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不过是个……”
“皇上、皇后娘娘驾到!”
李淑妃刚想反驳林熙然不就是个乡下养猪妇,殿外便传来了内侍的通报声,帝后一同到了。
众人连忙起身跪拜道:“拜见皇上,皇后娘娘!”
“皇上万岁!娘娘千岁!”
光武帝携着萧皇后入座:“都起身吧!”
“谢皇上!”
众人纷纷起身落座,只有李淑妃孤零零一个人站着,显得十分的突兀。
光武帝有些疑惑的看向李淑妃,问道:“淑妃为何还不落座啊?”
李淑妃瞪了安阳一眼,然后一脸委屈的对光武帝埋怨道:“陛下,臣妾没有位置可坐。”
光武帝快速扫了宴会一眼,看到林熙然笑着对自己点头,然后又看了一眼在场众人的座位,便明白了李淑妃闹这一出的原因。
于是对一旁的李桂全呵斥道:“不长眼的东西!还不快给淑妃搬个凳子来,就摆在皇后的下侧。”
李桂全连忙哈腰点头道:“哎!奴婢这就去安排!”
听到光武帝竟然让自己去坐右侧首位,李淑妃顿时不满了,继续坚持道:“陛下~”
光武帝眼神一凛,语气严肃道:“淑妃,不可胡闹!”
察觉光武帝有些不悦,李淑妃立马老实了,只能委屈巴巴的走到右侧首位处坐下,同时心中对林熙然的怨恨又加深了不少。
自古以来座次都是以左为尊,今日安阳竟然敢坐在左侧,岂不是表明她淑妃不如安阳了!
陛下实在是偏心!
没有理会李淑妃的小心思,光武帝转脸换上了笑容,温和的对众人说道:“今日是家宴,没有外人,都随意一些,吃喝尽兴!”
众人又是一阵拜谢道:“谢陛下!”
光武帝大手一挥,吩咐道:“开宴吧!”
“开宴!”
宴过一半,林熙然主动起身,举起手中的酒樽向光武帝敬酒,“皇兄,安阳敬你一杯,祝皇兄身体安泰,福寿万年!”
光武帝十分高兴的举起酒樽,“好!安阳这话朕爱听!”
说完,光武帝一口便干了杯中的酒,其后安阳同样也一饮而尽,光武帝这举动可谓是给足了林熙然面子。
放下酒樽,光武帝看向林熙然身后的几个孩子感慨道:“一段时间不见,几个孩子都长大了不少,来,都走上前来,让朕好好瞧瞧!”
麒哥儿和麟哥儿有些紧张和不知所措的看向林熙然,等待娘亲给他们答案。
林熙然向两个孩子点了点头,麒哥儿这才牵着麟哥儿和恒哥儿的小手走上前,一旁的张嬷嬷连忙抱着雨姐儿也跟了上去。
看到麒哥儿的举动,光武帝十分满意,小小年纪面对这等场面就不露怯,并且还能维护和照顾幼弟,不错,有世家子弟的风范,安阳会教导孩子!
待几个孩子走上前,光武帝一把将恒哥儿抱在怀里,这家伙也不怕,乐呵呵的由光武帝抱着,完了还在光武帝脸上亲了一下。
“哈哈哈!”
“不愧是朕的亲外甥,就是和朕亲!”
光武帝十分的高兴,自己的几个儿子看到自己都跟见到老虎似的,还没有哪个孩子敢那么亲近自己。
林熙然笑着道歉,“还请皇兄见谅,这皮猴高兴起来就是喜欢亲人,弄得皇兄脸上都沾上了口水。”
光武帝笑着说道:“无妨!说明这孩子喜欢朕!”
一旁的麟哥儿看到弟弟玩得那么开心,也心动了起来,想爬到光武帝的身上让光武帝抱自己。
林熙然急忙劝止,“麟哥儿不得无礼,快退下来!”
光武帝摆摆手,“哎!安阳你别吓到孩子了,这两孩子亲近朕,朕很是高兴!”
说完,在一众皇子和妃嫔羡慕的目光下,光武帝把麟哥儿也抱到了怀里,一手揽着一个,十分的亲密。
众人炽热的目光林熙然当然也注意到了,但她却毫不在乎,自家孩子能逗皇帝开心那是孩子的本事,你们就眼红羡慕吧!
逗完两个小的,光武帝看向乖巧站着的麒哥儿,问道:“朕听闻麒哥儿已经开始识字,不知麒哥儿学得如何了?”
麒哥儿定了定心,乖巧的答道:“回皇帝舅舅,我如今已经认完《三字经》和《百家姓》了。”
光武帝有些惊呀,原以为麒哥儿刚开蒙,又没有正经的老师,勉强认识几个字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认识了那么多字。
“好好好!麒哥儿小小年纪就认了那么多字,未来可期!”
林熙然笑道:“皇兄可是夸大了,妹妹可是听闻宫里的几位侄子两岁就开始识字,三岁都已经能读诗了呢。”
林熙然这话倒是没夸大,宫中几位娘娘为了让自家儿子能讨光武帝的欢心,暗地里的竞争可不少。
一个个早早的就请了当世的大儒进行启蒙,每日约束着苦学,两岁识字,三岁背书都是小事,据说皇太子殿下四岁就能独立写诗了呢!
虽然那诗也就一两句,并且十分的幼稚,但是好歹也是诗了不是?
在有心人的传扬下,不仅让其他几位育有皇子的娘娘咬牙切齿,急得帕子都拧坏了,更是苦了几位小皇子,每天要学习的任务又加重了不少。
对于后宫妃嫔的小动作光武帝十分清楚,包括光武帝自己都觉得他的儿子就应该从小严厉教育,只有这样以后才能有能力继承他辛苦打下的江山。
于是在光武帝的默许下,后宫诸位皇子的教育越来越内卷,消息传到宫外,连平时很少入宫的安阳都听到了不少风声。
为此林熙然不得不感叹,生在皇家的孩子也不容易啊,压力山大!
听到安阳夸赞自己的儿子,帝后和几位妃嫔都露出欣慰和满意地笑容,光武帝更是开口把几位皇子给叫了上去。
很快光武帝面前就站了一排高矮胖瘦的小萝卜头……
太子林乾已经四岁,在一众孩子中个子最大,身材修长,如同一个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经的站着。
二皇子林稷和麒哥儿一般大,都是三岁,性子比太子活泼不少,小手不老实的在数手指。
三皇子林琰和麟哥儿一般大,两岁,身材圆润壮实,和麟哥儿站一块就如同两个福娃娃似的,两个小家伙大眼瞪小眼,对对方很好奇。
“乾儿,你是长兄,就带头念首诗吧。”光武帝开口道。
“是,父皇!”
太子恭敬的行礼,然后一本正经的开始念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不错!”
看到太子能完整的念出一首诗,光武帝和萧皇后都满意地点头。
“乾儿可知这首诗的意思?”
“这……这……”
太子有些慌了,紧张的回道:“儿臣,儿臣,不知……”
萧皇后笑着为太子解围道:“陛下,乾儿才四岁,能背诗就不错了,至于诗的意思,将来再学就是了。”
李淑妃阴阳怪气道:“不是说太子四岁就能独自写诗了吗?怎么连那么简单的一首诗的意思都不懂,皇后娘娘,看来是宫人们乱嚼舌根,传得夸大了呢。”
这话可谓是在打萧皇后的脸了,萧皇后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心里却气上了李淑妃。
“淑妃说笑了,太子四岁写诗不过宫人们以讹传讹罢了,不可信。”
“哦~”
李淑妃故意拉长尾音,装模装样道,“这样啊,臣妾还以为是真的呢,太子要是如此聪慧,陛下可是后继有人了呢~”
“嘭!”
萧皇后气得拍桌子,呵斥道:“放肆!淑妃你竟敢对陛下不敬!”
虽然太子已经被立,但是一般人可不敢在光武帝面前提什么后继有人的话题,人家光武帝正值壮年,活得好好的,你这时候提这个,是在希望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呢?