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姒去草原的日子是精心挑选的,婚礼要选吉日,她出发无论在路上发生什么都不能错过吉日,按钦天监的话是正常的话会提前十天到草原,不过一路波折,所带众多,她提前走是必要的。
婚礼定在下月中旬,她初一便要启程。
盛姒起的很早,赶在妆娘来绞面之前,她穿了浅粉的宫装孤身去了锦华宫。
磕头行礼,拜过早安,母女俩都没说别的,像平日的早晨一样,母女俩坐在堂屋闲聊宫里的八卦。而后转去花厅用了早饭,修剪花枝,装点花瓶,一切做完后。
盛姒行礼拜别,她行的是大礼,三拜,下跪,皇后娘娘扶她起来,二人都没有说话,盛姒站了片刻起身出了宫门。
皇后眼瞧着那抹粉色身影出了门,眼眶里有大颗的泪珠划过,她的梵梵岁数不大,这些年很少笑了,一板一眼跟着她学规矩,读书,冷眼瞧着六宫里的琐事,从没有小女儿的灵动俏皮。
最后她也没能护住自己的一对儿女,一个不幸身亡,一个远嫁他人。皇后这边痛哭流涕,出了宫门的盛姒瞧着上方的四角天空,硬生生逼回了眼里的泪意,她甚至不敢回头再看一眼,步子走的飞快。
寝宫里站了不少人,那位梳妆的娘子是位人精。瞧着盛姒一副少女的打扮,立在一旁,也不开口催促。
盛姒自去里屋换了喜服,大红的留仙裙,裙面上大朵大朵的牡丹用金线勾勒,暗纹绣着祥云和仙草,还没上妆面,已经是美轮美奂。
妆娘取了细线为她绞面,而后打了薄薄一层脂粉,盛姒自己动手选了个唇脂,,瞧着妆镜里披发的自己,明明冷着一张脸,周边却全是喜色。
“昨日皇后娘娘吩咐了,她来为您梳发。”瞧着妆面完成的差不多,妆娘笑着开口。
皇后今日穿了凤袍,发髻也是繁复多样,是正宫的打扮。她从妆娘手里接过梳子,瞧着镜中女子的模样。
“本来是选了全福娘子来的,母后又想为你梳一次头,也派人算过八卦的,算是将母后的福气啊全都传给你。”她面上带着笑意,扶正了盛姒的脑袋。
盛姒摇摇头,表示自己不在意的。
梳子从头前往后梳,她今早沐发过,发丝莹润,可皇后梳的极轻,每梳一次,要念一句吉祥话。
富贵不愁,比翼双飞,无病无忧,永结同心,多子多寿,举案齐眉。盛姒听着这些祝福的话,很俗气的祝福语,她却红了眼眶。
梳好发后,皇后又把位置让给妆娘,今日梳了飞仙髻,发髻不麻烦,梳好后再戴上花冠,皇后动手为她戴冠,冠上镶着红宝石,精致华美。
“那时只想着花冠要漂亮些,这般重量倒是不好,也没多久,参加过大典上了马车就让人给你换了衣物。”皇后眼里闪过几分懊悔。
“娘娘,时辰快到了,太庙那边远,您得快些走了。”嬷嬷前来催促,瞧着是快到时辰了。
“母后不必担心,女儿这里一切都好。”盛姒让她放心,目送着她远去。
盛姒是准备了盖头和团扇的,今日她要去太庙拜祖,自然是用团扇合适的。她端坐于室内,等着吉时到来。
“吉时到,迎公主上轿。”
盛姒被人搀着出了宫门,上了软轿。初韵今日在旁边陪着她,轿子的小帘被风吹动,盛姒的眼光瞧着窗外,红墙琉璃瓦,在光下显得璀璨。明明每天都见得景色,她今日瞧得格外认真。
轿夫脚步极快,瞧见熟悉的建筑物时,盛姒坐好,手持团扇于脸前。
扇面是丝绸,隔着模模糊糊的光影,她瞧见白玉台阶。这是嫁公主的步骤,她们要走过这白玉长阶,拜别祖宗先贤,以求得到他们的祝福和护佑。再将夫婿姓名登载玉盘 ,而后住进公主府。
按理说她一位和亲公主,不该走这样的流程的,不知母后用了什么法子求了这样的机会,盛姒走的极为虔诚,她所求不过母后的平安。
点香,祷告,跪拜,献佛经,跪在黄色圆垫上,盛姒瞧见左右站着的父皇母后,她低头跪拜,无恨亦无怨,她金尊玉贵的长大,一己之身能为百姓求的庇护,也是她的造化。
瞧着她和赤那的名字上了玉盘,被恭敬的送进太庙,她再次行礼跪拜,这一拜是向皇上皇后的拜别,她身上穿着繁琐,偏偏每一拜都做到了极致,拜别三次,她被人迎着上了马车。
她最后回头瞧得那一眼,白玉石阶上站着皇上皇后,文武百官皆行拜别礼,她很快收了目光,踩着木头凳子上了轿,轿帘放下,她听见启程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