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还不等她转向灶屋拿碗。
小小的许庆贺,已经像个滑溜的泥鳅鱼似的,捧着个竹编筐子就出了来。
幸好也不是很大,不然都怕他抱不住了。
苗采荷笑着接过,然后伸手往里抓了几把,见篮子已经瘪下去小一半。
她才问许庆贺:“这些够你和你阿奶吃吗?”
许庆贺此时眼睛早已经落在了黄菌菇上,完全惦记着吃得去了。
哪还记得要回人问题。
还是她旁边的阿奶紧忙喊着:“这些就够了,我和贺儿两人又吃不了多少。”
“没得给多了,吃不完浪费了。”
说着竟是直接把地上自家筐子给拎了起来,不让苗采荷往里装。
“好吧。”苗采荷无奈的笑了笑,随后把篮子给重新拾整了下。
又与许阿奶打了声招呼,说是辛苦她看顾自家的两个调皮崽子之类的云云。
话聊了几句家常后。
才带着一直揪着她袖口,往外拖的林知秋,还有旁的看着自己的林娇娇回去了。
早先就已经开始在家里头准备菜式的李翠花,见屋外响起了动静。
便抻着脑袋往门口瞧了瞧,因为有土泥墙子挡着,也看不见来人。
就转头问了,坐在檐下划着竹蔑的自家男人:“是谁来了?”
陈景河手上动作不停,却挑起眼睛看了看:“是林荣生的媳妇儿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
一听这话,本来在灶屋里头忙碌着的李翠花,也连忙擦着手出来了。
毕竟两个孩子的去处,还是她提出来的呢。
肯定要关心关心在那边待的习不习惯,有无受伤等。
不然到时候磕着碰着了,或者是闹得不愉快了。
人家爹娘的面上肯定是和乐的,但是背地里就不知道会说些什么了。
她李翠花还不敢这么笃信自己的做法,就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还是出去看一眼比较好,也当让自己心里踏实点。
结果刚擦了手出来,林知秋这个欢实的小猴崽子,便已经先他娘和二姐姐进了院里。
边跑着嘴里还跟着嘟嚷道:“翠花婶婶,今天我们吃菌子。”
“吃啥菌子呀?”一时也不知道小家伙在说什么的李翠花,便只能应和他的话往下接道。
只等后两人进了,她才问:“知秋这是在说啥呀,嘴里一直往外咕噜着。”
苗采荷闻言先是一笑,随后才把身侧提着的篮子给拿了出来,放在院里的木桌上。
黄灿灿的一大篓子,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恨不得现在就吃它一口。
连李翠花看了,都忍不住惊讶道:“这是哪捡的伏菌子?竟有如此多。”
说着恨不得马上要找个人分享似的,迫不及待的便过去揪起老头子过来看看。
嘴不停歇的同他说道:“你看看这是不是伏菌子?”
一旁被她扯过来的陈景河,也顾不上手里的伙计了,忙撇了头去看。
这一看不打紧,倒是把他也给吓了一跳。
他眼睛睁的老大的,盯着篮子里的东西,不可思议的问道:“咱们这处地儿也出这样东西了?”
“以前又不是没有过,只是三五几年的偶然会遇到一回罢了。”旁边的李翠花斜睨了自家男人一眼。
看把他吓的,话都说迷糊了。
虽这东西确实只有贵人吃的份儿,但既然能遇到,就证明这东西全凭运气而已。
谁都可以去捡着。
话说到这里,她才忙去问苗采荷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来听说了,李翠花和陈景河也只能感叹一句。
这做人的福气呀,真当是人不能比的。
这林家才进村多久,就连番好运接踵而来。
看来该属于他们的东西,也落不到旁人手里。
自家也不眼馋嫉妒,只是莫名有些羡慕罢了。
刚巧这时林知秋吵着要吃菌子,苗采荷便依照前头说的话,给他准备去做了。
一旁的李翠花还有些难言开口,想着还是进了灶屋问了一句:“你真当舍得把这伏菌子给做来吃了?”
“这有啥舍不舍得吃的?”苗采荷有些不明所以。
“吃倒是没啥问题。”李翠花被反问的面上有些讪讪,但还是解释了一句:
“这东西市价高,你何不妨到时候晒干拿去镇上卖了换点银钱。”
“等后面你家的房子建成了,这积攒下来的碎银子,也能留作大用。”
想着又怕苗采荷以为自己多管闲事,便往深了一点的说:
“毕竟你们初到源溪村,房子还没建成也没落户,地里的庄稼也还没种上粮食。”
“这冬日时间长,肯定要趁着这几个月的时间好好琢磨一下,有银钱总比没银钱好。”
“至少到时候想吃啥,还能用银钱去买,心里也不慌。”
听到陈家婶子这样说,也算是真心实意的为他们家考虑了。
苗采荷哪有恼恨人家的理。
便捻起笑,挨了过去说道:“婶子这番理我肯定听的,也知道你没有坏心,完全是替我做考虑。”
“但其实在捡这黄菌菇的时候,我就仔细琢磨了一遍,想着去卖了换银钱。”
见苗采荷也是这样认为的,李翠花突自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乡下人家里,不管是家境优渥的或者是清贫点的。
都会把攒银当做日常惯了的事,毕竟钱攒起来了,自己也当安心一点。
谨防说突然遇到大事,心里也不慌。
所以说各家各里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也无怪乎李翠花会做出这番劝诫。
而后又听着苗采荷一边打着水一边说道:“然这捡黄菌菇的地儿,本来就是在许阿奶那边的林子里捡的。”
“所以就均了一些给她,也怕被人看着了说我想独食,到时候落了不好的名声,也对我家影响不好。”
一旁的李翠花听了,心里也不住的跟着点了头。
这乡下里的碎嘴子就是多,即便平日里相处的再好,性子也没坏到哪里去。
但就是管不住,她们这闲话往外秃噜的劲儿。
所以还得靠自个儿强,才能拦住这流言蜚语到处传。
说到这里,苗采荷脸上也更平静了:“再说剩下的这些菌子,瞧着也不多,而且晒干也管不了多少银钱。
“我便想着前头也已经答应了知秋那孩子,说给他煮菌子汤的,那就给他做吧。”
“正好家里的男人们,也可以趁此好好补一下,也不算枉费了这点昂贵玩意儿了。”
听到旁的传过来的话,李翠花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