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
此刻,随着李尘的这一句之后。
朱元璋低下头来。
事实上。
朱允炆虽然是朱标第二子。
然而,却不过是朱标的侧室吕氏所生。
也就是说,朱允炆只是朱标的庶子而不是嫡子。
而除了朱雄英这个皇长孙之外。
朱标和太子妃常氏,还有一个嫡次子朱允熥。
只不过,在生下了朱允熥之时,常氏难产。
在加上,其身体一向不好。
所以,在生下朱允熥的当月,常氏便是匆匆薨逝。
常氏这个太子妃,乃是大明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女。
温婉贤良,不但和朱标相敬如宾,也同样深受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喜爱。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相对于朱雄英这个长孙,朱元璋对于朱允熥,一向是不怎么重视。
按理来说。
在朱雄英早夭,朱标薨逝之后。
朱允熥这个朱标嫡次子,才是名正言顺的第一顺位储君人选。
为何,到了最后继承皇位的事朱允炆而不是朱允熥呢?
几乎是一瞬间。
朱元璋便是想明白了一切。
因为这一切的答案,正在李尘方才的言语之中。
处死蓝玉等一大批的文臣武将……
不是因为别的。
正是和扶正朱允炆一样,为了要稳固朝野。
毕竟,朱允熥若是继位。
那么以蓝玉为首的朱允熥母系外戚,必定是执掌大权。
届时,主少国疑。
怎么可能压得下蓝玉这群骄兵悍将?
真这么做了,大明时局,必定是发生动荡。
朱元璋明白,所事情真如李尘所说的那样发展的话。
自己必定会做出,如同李尘所说的选择。
但是结果呢?
“叔侄相残?乾坤倒转?”
几乎是一瞬间。
朱元璋便是将目光望向了一处。
既然是朱允炆最后继位。
那么,所谓的叔侄相残,主体也很明确了。
朱允炆这个建文皇帝自然是那个侄儿。
那么,谁又会是那个叔叔呢?
朱元璋的目光平淡至极。
但仅仅是移了过去。
在李尘的身后,本来同样是一脸沉着的朱棣,就仿佛是炸了毛的猫一样。
伴随着阵阵冷汗,浑身上下已经是汗毛直立。
而不仅仅是朱元璋。
与此同时。
宋濂,涂节。
甚至是身为兄弟的朱樉和朱棡,都是把目光望向了朱棣。
毕竟。
人家李尘已经是把话说得很清楚了嘛。
在朱允炆继位之前,他朱樉和朱棡都已经无了。
那么,叔侄相残中的那位叔叔到底是谁呢?
真的好难猜啊……
毕竟,能够做这样的造反之事。
满打满算,有能力的王爷们,也就那么几个。
除去了朱樉这个秦王和朱棡这个晋王之后,能剩下来的,可不就是大猫小猫两三只吗?
其中朱棣这个燕王,自然是最大得那个嫌疑人。
在这一道道的目光注视之下,朱棣本人可谓是压力山大。
如果不是李尘在的话,他真的想要给朱元璋直接跪下表忠心了。
毕竟。
他朱棣的心,那是天地日月可鉴啊。
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造反啊。
就在朱棣焦急如焚,满头大汗的时候。
这边,朱元璋的目光从朱棣的身上移开,而后便是直接道:“那么先生,建文当政之际,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叔侄相残,乾坤倒转?”
说着这些的时候。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已经是极为的郑重。
面对他急声的询问。
李尘静静的看了他一眼,而后就是直接一字一句道:“朱允炆在为太孙之时,就担心诸王拥兵自重,若行不法之事,恐怕难以根治。”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随着李尘的一句之后,他便已经明白了朱允炆接下来的举动:“所以,他继位之后,便开始削藩了?”
而这边,不仅是朱元璋。
一旁的朱樉,朱棣等人,同样都是了然。
他们也是明白。
如果他们处在朱允炆的位置上。
也必定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甚至,哪怕是他们的大哥朱标继位之后,恐怕也同样是如此。
他们不是朱元璋这个大明开国皇帝,不管是对于军队还是朝堂,都没有朱元璋那样的掌控力。
所以,不管这大明的第二代是谁继位。
削藩,几乎都是势在必行之事。
但问题是。
仅仅是削藩的话,真的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吗?
想到这里的时候。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樉等人。
脸上的表情满是费解。
毕竟在他们看来。
即便是削藩,只要朱允炆用上点正常点的手段。
不要太过分了,他们这些王爷,即便心中会有不满,却也会不得不接受。
断不至于要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于是。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李尘缓缓的点了点头:“没错,朱允炆即位不久后,便开始着手削藩。”
“但是在削藩的问题上,他的两个心腹大臣,齐泰和黄子澄之间,产生了分歧。”
“齐泰认为,应当先削诸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而黄子澄认为应当先削夺周王这样在洪武时期,就已经有不法行为的藩王。”
“而且,周王与燕王同母,削周王相当于剪燕王的手足,而且如此一来,削藩之事,可谓是师出有名,合情合理。”
朱元璋微微皱眉。
事情发展到这里,朱元璋依旧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所以,朱允炆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先削了周王?”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依旧平淡。
但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是。
此刻的他,语气间已经是带上了一丝锐利。
周王朱橚,是他和马秀英的第五子。
论年纪,也不过比朱棣小一岁罢了。
和他脑子里全部都是肌肉的几个哥哥不同,朱橚的性格倒是和朱标这个太子有些类似。
自幼好学,擅长诗词歌赋。
但偏偏,也不是单纯的书呆子。
也不像朱樉和朱棡这几个,天天就知道舞刀弄枪,嚷嚷着要行军打仗,建功立业。
对于朱橚这个藩王中难得的老实孩子。
虽然不至于有多么上心,却还是十分放心的。
如今,听得朱允炆削藩第一个就要拿朱橚开刀。朱元璋心里还颇有些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