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四合院之舌耕 > 第45章 影响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魏科长说到最后,表情已经显出了愤怒。

其实保卫科赵科长在电话里也是实话实说,舒汉良他们被抓是误会,出厂的全是废料,也经过正常开单计价出库,问题是工人干私活儿了。

工人干私活儿的起因是舒汉良出了个设计图。

虽然私活儿不是舒汉良干的,但是这回上不了台面儿的事儿不是上了台面儿了吗?

他表现出愤怒的主要原因一是觉得舒汉良不务正业被摆到了明面儿上,赵科长多少有点儿调侃他的意思,丢人;二是刚才张春生的小报告说得吓人,让他惊着了。

再者,用人之道吗,左手萝卜右手棒,兜儿里常备小甜枣儿。

对待下属,必须时常敲打敲打,越能干的越得敲打,敲打好了才能更好完成自己交办给他的工作。

他们宣传科是组织在轧钢厂的喉舌,舒汉良还是夜校负责人,是育人的,立身不正怎么行?

这机会来了不敲打,怎么做领导的?

舒汉良是他比较看中的人,有学历、有想法、有干劲儿,待人接物都没问题,思想觉悟其实也没问题,就是历练少,看问题不全面。

历练少就得多历练,就得时常敲打让他长记性。

可以说,魏科长不算坏人,就是习惯了扣大帽子,也有一定的手腕儿,至少宣传科没有偏离掌控。

会被魏科长批评,舒汉良是有心理准备的。

这次的事情虽然不违法,也打了厂规擦边球儿,但传开了影响确实不好,只是没想到被指着鼻子骂。

微微皱眉,舒汉良不适应魏科长这种动不动上纲上线的行为,心中多少生出火气。

说到底,他上辈子没混过体制,没进过国企,没体会过办公室政治,更从没站在政治高处看待过问题。

他实际解决的都是工程、技术难题,培训讲的也全是技术知识,对事不对人。

就算是曾经管着一个小团队,可自始至终没刻意针对过谁,也没刻意培养过谁,干活儿挣钱又不是干事业,没必要。

他自以为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也只不过是被网络时代强塞进脑海的信息合集,虽多且杂,但多当作趣事听听看看而已。

知、行是两回事。

虽然现在他头脑灵活敏锐,金手指傍身有底气,与上辈子不可同日而语,可适应这年代的经验也要一点点积累。

默默深呼吸,舒汉良面露惭愧,“科长,您批评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以为使用的是报废材料又交了费,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是辩解,我们走的正规程序,可没违反厂规。

“别以为我危言耸听!”魏科长捏捏眉心,“你以为交了钱就结了?那废料按多少钱一斤算的是厂里定的吗?那些车间工人干私活儿不占工作时间吗?不用厂里的电吗?焊条是自己买的吗?”

舒汉良当然知道私活儿是怎么干的,肯定是用的公家资源,他不能辩解,也不用他替别人辩解。

魏科长先抓住废料价格问题说事儿,这个他就更不好回嘴了,他真不知道季师傅他们出了多少钱。

要是其他企业,设备设施拆下废钢铁或者生产废料可能就直接卖了,大多数卖给回收站,一般有个固定价格,但他们轧钢厂的废钢铁都是回炉的,没卖过。

“我也知道你刚进厂没多久,平时也接触不到这些,但是对于不明白的,你不能保持警惕吗?你不能去先问问吗?”

“是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谢谢您点醒了我,以后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也时刻牢记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舒汉良语气很真诚,要表现出必要的姿态。

“你呀!”看到他承认错误,魏科长语气缓了下来,“听说你设计了一个柴火炉子?”

舒汉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不我回家一个人住,生火烧水嫌麻烦,想偷点儿懒儿,后来有个想法发现自己做不出来,才找了7车间的两个学员帮忙,其实我就提供了一个思路。”

“嗯~,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想搞发明创造而且能去实践就是好事,知识分子要学以致用嘛!汉良啊,你要记住,你现在是轧钢厂的干部,还是积极分子,一言一行好多人都看着呢。”

看舒汉良点头认可,魏科长接着说,“本来保卫科想着把事情的原委放到广播里说一下,我觉得不妥,就没同意,不过这也要看看厂里和7车间怎么处理那几个钳工,如果真要通报处罚,那也只好广播,你也避免不了被捎上。”

“知道了,我愿意接受厂里的处罚。”

魏科长看看表,“我这还得去跟杨厂长汇报一下,真不省心!行了,回去再好好想想,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

舒汉良点头称是,退了出去。

回到大办公室,同事们自然又是一番追问不提。

中午下班,舒汉良看到保卫科和厂办综合科在宣传栏上贴的通报,说周一晚间我厂保卫科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一起治安案件,期间曾对十余名工人进行取证,因时间紧急造成了一定影响,最终证实案件与我厂无关,希望广大职工家属不要传谣信谣云云。

迫击炮事件就算过去了,当然还是有后遗症的。

厂里考虑影响,没有通报季师傅他们干私活儿的问题,但在7车间内部是进行了警告处分的,舒汉良听冯军陈明说是扣了当月全勤奖,不过没多少钱。

舒汉良自己倒是没被批评,就是听魏科长说,杨厂长对他这个始作俑者好像有了点儿意见。

季师傅还让他们给舒汉良道歉,说考虑不周给舒老师添麻烦了,对不住,以后有事儿了尽管言语。

后来季师傅来夜校讲了两节课,关于设备维修保养的。

那时俩人已经很熟了,季师傅告诉他,良心炉已经在厂里普及了,他们没少接私活儿,不过都是休息时间零敲碎打,不敢集中生产了,而且这东西有焊接设备就能做,普及这么快可不只是他们7车间的功劳。

派出所那边,米丰收的调动很快就下来了,没什么变化,还是分局治安大队长,让他松了一口气。只是多少受了事件影响,下属可能觉得这位队长不靠谱儿,没干半年,又调到交管大队当大队长去了。

徐副大队如愿当了北新桥所长,听说任上平平稳稳。

倒是交道口的张平副所长和东直门那个傻傻的户籍警,后来跟舒汉良交集颇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