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日为何与那人单独见面?”
“回殿下,那碧妆阁是李家的产业,李公子向来只用自家培养的下人,我们的人潜不进去。”乌瞳愧疚道。
“但是殿下放心,姜小姐回去的路上,已经提前安排了人,想必她很快就能取得江小姐的信任。”
乌瞳自信满满,姜小姐看起来是个善良的人,想来她肯定会将自己安排在路上的“可怜人”带回去。
萧钰脸色这才好了一些。
没过多久,乌瞳安排的人就回来了,只是那脸上的神情不太对劲。
“怎么回事?”乌瞳面露不解,盘问自己一回来就跪在地上不吭声的下属,她这会儿不是应该在姜家了吗?
“回殿下,属下未完成任务,自愿领罚。”地上的女子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裳,洗得发白的料子已经有些变形,身上一样首饰都没有。长相普普通通,在人群中一眼很难注意到。
她嘴唇紧抿,因为低着头,没人看到她脸上的不甘。
“说清楚。”萧钰一如既往地惜字如金,面上辨不出喜怒。
“属下扮成一个卖身葬父的孤女,也在姜小姐面前露了脸,但是姜小姐只是让自己的丫环过来给了属下一些银子,没有答应带属下回去。”
“属下耳力不错,听到她在车内跟丫环说,属下这种卖身葬父的伎俩,大部分是骗人的,专门骗那些纨绔公子哥。”
女子抬起头回道,面上的不甘已经收起来,像个面无表情的人偶。
她有些不服气,认为姜恬恬这话明明就是因为善心不够,却反过来说自己是骗子。之前她们出去执行任务,大部分都是用的这个方法,很少有失败的。
她哪里能想到,姜恬恬是个资深古言小说以及古装剧爱好者,这种桥段自然是见过不少。再加上现代社会都发展出了很多的乞讨集团,想要通过这个手段骗她,是不可能的。
“还请殿下再给属下一次机会。”她请求道。这是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她不甘心回去被人嘲笑。
萧钰冷嗤了一声,他这些下属虽然才到身边一年多,何时敢跟自己讨价还价了。
他轻飘飘撇了旁边的乌瞳一眼,乌瞳立马心领神会,打了个手势,就有两个人上来将地上的女子带走了。
二人一左一右将女子架起来,其中一人又眼疾手快捂住她的嘴,眨眼间,就将其带下去了。
想到姜恬恬的话,萧钰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没想到她平日里看起来软乎乎的,警觉性还挺高。
罢了,她身边那个叫雀莺的丫环身份已经查清,有一个身手好的丫环在她身边,萧钰也暂时可以放心。
“这件事暂且搁置吧。”他淡淡吩咐乌瞳。
“是!”乌瞳刚才还想着跟殿下举荐另一个女暗卫,现在也歇了心思。
“水泥一事进展如何了?”萧钰又问道。
“回殿下,已经将工部最有资历的能人召集,不日就可南下,重修堤坝。”
“这事多派几个人盯紧了,莫要出了差错。”
“是!”
“几位皇子都递了话过来,说想在这件事上出一份力,殿下,应该如何回复。”
想到那几个心口不一的兄弟,萧钰也不想与他们过多来往,直接道:“将他们的话都带给父皇吧,让父皇决定。”
接下来,萧钰又将其他人召了进来,详细了解水泥一事的进度。这事毕竟是自己提出来的,将来还要将名声还给姜恬恬,他不想马虎了事。
因为在院中练了一下午的剑,处理完这些事情,已到深夜。
过了几日,姜三爷才从书房出来。
他这几日就将自己关在书房,饿得受不了才会吩咐福贵送吃的进去,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今日将姜恬恬叫到了书房,看着她久久不语,面上的表情非常复杂。
姜恬恬想起自己前些日子逛小红书看到的一篇文章,大概意思就是我们现在一天接收的信息量,是古人一年乃至一辈子接收到的信息量。
《明朝那些事》时间跨度近三百年,将一个王朝的建立到衰落期间经历的风浪演绎得淋漓尽致。里面上场的十几个皇帝,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生,更不用说朝堂上形形色色的文官,武将,宦官……
她相信姜三爷一定会对这本书爱如珍宝。
虽然姜三爷在翰林院上值,但是新晋国的书籍毕竟有限,也没有哪一个人能像《明朝那些事》的作者一样,将这些史料汇合,将一个庞大的王朝更迭浓缩在一本故事当中。
果然,姜三爷手上的书就跟那天刚送过来一样,一丝折痕都没有,想来他在看的时候是非常小心的。
“这书册你是从何处得来的?”姜三爷开口询问道。
“是女儿近日外出偶然在一家旧书摊买到的。”姜恬恬又补充道:“女儿也记不太清楚了,卖书的人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女儿见他可怜,就将这些书册都买下来了。”
“那还能找到这位老者吗?”姜三爷语气急切,追问道。
“应该是不可以了,女儿听他说之所以将这些书卖掉,是因为他想凑盘缠离开京城。”
姜三爷一听这话,脑袋像霜打的茄子叶一样直往下耷拉,脸上罩了一层阴云。
“这位老者定是位不凡之人呐,”
他幽幽感叹,又看向书桌上堆成小山的书册,眼里是一片敬佩之情。
“好了,你先回去吧。”
“是,女儿告退。”
下午,姜三爷就回翰林院了,谢氏看他将自己关在房内几日,现在一出来就要去翰林院,还有些担心。
“你父亲今日都跟你说了什么?”她特意来到后院,找到正在晒太阳的姜恬恬,问道。
“怎么了,娘?”姜恬恬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无事,就是你父亲刚刚从书房出来,就急匆匆往翰林院去了,也不知是何急事。”
原来如此,姜恬恬猜测父亲应该是做好了决断,去翰林院找掌院了。
就将自己在外面淘到书,又将书拿给姜三爷,一直到今日姜三爷问她书的来历这些事都说了。
谢氏听完才放下心,看姜恬恬躺得惬意,也跟她一起在后院晒起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