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了碾谷机后,苏家收稻子的速度快了何止一倍,第二天就快把田里的稻谷给收完了,剩下的就只是晾晒、脱谷后交粮税了。
都知道苏家快收完了,村民们就赶着上门借,借的人实在太多,借给谁不借给谁都是得罪人。苏易水就索性把碾谷机交给了村长赵志国,让赵志国去安排了。
随着碾谷机的风靡,很快就在小河村附近的一些村子里传开了,连小叔爷都从县城里到小河村的晒谷场瞧了瞧这新鲜东西。
“昨儿听明兴说你有这什么碾谷机,省力又快速,过来瞧瞧。”小叔爷说完竟对着碾谷机跃跃欲试。
“大强,给小叔踩一下看看。”小叔爷说着便把袖子挽起来,抓了一把稻谷往里放。
苏明强哪能让小叔来,苏达民穿的是儒杉,这稻谷打了毛刺乱飞,到时候站在衣裳上不说,站在身上可痒了。
“小叔,你在旁边看着就行了,一会儿毛刺飞到身上不舒服。”
小叔爷看了一眼身上的长衫,也觉得不太方便干活,索性就兴致勃勃的站在旁边看着,这兴奋劲儿像极了得到新玩具的小孩子。
看了一会儿,小叔爷也忍不住想要试试,便把苏明强拉开自己踩上了。刚开始还脚下生风,没多久就累的气喘吁吁了。
苏明强见状摇了摇头,赶紧上前,“小叔,我来吧,你先坐着歇会儿。一会回去记得把衣服换了,不然身上会痒。”
小叔爷有些可惜的看着,虽然还想打,但是也不能耽搁人家打谷子,他可瞅见好多人都眼热的等着用呢。
“那行,我先回去了,晚点再和你们聊聊这碾谷机。”
说罢,小叔爷背着手就慢悠悠的走了。
晚饭过后,苏易水一家人正在唠着碾谷机的好用,原本需要好几天才能忙完秋收,现在他们一家人也能闲下来唠嗑了。
小叔爷也是在饭后转悠到了苏易水家里。
“明强,那碾谷机对农民来说确实好用,你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这......”
苏明强挠了挠头,没有明白小叔爷是什么意思。他脑子的想的只是这碾谷机很好用,省力又快速,让他想这些还不如让他去踩碾谷机呢。碾谷机
苏达富倒是明白了什么,这碾谷机对于农民来说确实是神器,放在自己家里难免找来记恨,如果拿出去公用呢,他又舍不得。
只有苏易水想到了小叔爷的意思,可能是让他上交朝廷,毕竟这对于国家来说,能够利国利民乃是国之重器都不为过。
但是院子里也不适合谈事情,苏易水就带着小叔爷到了他的房间。
“小叔爷,不瞒你说,我当时琢磨这个碾谷机呢,是为了减轻爷爷和爹的负担,毕竟我们家人少,秋收实在忙不过来,他们有了碾谷机也能松快些。”
小叔爷很是意外,但是又在意料之中,他这个侄孙不但聪慧,而且还孝顺,这也是他看中的地方,读书有天赋且人品贵重。
小叔爷沉吟道:“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苏易水虽说猜出了些什么,还是问道:“不知道小叔爷有什么好的建议?”
“如若献给朝廷,你可愿意?”
“小叔爷,能够帮到千千万万个像爷爷这样一辈子操劳的农民,让他们减轻负担,我是愿意的。”
毕竟在前世是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的人。对于家国情怀,是深深刻在每个种花家儿女基因里的东西,到了这大夏朝也不例外,能够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苏易水感觉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
小叔爷也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这事我来想办法。”
第二天一早,小叔爷便回到了县城。
只是令苏易水没有想到的是,碾谷机的消息竟然已经传到了准备收粮税的税课司吏员的耳朵里。
税课司吏员在里长的陪同下,已经来到了小河村。
村长听闻里长和县衙的官员来到村里了,也是连忙赶到。虽说吏不是入了品级的官,但对于农户来说,县衙的大人都是惹不起的,村民们在苏家门口围着,议论纷纷。在村民们的心里,是害怕见官的,这当官的找上门来一般都没啥好事。
“钱里长,这位是?”村长赵志国客气的打着招呼,这里长也是华阳县大乡绅钱家的人,一般里长都默许他们钱家的人接任,可见钱家在华阳县的根基。
“这是县里税课司的主使李大人,负责粮税的征收。”钱里长介绍道,语气里恭敬味溢于言表。
税课司大使!这可不算吏了,在本朝县级政务班子里,除了主簿、县丞、典史外,除了这税课司大使为从九品,其他的都是吏或者役。
虽说是从九品,那可是实打实的官身。
“原来是主使大人,拜见官爷!”赵志国连忙行礼道,周围的村民连忙就要下跪拜见。
“乡亲们不必多礼,如今不是县衙,本官也未着官服,都快起来!”税课司李大人常年做官,虽着便服但气势仍在。
“我们小河村粮税肯定会按时按量交的,不知大人大驾所为何事?”
赵志国心里也略微紧张,毕竟到了交粮税的时候,如果得罪了主官,那可是要脱层皮呀。赵志国越想越发焦虑了起来,他可是深知“淋尖踢斛”的潜规则的,这力度可完全由收税的大人说了算呀!
“你可是小河村村长?”
“正是小老儿。”
“不必慌张,这次来是有事详询。”李大人摆了摆手说道。“听说小河村苏家研究出了叫碾谷机的工具,用于打谷有奇效,可当真?”
“回大人,确是苏家琢磨出的碾谷机,对于打谷子快了不少,而且省力方便。”赵志国听闻是为了碾谷机而来,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
“大人,现在碾谷机就在晒谷场,因着只有一台,就由小老儿分配着给村民们使用。”赵志国继续说道。
“那就去看看吧。”
赵志国供应的称是,同时也吩咐了一个村民去叫苏家的人。
小河村的晒谷场既宽阔又显眼,每次村里大事小事都会在这里集中,现在村民们听说有县衙的大人来看碾谷机,也纷纷过来看热闹。
苏易水他们也跟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