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科幻 > 四合院:八岁锦鲤傻柱,九门麻了 > 006 捡漏“东坡”!(求鲜花,收藏)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从星砚台?

乾隆亲笔?

傻柱扫了一眼,这女人手拿着的一方砚台。

就看出了这两件事!

这还是没细看的情况下。

胡同里的女人,看着年仅八岁的傻柱,也就当成了稚童。

就听这女人,说道。

“换几个包子,你要是做不了主,就让你大人过来。”

“我啊,跟你大人说说。”

这女人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个小美人。

反正。

年仅八岁的傻柱,看着眼前的女人。

都有一股子的“媚”劲儿。

说好听点,叫“魅惑天成”。

说难听点,叫“骚”!

比传说中的苏妲己,还要“骚气”。

傻柱一看,这女人也是不识字的主。

而这方“宋砚”,肯定是哪位纨绔子弟的定情信物。

傻柱看着她,故作憨笑。

“姐儿,换包子我做的了主。”

“可我不是一个拿笔的人,你看换几个包子合适。”

那窑姐一瞅稚嫩的傻柱,也不想为难他。

便淡声说道。

“拿不拿笔的,算什么事。”

“姐姐我当年,伺候东北王张作霖的时候。”

“他也就会说个。”

“他娘的,你还挺有劲儿。”

她学着张作霖的语气,还惟妙惟肖,有点意思。

傻柱就乐呵呵的笑着。

这窑姐看着傻柱,说道。

“这样吧,我家里是五口人。”

“你给十个包子,我家一人两个。”

傻柱看着从星砚,又看了她后面的四合院。

不仅在心里想。

这要真是东坡先生的“从星砚”,会不会还有其他的物件啊。

傻柱看着眼前的女人,又张嘴说道。

“姐儿,现在北平不太平。”

“弄口吃的,真是要了命的。”

“我爹要是知道,我用十个包子,换了一块石头。”

“我爹他,非把我腿打断。”

那姐们儿倚着门,叉着腰看着傻柱。

“你爹要是敢打断你的腿,你就来姐这儿。”

“说不定,你爹还是我的老主顾呢。”

傻柱只能笑笑。

他一想,按着何大清那“揍性”。

真保不齐是这位姐们儿的“帝”。

这见过世面的窑姐,也听出来傻柱的言外之外。

她手里的这块“砚台”,以前的老相好,说是值钱。

可放在现在。

真是一快烂石头。

“进来吧,你自己再瞅瞅。”

“有没有喜欢的东西。”

“姐姐我啊,换你十个大肉包子。”

傻柱也不客气。

一脚就迈了进去。

这就是北平寻常可见的四合院。

三间大瓦房。

里面还有一口井,面刻着“黎民井”三个字。

估计,这四合院要是在大清的时候。

也是一个七品京官住的地方。

那窑姐带着傻柱,走进自己的屋子里。

屋里还要四个小孩子。

三男一女。

穿着都是破粗布袄子,面打着补丁。

四双眼睛看着傻柱。

最大的那个,跟傻柱的年纪差不多。

窑姐看着傻柱,又看着屋里的四个孩子,喊道。

“没点眼力劲儿。”

“都站起来,让人家瞅瞅,咱家的家底儿。”

傻柱看着那姐们儿,淡声问道。

“姐儿,这都是你家的孩子。”

那窑姐嘴角挂着讥笑,说道。

“哪儿!姐姐我心善,从大街捡的。”

“这要是再长个五年六载的,我以后也能在八大胡同开堂。”

“你知道,以前有个叫玉堂春的不。”

玉堂春?

傻柱还真有点印象。

古代有秦淮八艳。

北平有燕京八媚。

什么“雪里红”,什么“小凤仙”!

比较出名的也就是“夜度娘”。

据说,这位传奇的女子,将当年北平有权有势的全给睡了。

不管是袁世凯,还是段祺瑞。

但凡在北平,坐过金銮座的。

没有一个逃过这位“夜度娘”的手掌心。

在八大胡同里面。

也是头号的人物。

而她嘴里的“玉堂春”,在北平的烟花柳巷,也很是出名。

特别是,她跟张伯驹的风流韵事。

傻柱也没多想。

他也知道。

这玉堂春养的这四个孩子,也是她以后“创业”的本钱。

不算是稀罕事。

做那一行的,被称为“娘养子卖”。

傻柱没多想,就用目光转悠了一圈。

还真是看到一件东西。

一件不起眼的葫芦。

傻柱指了指,窗台放着的那个葫芦。

“这个,这个。”

“我喜欢这个葫芦。”

那窑姐一看,到底是个孩子。

她也不磨叽,拿着那方“从星砚”还有一个巴掌大的“蛐蛐葫芦”。

递到了傻柱的手里。

还开口说道。

“这两样东西,还你十个大肉包子。”

“你可不能反悔,还让你爹来找事。”

傻柱一乐。

那窑姐看着傻柱,还真有点憨相。

就听傻柱,说道。

“您放心,我爹就是打死我。”

“我也不会让我爹,找到您。”

窑姐一听,也就放了心。

这就算是“银货两清”了。

十个大肉包子,换了两样东西。

傻柱拿着这两样东西。

直接就跑出,这一家的胡同口。

蹲在一个墙脚旮旯里。

先是看了那一方的砚台。

这方“宋砚”,作长方形抄手式。

砚堂微微凹下,与砚池连接,深邃而又饱满。

砚岗中央刻一石柱,下衬以流云状。

以石柱为夜穹明月,砚背覆手布满六十余根参差不齐的细长石柱。

如夜空繁星,柱端皆有眼。

最醒目的还是,砚台右侧,镌刻了行书铭字。

“月之从星,时则风雨。汪洋翰墨,将此是似。”

“黑云浮空,漫不见天。风起云移,星月凛然。”

落款是“轼”!

以“子瞻”方印为号。

还真是苏东坡,苏大家的“从星砚”啊。

傻柱以前,就喜欢“苏东坡”。

特别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

所以,在一世中。

他在许大茂,快冻死在四合院门口的时候。

也搭了一把手。

只是到了最后,他才知道。

整个四合院的人。

都将傻柱当成了“傻x”!

傻柱给那些大爷养老终。

最后,落得个冻死桥洞的结局。

这都是后话了。

他看着那砚台。

还有一行字。

“天池一月印,空宇众心攒。爝火宁相比,陶泓永得完。”

“依然北朝宋,真出老坑端。清伴文房暇,离辞惬染翰。”

落款“乾隆丁酉新春御题”。

面还有“比德”“郎润”两个乾隆的拓印。

傻柱看的出来。

乾隆帝是真的喜欢,东坡先生的这方“从星砚”。

他透过这“黄金瞳”一看。

是真品。

可是,这后面乾隆题诗,真不是他写的。

乃是乾隆帝的第一宠臣,钮钴禄氏.和珅所作。

怪不得呢。

按着乾隆帝写出“一片二片三四片”的古诗水平。

他不可能,这么有才华。

而和珅,也绝对不是用“贪官”两字。

就能形容的。

这就不多说了。

而另外的那个葫芦,就是典型的“道光时期”天津刘葫芦。

但凡是提到葫芦。

玩文玩葫芦的,大多都会想到“三河刘”的葫芦。

其实。

要说名贵的葫芦文玩。

天津刘葫芦还有山东莱州跟安徽淮南产的的“葫芦”。

也是古玩葫芦的极品。

只不过,“三河刘”葫芦是在道光帝的手里。

被传了下来。

就拿傻柱手里的“天津刘”葫芦来说。

这葫芦的器型匀称,下肚匀称,皮质细腻厚实。

葫芦的肚脐正,表皮无伤无疤。

这绝对是葫芦文玩里的“佳品”。

说不好,这还是宫里传下来的。

傻柱对着葫芦口,还吹了一下。

这“天津刘”的葫芦,声鸣如虫,圆润响亮。

不过,“天津刘”葫芦,要的就是“自然”。

没有“三河刘”葫芦的式样多。

比如说。

范制葫芦,勒扎葫芦,火画葫芦等等。

这一天下来。

傻柱也是收获匪浅。

傻柱在路,还给何雨水买了一根糖葫芦。

等到傻柱到了大中午,回到四合院的时候。

何大清已经回来了。

傻柱拿着备着的钱,递给何大清。

何大清数了两遍。

他看着傻柱,说道。

“买什么糖葫芦,这年岁也就格格,能吃糖葫芦。”

“雨水,有那格格命么。”

傻柱:“你要是宣统皇帝,那雨水就是格格。”

何大清刚醒发作。

许大茂在院子里,喊了一嗓子。

“爹,我也想吃糖葫芦。”

傻柱:“这不是来活了么。”!

ps:富裕的家人们,给点鲜花评价票!

火星拜谢了!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