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孔雪留下来的,孙明凯最关键的贪污证据的事,我也一并告诉了何雨婷。′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
本以为何雨婷会痛骂孙明凯几句,可是我看她似乎更关注对破案有关的线索。
想想也是,他们警察作为人民群众的卫土,这么多年下来,要接触多少这样的人和事,哪里骂得过来呀!
能够还死者以真相,还弱者以公平,这些才是他们该做的,骂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又有什么用呢?
我转述完了孔雪的事,何雨婷也是长出一口气。
最后我还特意嘱咐她,抓到孙明凯之后,一定要问出那个在木头箱子上布了符咒法阵的人是谁,希望她能把那个人的信息告诉我。
毕竟警察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即便是抓到了那个贴符纸布阵的人,也只会定一个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罪,最多罚点款,或者拘留几天。
这样的惩罚,对于孔雪来说,那就太不公平了。
何雨婷没有明确的答应我,只说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
紫荆关到保定本就不近,等我们回到保定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的八点多了。¨我^得¨书_城· /更′歆_最\全?
刚一进保定市区,何雨婷就说道:
“老吴啊,这次谢谢你了,按理说无论是从你和赵斌帮着破案也好,还是咱们作为老朋友也罢,我都应该请你们吃顿饭,可是你也看到了,我们这边案子有了新的进展,我们要趁热打铁,加快案件的侦破速度,所以……”
“咳!咱们谁跟谁呀!用不着这么客气,等你们结案了,咱上清真寺街白家罩,我给你庆功。”
之后我停下车,赵斌和孔叔也下来重新回到我们自已的车上。
何雨婷把他们的警车从赵城手里接过来,让赵城和法医打车回局里。
看着运尸车渐渐走远,孔叔再一次老泪纵横。
唉~这孙明凯可真是他蜡笔作孽呀!
现在孔叔也只是知道孔雪已经被人害死了,关于孙明凯以及孔雪的死因,我和何雨婷还都没有告诉他。
回到孔叔家,何雨婷取走了孔雪留下的那份孙明凯的犯罪证据。~萝+拉?晓~说¨ !庚·芯\醉¨快′
听说了孔雪的死讯,孔婶儿也是哭得昏天黑地几欲晕厥。
孔雪老公更是红了眼:
“爸,妈,把咱家小超市转让了,我再把我们的房子卖了,不管花多少钱,咱们一定要给小雪讨回公道!”
赵斌急忙说道:
“用不着你们花一分钱,警察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案子破了。”
接下来,孔叔给几个亲戚打了电话,报了孔雪的死讯,说等案子结束了,他们把孔雪接回家,葬礼的时候再通知那些亲属。
结果还不到两个小时,孔叔家就来了好几波亲属,都来安慰这一家人。
孔叔的那些亲属里,有几位姓孟的,还有几位姓曾的,尤其挂心孔叔家的事。
我也是后来听人说才知道,原来,我们国家有四个姓氏,其实他们是一个老祖宗的。
这四个姓氏分别是孔,孟,颜,曾。
关于这个小故事,我们下一章再说。
第402章 孔孟颜曾。
402孔孟颜曾。
我们在易县紫荆关回到孔叔家以后,何雨婷取走了孔雪留下的孙明凯的贪污证据。
之后孔叔就开始打电话报丧。
来孔叔家慰问的这些人中,有几位姓孟的,还有几位姓曾的,尤其关心孔叔家的事。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国有四个姓氏,分别为孔,孟,颜,曾,这几家的族谱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不是一个姓氏,却也是一家人。
流传比较广的一种说法,说的是源于孔子,孟子,曾子,还有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
说这四家的族谱,都是历朝历代很多皇帝钦封御赐的,这种族谱称为“通天谱”。
后来又有了“孔孟颜曾是一家,见面不能乱称呼”的说法。
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说法。
说是在商朝中期,当时朝中有一位姓孔的史官,只因为记录史书的时候,忘了在书中避讳大王的名字,就犯下了灭门之罪。
后来这史官一位很要好的朋友,知道这件事以后,连夜提前给这位史官通风报信。
史官得知消息,马上令家丁带着自已的四个儿子连夜出城逃命。
为了躲避追兵的追杀,史官还按照长幼的顺序,分别给二儿子三儿子和小儿子改了姓氏。
告诉几个儿子出城以后,各自分散逃生,此后二儿子改姓孟,三儿子改姓颜,小儿子改姓曾,大儿子还是姓孔不变。
四个儿子出城之前,除了一本本家族谱和几吊铜钱之外,再没有带上任何物品。
据说在当时,世上还没有孟,颜,曾这三个姓氏。
这样一来,以后这四兄弟哪怕是有一两个被抓回来,也不至于断了孔家香烟。
可能是天可怜见,这四个孩子最后都顺利逃脱,并且都有香火骨血的延续。
而且几个孩子身上都带了族谱。
逃出去之后,都为孔家开枝散叶,哪怕过上千年万载,孔孟颜曾的后人一旦相遇,都可以凭借族谱排辈儿与亲人相认。
……
这便是关于这几个姓氏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
对于第一个关于几位圣人的传说,我是更相信四兄弟开枝散叶这个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