆到了前世的记忆。
在记忆中,周平翻到了小时候背书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周平已经很调皮了,根本不喜欢背书。老师在堂上讲课,他却在课堂下跟小姑娘玩皮筋。
一堂课的时间,周平就看了一眼黑板。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虽然只是一眼,但是周平靠着记忆回溯术,他看到了黑板上的诗句。周平赶紧把这首诗记下来。他能记住的诗句不多,偶尔才能蹦出来几句。
这个世界似乎对诗句很重视,周平靠着一首诗就能入品,要是他有很多诗,岂不是可以到一品!
想到这里,周平开始翻阅自己的记忆。
黑板上的,课本上的诗句都被周平从记忆中翻阅出来。
随着周平翻阅记忆,他体内的灵气也在飞快的耗尽,但是体内的内丹不停的补充着他的灵气。
最终,周平体内的内丹灵气都耗尽了,周平立马开始靠着借天灵法借四周的灵气。
靠着山间的灵气,周平驱动自己的CPU飞快运转,寻找着自己前世的记忆。
“唐诗三百首!”周平眼睛一亮,他当时在书摊上看见这本书,随意翻动了一下。
虽然当时是随意翻动,但是因为记忆回溯术的原因,他可以慢放然后看到每一页的文字。
“记诗果然是很难的事情啊。”周平虽然翻阅到了三百首诗,但是却记不住,只好把它们暂时存放在脑子里,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周平又翻看着原本的记忆,他又翻阅到了红楼梦。
初中的时候,周平买了这本书,虽然经常看,但是想要背下来却根本不可能。
这让周平想到,那些穿越后能背下红楼梦的根本就是逻辑不通啊。
怎么可能背下全文?几十万字呢!
周平把红楼梦也放到了记忆里,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周平在打坐,脑袋上冒着白烟,似乎cpu都烧了。
几个书生看向周平。
“这小子搞什么呢?”
“或许是听我们吟诗作对,所以脑子转不过来了。”
“哈哈哈,陈抄说的对,可能脑子转不过来了。”
书生门窃窃私语,笑个不停。
明月眉头微皱,但是马上恢复正常,这几个书生都是明月的鱼塘,可不能得罪。
至于周平,明月虽然觉得周平不错,但是他毕竟是一个武夫。
武夫虽然战力强,但是在大魏的地位不如书生。
至于范十一,明月根本不敢想。
那一夜,明月都想给范十一削铅笔了,可是范十一竟然逃了。
后来听教坊司的姑娘们说起,才知道范十一留情不留种,从来不睡勾栏里的女子。
明月的想法是范十一看不上勾栏里的女人,嫌弃勾栏里的女子脏,所以她对范十一已经不抱希望了。
京城里,多少比自己有才华还美貌的女子,范十一都看不上,更何况自己了。
明月很有自知之明,她知道以自己的身份能嫁给一个入品的书生当一个妾室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我这有两句诗,你们看看怎么样。”范十一突然说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几个书生听到范十一的诗后,纷纷称赞。
“范兄,这两句诗简直极好。”
“是啊,停车看枫叶,枫叶比二月的话还要红。”
“二月的红花和秋天的枫叶形成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几个书生称赞这两句诗写的好。
“这两句诗确实好,但是剩下的半首诗呢?”书生中有人问道。
范十一轻轻一笑,然后指了指周平:“这两句诗是周平写的,想要剩下的两句,那得问他。”
几个书生你看我,我看你,都跟吃了苍蝇屎一样。他们以为这首诗是范十一做的呢。所以才拼命的拍马屁。
没想到这两句诗竟然是周平写的。、
一众书生看向陈抄,刚才只有陈抄没说话。
“这两句诗也就一般吧,表述的太过直白,没什么好的。”陈抄说完,接着念出了四句诗,“红叶枫林百鸟鸣,黄云河岸野鸡舞,雾染寒枫应日落,野潭冲水径自流。”
陈抄念完诗,几个书生纷纷称赞起来。
“陈兄,这首诗好的很呢。”
“是啊,听完陈兄这首诗,我感觉现在就是日落了。”
“是啊,这首诗读完,我感觉自己就身临其境。”
“这首诗可比什么停车坐爱强多了。”
书生门称赞陈抄的时候,还不忘踩一下周平。
陈抄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就熟读经史子集,而且写的诗也是极好。
在范十一没来清河县之前,他是两个入品的儒家之一。
另一个入了十品的读书人,已经是五十多岁,半截身子入土。
陈抄在十七岁的时候就入品了!
陈抄在清河县很出名,无论是谁家婚丧嫁娶,都是要他去写字的。哪怕是之前的毛县令和现在的路县令对陈抄都尊敬有加。
陈抄已经是秀才了!清河县的读书人都认为他是下一个能中进士的人。
不少人都登门想把自己的女儿说给陈抄,但是他的眼光极高,一般的女子根本看不上眼。
清河县里,能入得了陈抄眼的只有两个女子,一是何云卿,一是明月。
明月是儒家十品,单单这份才华就胜过不少的女子。
至于何云卿,聪慧有加,也让陈抄生出爱慕之心。只不过他听说何云卿染了脏病,于是清河县的女子中,明月是他唯一能看上眼的。
“这首诗是极好的。”明月也在一旁说道。
陈抄问道:“这首诗比着周镖师的诗句怎么样呢?”
明月微微皱眉,她知道这是陈抄在自己面前孔雀开屏,想要压住周平,不过陈抄的诗确实好。
周平的诗句只有两句,陈抄的诗句有四句,周平的诗句根本不完整。
“哪一个诗好,不好说,周平的诗句只有两句,要是有了四句,才可以比较。”范十一说道。
明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陈抄表示不服,他走向周平,想要出来周平的两句诗。
此时周平已经从记忆中走了出来,他推开窗户,此时已经不下雨了。
一股泥土的香味扑面而来,明月悬在空中,照应着周平和他面前的一棵松树,还有叮咚的泉水声,也不知道河水在哪里。
一瞬间,周平好想读懂了一句诗。这首诗是他在刚才的记忆中找到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周平默默吟唱着,眼神中有迷离之色。此情此景与诗句完全契合。
一瞬间,周平好像变成了写诗的人,他就在此时此刻看到了这种美景。
范十一听着周平吟唱的诗句,眼中有激动之色:“好诗,好诗呀。”
明月走到周平身边,她看着窗外的场景,同样沉浸在这首诗中。
陈抄和几个书生不可置信的看着周平,他们都输书生,知道这首诗的含金量。
“哼!不过是灵感来了罢了。”书生门虽然不服,但是知道这首诗是好诗,即便不忿,也只能说周平是命好来了灵感罢了。
周平突然感觉体内有一股碎裂之声。
“我入九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