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科幻 > 寻明记 > 第35章 诱敌深入 东路军没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两日之间,后金击败明军两路大军,四路合围,只剩刘铤李如柏部。

明东路军刘铤部,并不知道杜松、马林先后败没。

仍旧按原定作战计划,朝赫图阿拉进发。意图三月二日到达二道关,四路明军合围赫图阿拉。

刘铤在二月二十五日出宽甸,天时不利,大雪纷飞,明军都睁不开眼。

此路高山密林,路险道狭,地形复杂,荆棘丛生,马不成队,兵不成列。

全军如一字长蛇,行军在山间小路之中。

明东路刘铤军因山路崎岖,又逢大雪导致行军缓慢。又为了等待朝鲜援军,并没有按照原定日期三月二日到达二道关,

杨镐气量狭小,素与刘铤不合,两人积怨已久。

刘铤常年驻守川贵,爱用川兵。本意请调四川兵马助战,杨镐以“恐缓师期“拒绝,调配的兵器腐坏皆不堪用,又缺乏粮饷,仓促出战。本来朝鲜援军带来的火炮,也多被杨镐抽调给杜松、马林二部。就铤只剩下不到两万的“老弱病残”,临时拼凑混杂队伍。

刘铤本部也是唯一没有配备火炮的明军,加上朝鲜都元帅姜弘立部一万三千,共计三万余人。

朝鲜援军以管镇江游击事都司乔一琦为监军。

会合朝鲜军后,朝鲜都元帅姜弘立见状不禁惊愕。

姜弘立特地前往刘铤大营进言。

说道;“建州势大,厉兵秣马多年,将军所领东路军兵微将寡,何不向经略杨大人请兵呢?”

刘铤嗜酒,醉着回答道;“杨经略与我素不相好,不等我用着顺手的四川兵,还把火炮火铳调走,这是想置我于死地啊!我受国家厚恩,只能以死报国。但我的两个儿子还年幼,还没吃上这份皇粮俸禄,这才把他们留在了宽甸堡。”

姜弘立颇为吃惊,又问道;“将军既然知道情况如此,为什么又着急进军呢?大雪封山,道阻且长,行军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呢?”

刘铤颇为无奈又面露不悦,回答道;“兵家胜败,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寒冬二月,积雪甚厚,是谓无天时。道路泥泞,布满荆棘是谓无地利。早有进言暂缓出师,杨大人不许。以皇命相逼,这不是我能决定的啊。”

二人皆不再言语。

刘铤部东路军,由于路途崇山峻岭,丛林密布,山路崎岖不好走,所以行军缓慢。

后金早就侦知明军动向,在必经之处砍伐树木,搬运石头,横置中间,堵塞山路。接连设置三道障碍,明军人马都不能通行。

明军一边开山劈路,一边行军。未到半路,疲惫不堪,所带粮草也被耗尽。

明军一路前进,只碰到零散游骑,屯寨老弱。连克女真村寨十余处,斩获二百余人。

后金坚壁清野,填井藏粮,明军没有获得补给。

刘铤养子刘招孙以孤军乏食请求退兵,刘铤誓不返旌。

二月二十九日,明军攻克牛毛寨。至此明军深入后金三百里。

三月二日,刘铤驻扎深河。

此时明军杜松部已经败没,后金正猛攻马林部,刘铤一无所知。

明军李如柏部,滞留原地,一兵不发。

原定由三贝勒莽古尔泰带领用来防备清河路李如柏部的五百骑兵,见状调头防御刘铤部。

莽古尔泰行军途中,接到努尔哈赤得命令。

一小兵策马疾驰,来到莽古尔泰阵前。

“报!禀三贝勒,明军杜松、马林都被击败,东路明军刘铤部已经进驻深河,大汗令你领所部精兵五百,前往深河阻敌。大汗手书在此。”

莽古尔泰接过努尔哈赤亲笔密信。

密信上书;“诱敌深入,且战且退。许败不许胜,诱敌至阿不达里岗。”

莽古尔泰虽说是个粗人不通文墨,确爱舞刀弄剑,对于行军布阵领兵打仗之事倒是颇为精通。

阿不达里岗又地处建州腹地,莽古尔泰自然是了如指掌。

心中默念;“父汗英明,此地山高林密,有多布沟壑。山路狭长不便结阵,实在是选为伏击之地的不二之选。”

“我军必胜!”莽古尔泰不禁大笑,顺手将密信扔到山涧之间,密信迎风飘扬,莽古尔泰已经策马而去,直奔刘铤。

刘铤沿途并未遭遇后金主力,以为其余三路明军已经按期到达,后金主力回撤保卫赫图阿拉。

刘铤早就得知杜松欲抢“首功”,自己又与经略杨镐不合,未按期到达恐遭弹劾。

再令明军拔营进军。

明军大部刚渡过深河,就与莽古尔泰带领的八旗兵遭遇。

刘铤勇猛凶悍,使一数十斤重的大刀,人称“刘大刀”,时人都言其勇。

刘铤见八旗军挑衅,见来军仅有数百人,不以为意。不等后军便率领精锐前锋奋勇争先,冲杀入阵。

刘铤六十有一,勇猛不减当年。驰马纵横,一把大刀抡的是虎虎生风,一个照面,连斩数员后金精骑。

明军先锋也是各个争先,冲击莽古尔泰带领的五百八旗兵。

八旗兵不敌,连连后撤。

刘綎派兵重重包围后金军,后金军寡不敌众,损失二名副将,五十人受伤,其余的人突围溃逃。

莽古尔泰见状大呼;“撤!快撤!……”

八旗兵败走,刘铤下令本部兵马追击,连斩数十人。

未及渡河的明军康应乾部及朝鲜军遗落在后。

刘铤浩浩荡荡带着一行人马行至清风山,便不见八旗兵身影。

刘铤便令原地扎营等待后军。

未及扎营,就见一队明军小兵驰马来报。

见这小兵铠甲装束又拿杜松令箭,打着杜松旗号。

刘铤以为其为杜松人马,还认为明军大胜杜松已获首功。

这队小兵手持杜松军旗令箭,命令刘铤快快合兵同战。

刘铤虽勇却谋略不足,并没有感觉异常。

一见令箭,信以为真。勃然大怒,痛斥小兵道;“同是大帅,杜松小儿居然向我传令,是瞧不起我吗?岂有此理!”

小兵上前劝慰;“杜大帅因为战事紧急,不得已才想用令牌想让你信任啊!”

刘铤心生疑虑;“不对,出兵前,不是约定用号炮传递消息吗?”

这小兵仿佛料到刘铤有此一问,也是准备好一番说辞。

“这地不比我大明,烽堠不便,此地距离赫图阿拉才五十里,如果三里传一号炮,还不如飞骑来的快,所以没用号炮。”

刘铤点头称是,深以为然。

便命令这队自称杜松部的兵丁,飞马回去通报,刘铤率军稍后就到。

刘铤还不知杜松全军覆没。

刘铤怕各路明军争功,自己又未按期到达,落人口舌,便下令全军拔营加快步伐行军,不等后军汇合,先行出发。

刘铤更不知前来通报的这队明军,其实是投降后金的间谍假冒。

间谍回营,通报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立即下令点燃缴获的明军大炮,点燃号炮,传递信号。

刘铤行军至阿不达里岗的途中,隐约听见三生炮响。

便令所部明军加速行军,殊不知在前往赫图阿拉的必经之路——阿不达里岗,后金八旗大军已经埋伏其中。

三月二日,击败杜松马林二部后,努尔哈赤移兵界凡山,令皇太极在此祭天。

杀八牛祭祀告天,庆祝连破两路明军,后金士气大振。

祭天后,努尔哈赤返回赫图阿拉,率军四千,坐镇“都城”。以做策应,防备始终未出现的明军李如柏部。

三月四日,后金四大贝勒齐聚阿不达里岗。

皇太极率右翼两旗兵埋伏在山上的丛林里,阿敏两旗兵埋伏在山谷后侧山坡,代善率领左翼四旗兵在山谷正面列阵。

莽古尔泰率军两千,着明军铠甲,攻其不备。

此时刘铤军至阿不达里岗山谷口,山路狭窄便下令,不布队列快速通过。

又见前方隐约一只明军前来,大喜!认为明军大胜前来接应,毫无防备加速往山谷内行军。

刘铤部明军行过一半,谷中“明军”驰马冲来,顿时四面杀生四起。

代善四旗正面冲击,皇太极两旗从山上向下冲杀,阿敏堵住谷口断了明军后路。

明军被分割成数断,首尾不相接。

刘铤确实勇猛,左突右击奋战十余回合,手刃数十八旗兵。身中数箭,体力逐渐不支,脸中一刀,被削掉半张脸仍旧来回冲杀,力竭而死。

养子刘招孙,前来相救,同样战死。

明军溃败,仅余残兵逃脱。

明军溃兵逃往刘铤后军康应乾部。

未几,代善率四旗兵丁赶到,明军一触即溃,大败。康应乾率残部逃往朝鲜军中。

三月四日,朝鲜援军退却,在富察扎营。朝鲜都元帅姜弘立下令军队分左、中、右扎营,自立中营。

刘铤部监军康应乾与朝鲜监军大明游击乔一琦合兵一处,领残兵数千列阵迎敌,与代善部八旗军血战三昼夜,乔一琦前往朝鲜军营求援。

朝鲜军见死不救,隔岸观火,做视明军败亡。

眼见明军败没,朝鲜都元帅姜弘立派副元帅金景瑞到后金投诚。

朝鲜兵准备捉拿明军游击乔一琦送给后金。

乔一琦大骂不绝道:“尔等都忘了二十年前,我明军助你击退倭寇的事了吗?尔等两月之内,三都沦陷,八道失之七道。如果没有我大明天军,尔等还有国乎?”

说罢,不愿被俘受辱,以弓弦自缢。

被人救下,乔一琦写下绝命书,托付家丁转交给在辽东的儿子,遂跳崖自尽。

剩余明军被朝鲜军执送后金,朝鲜军不战而降。

四天之内,明军三路尽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