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醒醒!”
一个猎户大叔轻摇着一个昏迷的少年。
只见这大叔身背黑色长弓,腰间的箭筒整齐的插着十数支羽箭,脚踩自己做的皮靴,头戴一个大毡帽,一副标准的猎户打扮。
猎户大叔见没有反应,寻思着该不会人没了吧?
不自觉的把手伸向少年,探了下鼻息。
嗯,还好。少年的呼吸还算正常,想必是在这冰天雪地的缘故,已经冻僵了。
要紧的是先整碗姜汤驱驱寒,在这大冷天,好人都得被冻蔫吧了。只见大叔一个用力将少年拖起,背起少年走下山去。
此时正值大雪封山,漫山遍野除了猎人基本上看不到活人。
咚咚咚~
猎户猛砸着门环。
“开门,老婆子!”
“来啦,来啦!怎么了老头子。”
猎户推开门,把少年放在床上,顺带着脱掉了沾满雪花的外衣,抖掉身上的积雪,顺手把皮毛外套挂在门后。
说道;老婆子,今天上山本来想猎个大货,刚做好陷阱,来回寻摸着,正瞧到树旁的雪窝子里趴着个东西,心想着是个大货,能顶个几天吃食,要是老天开眼,还能有个大皮子不是?这要是进城定能卖个好价钱,想着再给你扯上二尺花布,不正好做个新衣裳不是?
“你个老不正经的,一把年纪还穿什么花布。不过这才过完年,还指望着多打些皮子等到集市去换些粮食才是紧要的。”
猎户媳妇用手臂轻怼着猎户,半老徐娘仍带着几分娇羞。
用手指着少年说道;这就是你说的“大货”啊!
猎户这才想起躺在床上上的少年。“哎呦,老婆子,把正事忘了,赶紧去熬碗姜汤给他暖暖身子,这孩子不知道在那雪窝子里待了多久,我看还有气,就把人背回来了。这大雪封山,除了狍子跟野猪,也看不到啥活物,这孩子命大,碰到我了,要不然不被冻死,碰到个大货也活不成了。这也算是缘分。对了老婆子,把我年轻时的衣服捎带着带过来,我给他换上暖和暖和。”
猎户媳妇倒也是热心肠,身手也是利索。三两下便烧了碗姜汤,捎带着在烧饭的大锅下铲来了些没烧完的劈柴,放在屋中的火盆中,顿时这茅草屋中感觉是热气腾腾。
“哎呀!老头子,这孩子还没知觉,嘴都张不开,咋喝姜汤啊?”
猎户正凑着火炉,摆弄着弓箭。
见状倒也直接,说道;你这老婆子,平时看着倒也精明,怎么这么糊涂?这都什么时候了,救人要紧,掰开嘴往里灌啊!
“也对,你这糟老头子鬼心眼子是真多”,一边说着一边扶起少年往嘴里灌姜汤。
咳咳~
少年只感觉是一股暖流下肚,顿时感觉浑身发热,倒也舒坦,想必是冻的太久了。
猛的一灌直接给呛醒了。
少年缓缓睁开双眼,打量着眼前的事物。
看着猎户的着装,脸上的胡须,头上的发髻,屋内的陈设,心里也明白了大概。
想必《寻明》计划成功,真的穿越回明朝。
这个少年就是李智。
李智定了定心神,对着眼前的猎户说道;老伯,这是哪啊?
“你这孩子,怕是冻傻了吧?这是咱大明朝的辽东啊!”
“辽东?!”
李智又问道;“大叔,现在是哪一年?”
“你这孩子,你看这是冻糊涂了不是?现在不是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吗?”
万历四十六年,那不是萨尔浒之战的前一年?
“大叔,咱们现在身处辽东哪里?”
“我祖辈就在这深山中靠渔猎为生,离这里最近的是三岔儿堡。有时打到个“大货”,我倒是经常去那的集市上卖些皮子,这大山里也就住着些猎户,我倒是听村里的老人说过离这里最近的抚顺所,不过也得往南走个一百多里路“。
不过这才过完年,大雪封山,山路也定是不好走的。小兄弟你要是急着赶路,我看还是养好身体等天气暖和了再走吧。
猎户说道;小兄弟,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像是官话。我听村里的教书先生说过,这老秀才去辽阳考举人时倒是学了一口地道的官话。想必是京城来的吧?
“大叔,这倒不是,我的家乡离京城比较近,口音倒是跟官话差不多。”
李智心想着,我老家河北不正挨着北京,我这普通话跟京腔也差不太多,对了这时候河北应该叫北直隶。
猎户跟着说道;想来便是,不知小哥怎么一个人趴在这深山老林里的?
“啊这,大叔说来话长啊!我是跟着商队做些糊口的营生,发生些意外。”
猎户扶着李智从床上做起,捎带着换了身赶紧衣服。正是猎户媳妇找的猎户年轻时的穿着。
“哎呀,老婆子,别愣着了,赶紧再去再盛碗姜汤啊!再给小兄弟暖暖身子。”
“你看看我这老糊涂了,光想着人醒了,把正事都给忘了不是,我这就去。”
李智抱拳感谢,多谢大婶。
猎户便扶着李智来到茅草屋正中间的火盆旁。
“来,小兄弟,暖和暖和。”
看着猎户欲言又止的样子,又救了自己一命,猎户一家想必也不是坏心肠。
李智便说道;大叔有话直说就好,小侄定当知无不尽。
哈哈!小兄弟你倒也豪爽。老头子我是乡野村夫说过直来直去你别介意,那老头子我可就实话实说了。在这深山中,人迹罕至,小兄弟你说你是生意人!在我老头子看来,不会是做人参生意的吧!
“人参?”
也对,大山里除了人参还有皮草也没啥可卖的。吴哲老爷子你可坑苦了我啊!穿越时空确实成功了,但这起码也得把我投放在大城市啊。就算是这附近最大的城市抚顺跟北京也差了快一千公里了。我总不能跟这猎户大叔说我是500年后穿越过来的吧!真要那么说估计就得把我当做神经病给抓去祭天了。
哎,猎户大叔,不是我想骗你啊!关键是这玩意真的解释不清楚啊,只能是越描越黑啊!算了将错就错吧!
“对,老爷子,我就是从关内来辽东做生意的商人。从关内运粮到关外,再换些皮子人参倒回关内去卖。”
“小兄弟,看我这三十年老猎户的眼睛可还好使的很?我一眼便看出你不是个寻常人,看你穿衣打扮也不是寻常百姓家,不过听我老头子一句劝,赶紧出手手中货物,换些称手盘缠,快回关内去。”
李智一脸疑惑说道;大叔,这是为何?
猎户大叔从口袋里掏出个烟袋锅子,磕巴磕巴,装上烟叶,就着火炉中没有烧尽的劈柴点上火,猛抽了一口。
说道;小兄弟,你有所不知,原任辽东总兵李成梁大帅在世时,兵强将广,咱们这些地方小民也跟着沾光不是,从这往东走个不到一百里山路,越过长城出了抚顺关就有着一片平原黑土地,我明人也随意出入打些山货人参,还能耕种些粮食。但万历三十四年,李大帅尽驱边民于长城内,咱这平民百姓这日子也越发难过。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女真有一大酋长,也越发骄横,直言明民不能越边,否则就性命不保。为了糊口铤而走险越边的,都丢掉性命,哎,我等小民去报官,官府却置之不理。现在这大酋长怕是拥兵数万了。
我还听说这大酋长已经统一女真部落了,怕是要举兵造反了。
“大叔,说的可是努尔哈赤?”
“对,好像叫这个名字。小兄弟到底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李智突然想想起了什么说道;大叔,现在是几月份了?
“刚过完年,还没开春,才三月份。”
李智心想着,万历四十六年三月份?努尔哈赤万历四十四年“建国称汗”,而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将会以“七大恨”反明。应该就在不久后。
“大叔,你说的没错,努尔哈赤要反明了。”
猎户大叔正想说什么被媳妇打断,“哎哎哎~你这糟老头子,光顾着话家常,这都什么时辰了,连饭都不吃了?赶紧招呼客人进食。”
又把手中汤碗递给李智说道;小兄弟,我又热了下姜汤你趁热喝。
“谢谢,大婶。”
大叔招呼着李智去吃饭,说着;乡野地方应该是赶不上小兄弟家里,但也能吃口热的。
李智也不作假,端起大碗就狼吞虎咽。
猎户大叔看着老婆笑着说道;到底是年轻啊!能吃是福哈哈。
吃的是地道的酸菜乱炖,倒也是真的入味。
饭后,李智急切的跟猎户打听着辽东局势。
“大叔,这么说的话努尔哈赤岂不是很危险?辽东边境要有祸事啊!”
“我去三岔堡卖皮子听说整个女真,现在只剩下叶赫部了,其他都已经被努尔哈赤收服,万历四十三年李大帅病逝后,恐怕没有人能控制住努尔哈赤了。女真各部现在时常侵扰边境,官府却视若不见。辽东,危矣!”
李智说道;大叔,既然危局至此,为何不进关避难呢!
“小兄弟,你说笑了,我祖辈居于此地,我这黄土都埋了半截的人了,怎么舍得了这生我养我的黑土地,随他吧!倒是你这小兄弟,大好年华,断不可以丧命于此啊!”
猎户盘算着下次集市把李智带到三岔堡,跟随过路商队前往抚顺,再绕道返回关内。
李智心想着,我也不急,反倒是努尔哈赤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又想到了吴哲老爷子的话,终止这次寻明计划的方法就是死亡,反正我本就不属于这个时空,这个时空也不会对我造成伤害,大不了就是提前终止这次行动。但努尔哈赤这个影响了以后中国将近三百年的风云人物,我可要见见!
便对猎户说道;不急,大叔。有人的地方不就有生意,这女真不也得做生意不是?您要是不介意,我想多住一段时间。
“小兄弟,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我跟老婆子好久没这么热闹了,你只要不嫌弃,多住几日便是。”
李智起身行礼道;多谢!
五百年前的东北环境也是真的好啊!真的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李智也过几天山林隐居生活。
努尔哈赤让我见见你吧!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