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
天才蒙蒙亮,远处林子里的鸟儿还未彻底唤醒,偶尔传来几声叽叽喳喳的声音,为安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机。
“咚咚咚!”敲门声打破了苏家的宁静。
随着杨氏打开房门,只见身形魁梧而健硕的杨天翔,穿着宽松的粗布短打,脚踏着耐磨的草鞋,背了个简单的包袱,眉毛浓密炯炯有神的眸子透着坚毅,“大姐,我寻思着来早些也能多做点活儿。”
“快进来!先吃早食,大强他们也起了!”
“诶!”杨天翔也不是个忸怩的性子,就直接跟着杨氏去了正屋。
大人们这个时辰都已经起床,苏达富夫妻和苏明强都已在桌边,吃完饭后就迎来新一天的劳作。
“天翔是吧?好些年没见着,越发稳重了。”黄氏寒暄着,“快坐,这次请你们来呀,实在是咱们家忙不过来了,就得多麻烦你们兄弟几个了。”
“亲家伯母,不打紧不打紧,都是一家人。”
“是是是,一家人!一家人!别站着了,快坐下!”黄氏笑了笑,转头对杨氏说道:“玉娘,狗蛋儿怎的还不起来吃饭?”
杨天翔挨着苏明强坐下后,杨氏便从灶房端了一盆粥来,“你们先吃着,我去叫狗蛋起床。”
苏易水在杨氏锲而不舍的强制召唤下,终于逃出了被窝的牢笼来到了正屋。
“爷爷奶奶早,大舅舅早啊!”苏易水打着哈欠问好。
简单而又温馨的早餐后,众人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苏明强终于摆脱了“牛马”的宿命,和杨天翔换着拉磨。
看着黄豆随着磨盘的转动变成洁白的豆浆,然后神奇的凝固成块状的豆腐,杨天翔震惊不已。但是他也明白这技艺对于农家人来讲可谓是安身立命的本钱,所以他秉承着秦氏给他叮嘱的话:少看少说多做事。
有着杨天翔的加入,不单是苏明强不那么劳累,而且换着来都能得到休息,效率可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豆腐的产量提高了许多。
自从苏家卖豆腐以来,在苏易水的建议下一日两餐改成了一日三餐。
正午时分,太阳高悬在头顶,整个农村的气温提起来了。农户们辛勤劳作了一上午,此时已经进入午休时光,春日里的太阳虽然不那么毒辣但是还是有点热气,他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中,寻找一处凉爽的地方休息。有些人在屋内的草席上躺下,有些人在树荫下摆放一把简易的躺椅,悠闲地晒晒太阳。
可苏家就没有那么多时间,黄氏操持这家务,杨氏做豆腐,婆媳两偶尔还得和苏达富下地干活儿。
“狗蛋,去叫你爷爷回来吃饭!”老远就从厨房传来黄氏的吆喝声。
“好嘞!”
盏茶功夫,苏易水边去地里远远的看到苏达富在清理靠着山脚那片地里的杂草,“爷爷,回家吃饭了。”苏易水扯着嗓子喊。
“把这几株草扯了就来!”苏达富麻利的清理着杂草,把他们捆做一把打算拿回去喂老母鸡。
“走吧!”苏达富拎着一捆草打算牵着苏易水回家。
“这是?灯笼草?”正当苏易水打算回家吃饭,却瞥见那棵捆杂草中有不少灯笼草,只是现在还未成熟开花结籽。
灯笼草的籽在前世又叫石花籽,是做手搓冰粉的原料。前世他作为影帝也是天南地北到处跑,当然也去过成都,他去的时候正好遇见邀请游客制作手搓冰粉,现在也还记得主要的步骤。
苏易水脑海里立马就浮现出夏天吃冰粉的美妙了。
“灯笼草?这玩意儿开花结籽后确实有点像灯笼。”苏达富看着苏易水略微呆滞的模样,心里便暗道可能又有什么他不知道的玩意儿了,“这灯笼草有什么用?”
“爷爷,灯笼草的籽可以用来做冰粉,夏天可解暑了!”苏易水回过神了解释道,“我们也可以卖冰粉,应季!”
“爷爷,这东西山脚下多吗?”
“是有一些,平日里经常长到地里来或者在田沟沟边,都会被清理,这玩意儿繁殖能力很强。”苏达富拉着苏易水边走边说,“这东西到处都是。”
“那咱们地里的就不要清掉了,等它开花结籽吧。”
“听你的!”
爷俩顶着太阳回到了院中,黄氏已经将午饭都准备好了,因着杨氏娘家兄弟第一次来,就割了半斤肉来,这肉还是苏易水买的几斤没舍得吃,用盐巴给腌起来的。
黄氏将香喷喷的卤肉、一大盆豆腐白菜炖肉依次端上桌,便叫大家吃饭了。
杨天翔看见桌上的肉菜有点局促,忍不住说道:“亲家伯母,给我盛碗稀饭就行。”
“今天没做稀饭,都是干饭!你都说了一家人,还客气个啥,快坐下吃饭!”
杨天翔忸怩的坐下了,毕竟除了过年可能吃上一碗干饭和一口肉,别的时候可是非常难得的时候才吃得上一口,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帮大姐家好好做事!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小憩片刻后苏家每个人都开始了忙碌的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