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元璋的这一句之后。
几乎是一瞬间。
整个现场的气氛,已经是紧张到了极点。
无论是朱棣、朱樉、朱棡等人。
亦或者是宋濂和涂节他们,都是紧紧的盯着面前的李枫和朱元璋。
事实上,关于李尘的来历,他们也并不是没有想过。
毕竟,在他们看来。
李尘不过是个朱棣一样大的年纪却是懂得如此之多的东西。
无论怎么看,都是太不可思议了。
怎么看,也不是正常人能拥有的。
所以,在李尘的身上,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或者说,李尘到底是如何得知了这一切的?
在在场所有人的注视之下。
李尘缓缓起身。
“该怎么说呢?”
李尘的声音,并没有半点的慌乱。
或者说,今天这样的情况,早已经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只要自己的情况,进入了大明高层的视野。
那么,他的身份就必定会被彻底的调查。
后世的那些影视作品或者是小说中,总是会出现,穿越之后,主角一穿越之后,就人前显圣,大显神威的剧情。
把古代的户籍制度,衬托得有如无物一样。
但实际上,自秦朝开始,华夏王朝的户籍制度就已经十分的完备。
至少,在洪武朝这样的王朝初期。
想要调查一个人的身份来历,自然是再简单不过了。
说白了,如果没有身份证明。
一个普通人一辈子,除了服兵役徭役,恐怕连自己所在的县城都是出不去。
也只有到了王朝中后期,战乱不休,人口流动性大,才是有浑水摸鱼的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
李尘原身的身份,以及和经历并不匹配的学识,怎么可能不让人怀疑呢?
“你们就当我,是来自后世之人吧。”
一句之后。
在场众人,确都是抬起头来。
特别是朱元璋,则更是如此。
他曾经想过李尘的回答。
可能会是什么得仙人所授,所以茅塞顿开。
或者说,干脆就是什么仙人转世,却并没有想到,李尘的回答,会是这个。
“后世之人?”
朱元璋眯着眼睛,直勾勾的打量着面前的李尘。
那锐利目光的注视之下。
李尘的神色,依旧是自然无比。
“可是先生,我们调查过先生的一切经历。”
“至少,在进入诏狱之前,先生依旧是那个父亲为泾阳县令所害,所以愤而杀官,为父报仇的泾阳士子李尘。”
“在诏狱之后,先生更不存在掉包的可能。”
“所以,先生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做到这一切的么?”
朱元璋的坦诚,有些超乎李尘的预料。
他缓缓抬起头来,神色诧异:“大人莫非不怀疑,我是在说谎吗?”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先生的学识,确实非是凡人所有。”
“所以,不管先生是来自后世之人,哪怕真的是仙人,又有何分别呢?”
李尘静静的看了朱元璋一眼:“大人的气度,倒不像只是个锦衣卫中人。”
对于李尘的话,朱元璋只是置之一笑。
而很快。
“仙人……我倒是希望,我真是仙人。”
李尘轻笑道。
朱元璋眯着眼睛,是一字一句道:“先生便是说自己是仙人,我们也未必不会相信。”
对于朱元璋的话。
在场众人都是深以为然。
毕竟,从这么久以来李尘的表现来看。
哪怕是没有所谓的“仙术”,道一句“谪仙人”也根本不为过。
“没有必要……”
李尘摇了摇头:“一个谎言,往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圆。”
“终究有被戳破的一天。”
李尘转头:“以前的我,可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于仙人之说,可是嗤之以鼻。”
“但是现在么……”
李尘摇了摇头。
说实在的,现在的他,是真的有些迷茫了。
这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仙人?
还是说,所谓的仙人,其实就是一些拥有更好的科技水平,或者干脆就是一些更好维度的生命。
否则,他又怎么会从几百年后的后世,来到了这如今的大明呢?
而随着李尘的一句话。
朱元璋却只是轻轻的笑了出来。
“怎么,大人知道我不是仙人,所以失望了?”
面对李尘的询问,朱元璋只是摇了摇头:“仙人?”
说着这话的时候,朱元璋脸上的表情带却满是平静:“若这世界上当真有仙人的话,何以有饿殍?”
“何以有那么多的百姓流离失所?”
“何以有那么多的百姓饱受涂炭?”
说完。
朱元璋就是直接转头,望向身旁的李尘:“先生,既然你说,你是来自后世之人。”
“可曾知道这后世之事?”
“可曾是知道,我大明,在后世如何了?”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朱元璋的语气,竟然是罕见的带上了一丝紧张。
不仅仅是如此。
随着朱元璋这一句之后。
无论是朱棣朱樉这些皇子。
还是说宋濂,涂节等人,神色都是一阵的紧张。
整个现场,瞬间都变得一阵的寂静。
当世之人而知后世之事。
说不动心,那自然是假的。
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
李尘缓缓的抬起头来。
“大明么?”
说道这里,李尘的神色也是带上了一丝感慨。
一个王朝的兴衰。
对于后世之人来说。
可能只是史书上短短的几句话而已。
但是,对于当世的人来说,那就是家国兴亡,那就是一切。
历史有历史的厚重。
其中承载的血和泪,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该怎么说呢?”
“历史是一个车轮,滚滚向前。”
“浮浮沉沉,在史书上却只剩下了冷冰冰的寥寥数语。”
“我曾在看到过有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也曾看到过叔侄相残,一把大火,乾坤倒转。”
“还曾看到,有人饮马瀚海,安定河山……”
“有大船顺洋而下,万国来朝,四夷宾服。”
“……”
“当然,也看到百万雄兵,一朝尽丧;天子北狩,社稷蒙羞。”
“九门之前,有人力保社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却含冤而死,只余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