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
李尘有些诧异的望向朱棣。
“老燕,没想到啊,你这一番话,还真让我刮目相看呢。”
李尘的话,仿佛是冬日里的一道暖阳。
仅仅是瞬间,就让在场的众人不由得精神一振。
“先生……”
宋濂瞪大了眼睛,整个人显得很是激动:“你的意思是说,殿……他的办法可解此局!?”
不仅仅是宋濂。
在密室之中。
原本正在绝望之中的朱元璋等人,眼眸中也是闪过了一丝光亮。
怎么着?
听着李尘的意思。
是朱棣的办法,可以解决货币贬值的窘境!?
正在众人竖起了耳朵,准备听着李尘的解释的时候。
这边李尘将目光望向众人:“刚才我们都知道了。”
“只所以造成如此的困境,其实无非就两个原因。”
“一个便是生产力增长的瓶颈;而另外一个,便是无法控制的货币贬值。”
“生产力我们先不说,那就是在你们看来,货币贬值,是可以控制的吗?”
“或者说,不是控制,而是在一定范围的缓和这样的过程。”
面对李尘的问题。
在场众人都是陷入了沉思。
很明显,他们都深知,要解决面对的困境。
李尘所提出的两个问题,无意是重中之重。
“如何控制货币贬值!?”
宋濂低头沉吟:“以先生先前所言,滥发纸钞,会导致货币贬值……”
“那么如此一来……”
忽然间。
宋濂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是眼前一亮,猛然抬起头来:“先生!”
“那如果……”
“那如果咱们朝廷出面,将滥发的一部分宝钞,用白银等形式,再购买回去,如此可能抑制贬值!?”
宋濂的话,就像是一滴水,滴入了沸腾的油锅之中。
瞬间,现场便是直接激荡了起来!
“什么!?这……”
朱棣长大了嘴巴,满是怀疑人生的说道:“咱朝廷发出去的宝钞,自己再用银子买回来……!?”
“这,这不是纯粹的亏本买卖吗!?”
隔壁。
朱元璋也同样是脸色一黑,咬着牙是不住冷哼道:“宋濂这个老东西……”
“出的什么馊主意!?咱自己发的宝钞,自己再用银子买回去!?这不是自己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吗!?除了白白的亏了银子,还能干……”
话说到一半。
朱元璋突然是不说了。
因为他突然间,就是想通了。
在隔壁牢房。
李尘有些感慨的望向宋濂,微微叹服的拱手:“宋老先生,可谓是一语中的。”
“佩服,佩服!”
说实在的。
李尘是真的有些佩服宋濂了。
要知道,李尘能知道这些,自然是因为后世的知识大爆炸之下,这些知识,只要你想知道,想研究,课本里、书籍里,网上……
几乎是随处可见。
耳濡目染之下,知道这些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宋濂不一样。
身处眼下大明这个知识囚笼里。
宋濂能想明白这些,这难度就好像一只困在井中青蛙,纵身一跃跳出了井中。
跳出了困住自己那一方天地,终于是见得了广袤无垠的天空。
宋濂激动得脸色有些涨红:“那先生的意思,是我的办法可行!?”
“不错。”
李尘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这得有一个前提。”
听到这里。
不管是宋濂等人,还是密室中的朱元璋等人,都是屏住了呼吸。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李尘所讲的东西,很可能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个前提得是,咱们得将货币,不管是宝钞也好,还是铜钱也好,把大明的货币,同白银捆绑起来!”
李尘刚刚解释了一句。
这边,朱元璋便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把货币和白银捆绑起来!?”
“这是何意?”
朱元璋自然是想不通。
因为在他看来。
在他发行大明宝钞的时候,便已经规定了宝钞和铜钱、白银的兑换比例,难道,这还不算是将白银和货币捆绑了起来吗?
同样的疑问,宋濂也是一样的:“先生,学生愚钝。”
“不知道先生所谓的捆绑,乃是什么意思!?”
李尘早就料到了,宋濂等人会有此一问,所以便是细细的解释起来:“你认为,现在的情况下,大明的白银和货币,算是捆绑了起来吗?”
众人相视一眼,都是疑惑。
宋濂也同样是摇了摇头:“学生……不解其义。”
而李尘,则是继续道:“所谓的绑定,并不是指如同大明现在这样。”
“以现在大明的模式,白银和货币之间,虽然具有兑换比例,但是实际上,白银在民间流通了吗?”
“洪武皇帝确定了兑换比例,然而实际上,却严禁民间私下以宝钞兑换白银。”
“如此一来,这个兑换比例确定了,却根本是一纸空文;因为白银,并没有大规模的参与到商品流通之中。”
“我这样说,你们能明白吗?”
一说到这里,宋濂就是眼前一亮:“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让白银成为我大明的货币!?”
“可是如此一来,以我大明目前的白银储量,根本是无能为力啊……”
李尘笑了笑:“所谓的参与到商品流通,并不是让白银成为真正的货币。白银本身,并不参与到大规模的交易之中,而是单单和货币单向挂钩,让白银,成为货币的锚点;而货币本身,却并不左右白银的价格。”
“我就这么说吧,就好比让白银成为和粮食、货物一样的东西;如同船锚一样,有了这个锚,就可以控制着船只前进转弯。”
“哪怕是有了风浪,也不必担心船只失控。”
“这样说,你们能明白了吗?”
这话一说。
那边的宋濂便已经是瞳孔猛缩。
“哈哈!成了……成了!”
“这破局之法,成了!”
但见得这边,宋濂仿佛是患了失心疯一样,仰天大笑三声!
“成了!”
“大明有幸!大明有幸啊!”
此刻的宋濂,眼眶通红,状如疯魔。
那一声声的嘶吼和呐喊,瞬间游荡在整个牢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