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察老头的内心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灵魂的特别之处。
因为要描述一件事,这件事会关联很多内容,在描述的时候,那些关联的内容,会形成念头不自觉的出现在内心。
人之所以拥有智慧,正是因为会把记忆的内容关联到一起,才能表达、学习、发明创造,才有了现在的文明。
所以在读取他内心想法的同时,我还读取了他的很多念头,其中也包括他对爷爷什么也不知道的鄙夷!
原来,在老头死后,他的家人把他葬在这里,下葬时祭祀留了的些供果,老头在把供果吃完后,才发现灵魂原来也会饿!
自己的子孙后代在自己下葬完后,也是每年才来扫墓一次,扫墓的时候又会给老头摆上些供品。
也就是说这老头一年就只能在那天饱饱的吃一次食物。
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类似能量体一般的存在,生存就会消耗能量,长时间的消耗,如果不补充能量,也会虚弱。
要补充能量就要摄入能量,而他们需要的能量则是万物的精华。
万物的精华是由天地的灵气孕育而成,是万物的根本。
而人本是天地间的造化,精气神便是人的精华所在。道家典籍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由此可见精气神的珍贵。
神指的就是灵魂,精气旺盛,神则自满,满则自溢,溢则精气血气再度旺盛,循环往替,故修行之人,修的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
修身第一步就是修血气,精与气相辅相成,精中藏气,气又载精。
所以,各宗教派,弟子都是先练身体,再练内在,精气旺盛,神满气足 修炼便是如此,循序渐进,周而复始,灵魂掌控意识,随着灵魂逐渐强大,最终突破桎梏。
如果精气少了,神自然就虚弱了,灵魂也就会虚弱,与身体的契合就会松动,三者本来就不可分割,所以这刻碑师傅,身体本来就虚弱,被吸走部分精气后才会如此。
灵魂体虽然不像人类一样需要每天进食补充体力,但是几天不进食,也会饥饿,更别说是一年了。
而这里大多鬼魂的境况也都差不多!
所以刚才我在山头所看到的场景,无非是这些鬼魂在进食。
他们白天躲在坟墓中躲避阳光,日落后就出来进食补充能量,他们吸食土壤、草木、昆虫、动物的精华,来维持灵魂体的生存。
又因为灵魂与肉体之间的灵魂锁链,他们走不远,只能在身体周围移动,随着身体内的心脏慢慢腐化,锁链也会一点点的松动,他们能走的远点。
当心脏全部腐化,他们才能解脱,去到了其他地方。
至于他们去了哪里,老头也不知道。
锁链消失后,灵魂会如同气球一般,飘向空中,越飞越高,一直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那些空空荡荡的坟墓,应该就是鬼魂已经离开,或者周围没有可进食的食物,被饥饿消耗的消失在了这个世界!
我读取到的信息让我心惊不已,这也太残酷了。
还好爷爷是火葬,长痛不如短痛,心脏被烧毁,直接就解脱了!
但是爷爷怎么没有离开这个世界呢?
还是说爷爷之后也会离开?
想到此处,我看了看爷爷,如果爷爷最后还是要离开,那我该怎么办?
如果离开他会去到哪里?
我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忧。
爷爷似乎感受到了我内心的伤感,忙问我怎么了?
我也将我读取到的信息告知了爷爷。
爷爷也是暗自庆幸,对于是否会离开的话题并没有提及,只是看我的眼神更加充满了慈爱。
爷爷并没有再纠缠这个老头,他们这些孤魂野鬼确实不容易,只是狠厉的说道:
“以后不准再吞食活人的精气,否则定不轻饶。”
老头也是连连点头称是。
我了解了灵魂的情况,看着围着碑文师傅,掐人中、拍脸蛋、洒冷水,已经乱成一团。
还纷纷问道士师傅怎么办?
这里就是大家传的不太平的路段,是不是闹鬼了?
道士也是被问的,不知道如何回答,看脸色还充满了惊慌和胆怯,四周大量。
要怎么和大伙说呢?
怎么才能让大家信服呢?
我想了想,拨开大家,指了指碑文师傅,又指了指这座孤坟,说道:
“大家,先静一静!”
“你们不要担心,他只是身体虚弱,被这墓主滋扰,少了些阳气,我已经和这坟墓的主人沟通过了,并无大碍,一会儿自然会醒来,我们先把他带下山,休养几日就好了。”
“还有,以后这条路也太平了,也不会再闹鬼了,他答应不再害人,只是希望大家上山时,给这孤坟放点供果以表敬意,朝周围的坟墓也抛洒一些以表寸心即可。”
我想着这些鬼魂是过的真不容易,能让他们少受点罪就少受点吧,于是故意这样说道。
老头听我说的这一番话,竟然激动的流出眼泪,黑色的,并朝我连连作揖表示感谢。
我也不好回礼和说话,只是冲他会心一笑,然后看向大家。
大家此时莫名其妙的看着我!
他说这话什么意思?
是说这师傅撞鬼了?
还有我怎么会知道?
怎么这道士师傅没有发现?
我看到了大家心中的疑惑。
父亲这时也恍然大悟!
把我今天在火葬场做的事和大家讲述了一番,大家这时才明白,原来我能通灵亡魂。
火葬场有好多见证过我能力的人都争着、等着请我去家中帮忙呢!
父亲一番讲述,大家也是安下心来,把刻碑师傅背在身上,继续下山。
而走在最前面的道士师傅脸上却是青一阵白一阵,刚才自己被问怎么办,自己却惊慌失措,亏我还自称个道士。
这下面子是没处搁了,这两天做的法事、念的经文,有没有效果自己都不知道!
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这不是献丑吗?这工事费是要还是不要呢?
我在后面看着这道士的想法,感觉挺有意思,人家都忙活两天了,这该给的自然是要给的。
只是这道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我倒是很好奇,找时间可以和这道士好好聊聊。
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路上遇到了这茬,但是众人回到家中时,天空还有一抹白色。
在下山的路上,这刻碑师傅就已经苏醒,只是浑身觉得无力,正与我描述的一致。
众人更是对我的本事赞不绝口,只是道士的脸色更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