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一站起来。
一代妖姬李香兰眉眼随着傻柱的身影儿。
挂在傻柱的身。
就像是,老厨子在糖醋桂鱼的勾了芡。
谁知道。
鲁菜馆的几桌散客,也不遮掩。
就盯着八岁傻柱,接下来的动作。
谁知,八岁傻柱,扯着破锣嗓子,学着山东口音,瓮声喊道。
“老板儿,老板儿。”
“俺山东人有句老话。”
“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傻柱拍着桌子,梗着脖子继续,说道。
“蒜。”
“蒜。”!
等到服务员将大蒜,送到桌。
傻柱还嘟囔的,说道。
“肉少,蒜还少。”
“这什么破馆子。”
李香兰看着八岁的傻柱,又看着九门提督关三爷,再次说道。
“阿姐的话,我带到了。”
“您斟酌斟酌。”
傻柱用手剥着蒜头,直接扔进嘴里一个。
他嘴里嚼着蒜。
走到大厅散桌第三排的古董架。
踮起脚尖,模样滑稽。
李香兰看着傻柱,却听傻柱,扭头看着李香兰,喊道。
“姐儿。”
“劳驾您,抱我一下。”
关三爷看着李香兰,李香兰扭着腰肢。
走到傻柱的身边。
嗲声的说道。
“侬个小人,阿拉就不抱了。”
“侬说侬要哪个,指一下就好了嘛。”
傻柱点着头。
“阿拉知道,我嘴里的蒜味大。”
“可侬是东北的,装什么海人哟。”
李香兰听着。
眼神一动。
傻柱指着古董架,一头高的汝窑白瓷瓶,说道。
“阿拉要这个。”
李香兰一瞅。
她也不知道,这一家鲁菜馆的“古玩”。
哪一件是真,哪一件是假。
这是海皇后林桂生,给北平九门提督摆下来的“逐客令”。
可李香兰还是冲着傻柱指着的地方。
将那白瓷瓶,拿了下来。
傻柱一手,看了一眼。
用极其“损”的京片子,开口说道。
“老北平有句老话,叫鱼目混珠。”
“鱼眼睛就是鱼眼睛,珍珠就是珍珠。”
“你嘴里的阿姐,真是不懂古玩行里的水深水浅。”
“那位阿姐就是在这儿,放一万件假货,那也是鱼眼睛,成不了珍珠。”
李香兰听着傻柱的话。
真没想到,八岁的孩子说出的话。
他杀人诛心啊!
傻柱拿着白瓷白釉汝窑暗花胆式瓶。
放在了餐桌。
鬼手刘长卿这个“狗贼儿”,已经将桌的菜。
已经全给造完了。
九门提督关三爷看着李香兰,耷拉着眼皮。
冲着那服务生,喊道。
“刚才的菜,再两份。”
李香兰看着九门提督,眉眼一动。
这家鲁菜馆的散客,亦是作鸟兽散了。
李香兰一看。
她知道。
八岁傻柱已经解了林桂生的摆下的“龙门阵”。
就跟解鞋带一样容易。
说白了。
这林桂生虽说在海,也算只手遮天的人物。
要不说。
她是民国三大女流氓之一呢。
流氓当的大了!
也能在历史书,留下一笔。
即便是遗臭万年。
可林桂生要是在古玩行。
学徒都算不。
李香兰弯腰俯身,趴在九门提督关三爷的耳边,嗲声说道。
“三爷。”
“明个桂林公馆,阿姐见您。”
关三爷点着头。
也学着山东人的声调,喊道。
“蒜,蒜,蒜。”
“蒜。”
李香兰用手帕捂着鼻尖,踩着高跟鞋。
扥扥扥!
出了这山东菜馆。
关三爷知道。
搁在海这地界。
那三大亨用不着用阴谋。
阳谋都够他受的了。
菜齐。
这偌大的山东菜馆,就剩下这一桌人。
关三爷吃着菜,看着桌那白瓷瓶,低声道。
“柱子。”
“刚才,我听着李香兰刚才的话,心都慌了。”
“我还真看了一圈,这菜馆我还真扫了几眼。”
“一眼假的不少,一眼真的也有三五样。”
他拿着筷子夹着菜。
将嘴里的菜,送到嘴里。
问着傻柱。
“柱子,你怎么就一眼能看出,这白瓷真的。”
刘长卿吃饱了,抽着大前门。
也直着耳朵听。
就听傻柱,淡声说道。
“三哥,那是您心慌了呗。”
“您说的,那三五样真东西。”
“是不是,被那几个元青花给糊住眼了。”
刘长卿是个外行。
聚精会神。
跟课的一年级小学生一样。
傻柱拿着筷子,直着古玩架的,几个元青花,说道。
“有一说一。”
“这几个玩意,做旧造假的人,肯定是个行家。”
“每一样瓷器,都留着不常见的破绽。”
他说着。
站了起来。
指着前排面的一个“元青花雏鸡纹青花瓶。”
沉声说道。
“青花看釉,釉色有青无色。”
“雏鸡纹,还是无眼鸡。”
“这要是搁在古代,是要杀头的。”
“无眼鸡,就是说皇帝有眼无珠啊。”
他一边说着。
一边又将另外几个元青花的破绽。
一一说了出来。
“龙纹少爪。”
“鹤纹无顶。”
“最扯淡的是这个元青花的玲珑杯。”
“谁家的玲珑杯,写着寿字纹。”
“用的还是油印。”
“拓印子还不工整。”
刘长卿是听得,频频点头。
可是,也就懂傻柱说的话。
不懂这里面的行道。
刘长卿伸出大拇指,看着傻柱,说道。
“柱子。”
“真是那个啊。”!
傻柱淡笑着。
刘长卿狐疑的看着桌的那个白瓷,问道。
“柱子。”
“那你是怎么知道。”
“这件玩意,是一眼真的呢。”
傻柱笑着,说道。
“一般真的东西,都像是假的。”
“虽说这一件白瓷,看着品相不好。”
“不及元青花的圆润细腻。”
“可北宋汝窑的白瓷,要的就是一个“白中闪青”。”
“你看这白瓷,暗花刻痕处,釉层厚的地方。”
“泛着青色,就叫影青。”
刘长卿看着八岁的傻柱,
心里还是抖了一下。
这是他行走江湖以来,看到的最“屌”的妖孽。
这要是其他的八岁孩子。
还在玩泥巴呢。
八岁的傻柱,已经徜徉在古玩的行当里。
风生水起了。
不时间。
服务生将那熊掌。
送了桌。
关三爷看着傻柱,说道。
“这熊掌,吃着可有讲究。”
“得配着馒头吃。”
傻柱一世,就是厨师。
可这珍稀的菜,他还是第一次吃。
见倒是见到过。
就是没尝过。
傻柱笑着,说道。
“我懂。”
“熊掌粘牙,得用馒头擦着筷子。”
关三爷听着。
频频点头。
他一边夹起一筷子熊掌,一边说道。
“柱子家以前也是封疆大吏吧。”
傻柱笑着,说道。
“拉倒吧。”
“我爹以前是个败家子。”
“可是,搁在以前,在北平的地界。”
“撑死也就是个小商小贩。”
他说着。
将熊掌放进嘴里。
入口无味,可面有一层的鲍鱼汁。
倒是让熊掌吃着很鲜美。
软烂可口,跟牛蹄筋一样。
有一股子的韧劲儿。
就筋头巴脑那样的口感。
三人出了山东菜馆。
门口不少的黄包车的车夫。
可是看着三人,都是一动不动的。
傻柱还在纳闷的时候。
忽然眼前,就蹦出来个人影儿。
粗布麻衫,个头不高。
双掌如鹰爪。
扑了过来。
一边的黄包车夫,倒是很淡定。
关三爷知道。
这还是青帮三大亨的试探。
那黄包车夫朝着关三爷手里的那个汝窑白瓷。
伸手一抓。
就差了一指。
这白瓷差点就碎了。
刘长卿出手。
踏出一步。
用铁肩甩出一记“贴身靠”。
将那黄包车的车夫。
甩出去半丈远。
关三爷看的出来。
刘长卿跟这黄包车车夫的功夫路子。
还是有点相似。
以掌对掌。
以拳抗拳。
拳拳到肉。
刘长卿指尖划过一道拳风,指尖掐喉。
黄包车车夫的指尖,离刘长卿的心口。
也就半指长。
黄包车车夫的衣领子,被撕下来一小块。
这要是厮杀。
两人都难活成。
刘长卿看着车夫,拱手道。
“鬼手刘长卿。”
“您是十三太保车夫余本山吧。”
那车夫摘下,盖在头的毡帽,说道。
“车夫余本山。”
“明早,我带三位去桂林公馆。”
他说完。
看着关三爷,说道。
“九门提督···。”?
“不咋样啊。”!
车夫说完。
直接就走了。
关三爷手里的白瓷,裂了一道缝儿。
细如针尖的缝儿!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