晗嘉十六年十月底,靳光这边的人手准备完毕后正式出发。
一行人从宁波上船前往法国。
轮船是下午启航,一路向南前行,中途要在新加坡,斯里兰卡,埃及等数个地方补给,最后到达法国马赛港。
除了法国,这次靳光还计划前往英国,德国两国访问,最后从德国返航。
靳光特意采购了牛肉干和两大袋子瓜子,没有别的原因靳光感觉这趟旅行耗时长,自己闲下来的时候会感到无聊,嗑嗑瓜子权当解闷,而牛肉干则是因为周溪爱吃。
靳光看着逐渐变小的大陆,挥了挥手。
靳光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海洋航行,说实话这是靳光第一次坐船前往欧洲,虽然这具身体之前是个海员,但靳光可不是,后世出差都是坐飞机哪里坐过船,现在虽然也可以坐飞机,但是中途要降落几次补给,而且现在进入国与国之间的领空太麻烦,稍有差错就会被击落。
行至新加坡补给,靳光特意和周溪去陆地上转了转,现在的新加坡和后世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和后世的高楼大厦,免税店遍地,阳光,大海,金沙滩相比,现在这里还只不过是个中转港口,虽然商贩不少,但是都是推着小车围在港口的那种,这让靳光意兴阑珊,不想再逛。
就在这时,一个水兵跑过来让靳光迅速回到船上,有重要的事情。
靳光气喘吁吁的回到船上,然后船长递给他一封电报。
靳光看完不由得严肃起来,问船长“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够启航。”
“预计晚上8点”船长回答到。
“尽快吧,多腾出来点空间。”靳光拍了拍船长的肩膀。转身离开,步伐有点沉重。
出了值班室,大锤跟在靳光和周溪的身边问怎么回事?
(大锤现在是靳光的警卫排排长,靳光在成为内阁成员后出行就会有一个排的特工予以保护,靳光把大锤安排进来做了排长,没别的,主要是信任,况且大锤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面对单个特工并不落下风。)
靳光对大锤沉重地说:“接到国内的电报,雅加达发生排华暴乱,可以肯定的是已经有不少华人或者华侨在雅加达被屠杀。我们要迅速前往雅加达,制止暴乱并让那里的荷兰政府保护我国的侨民。”
电报中的内容还提到靳光以内阁成员的身份作为应对此次排华暴乱行动的特派专员,全权处理此事。
靳光这是像想到了什么一样,又扭头返回舰长室。对舰长说“发报,问国内最近的军舰在哪里?”
很快,国内回复在曼谷港停靠有海军南洋舰队第三舰队,第三舰队拥有天顺号战列舰和大秦号航空母舰以及一众驱逐舰和其余辅助舰艇。
靳光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终于知道为什么后世的美丽国总统要问,我们的航母在哪里?因为真的很爽。
迅速给国内发文回了一封电报,让第三舰队立刻马上向雅加达推进,等候命令伺机而动。
国内只回复了两个字“收到”。
靳光第一次体会到全权处理这四个字的权力之大。在平时如果想要调动一支舰队没有女皇的批准是不可能的。可是现在国内完全没有任何需要请示的议论声。
近光其实很疑惑,为什么荷兰敢纵容当地人屠杀大明的侨民?要知道大明的国力是非常的强大的,五个荷兰也打不过大明。且大明对外的态度十分强硬,像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荷兰根本跑不掉责任。肯定会面临大明的报复,到时候轻则赔偿道歉,重则割地赔款。
靳光所乘坐的游轮“海豚12号”到达雅加达的时候已经是上午的10点左右。靳光一夜没有睡,一眼就看到了雅加达港口上挤满了大明侨民,这些人双眼充满着绝望和麻木,有的人衣衫褴褛,有的人身上绑着绷带,还有的躺在地上的担架上。靳光一拳打在栏杆上,发誓要为这些大明侨民们报仇。
海豚12号上的船员安排等候在码头的侨民们依次上船。靳光看着他们痛苦的样子十分不忍。靳光要来了一个喇叭:“侨胞们,大明的子民们。我是大明内阁成员靳光,也是内阁委任全权处理此次印尼排华事件的主官。我很震惊,在20世纪一个文明的国家竟然能做出如此的事情,这是不可原谅的。大明一向秉持着友好互惠的外交政策。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荷兰人自从几百年前来到我东亚,他们先是占据了印度、印尼群岛,后来又妄图染指我国台湾省。虽然被我国的英雄郑成功击败后还回了台湾岛,但是他们对台湾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不可原谅。我大明在击退荷兰人之后并没有找他们算账,也并没有将他们赶出我们大明的周围,而是宽容仁慈的接受了他们成为我们的邻居。我大明怀着上苍仁德之心和他们相处,但是他们却犯下了如此之罪行,如此虐待我大明子民。侨民们,侨胞们,大明的子民们,我代表内阁,代表大明政府在这里向你们郑重承诺。我一定会给予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大明的子民不能无缘无故死在海外,不允许无缘无故被外国人所杀害,更不能惨死之后没有应有的公道。”
说罢,靳光示意船员将这里的真实情况发回国内。
“先去大使馆。”靳光登上汽车。
但是靳光在港口的门口被两个荷兰士兵给拦住了,荷兰士兵叽叽哇哇的说着什么,没有翻译,靳光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能够感觉到这两个士兵是阻拦靳光出门。
气的大锤掏出枪要毙了这两个士兵,这下引发了周围荷兰士兵的注意,纷纷涌过来举枪对准靳光他们。靳光使团的一个副使王岩让大锤叫来了一个华侨,通过他的翻译,双方才消除了误会,但是这两个士兵还是不放行,沟通许久之后过来一个上尉,靳光一行人才被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